楊繼生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第一完全中學,云南 保山)
由于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較慢,在教育問題上嚴重缺少教學設備,并且師資力量也不夠,再加上借讀生的大量流動,造成了附近城鎮學校班級學生不斷增加。“大班額”的教學方式是當前教育部門一直存在的問題,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實行創新教育。現在學生和家長對信息技術課沒有正確的認識,學校又無法提供給每個學生都能單獨使用一臺電腦,所以在大班額的信息技術課中,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大班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激起學習興趣,養成獨立學習能力。
帶過大班額學生人數超多的老師都知道,只要強調紀律問題,所有學生都會安靜地坐在位置上聽老師講,這樣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是不能集中的,在講課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就更難了,在老師提問、部分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大多數同學只是起到一個群眾演員的角色。在信息技術課上,老師要怎么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這是一個值得所有老師思考的問題。因此,在大額班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多彩的評價就是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老師要在講課過程中不斷指引學生去進行自我反思,這種反思評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在課堂上慢慢積累,從而讓學生養成每天都能自我評價的習慣,只要養成這個習慣,它就成了學生終身受用的一筆財富。經過自我評價,學生就能及時發現自身的優缺點,也就能及時揚長避短,和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要讓學生的自我評價達到一個良性循環的效果,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學生的良師。只要能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生主動學習就容易得多,整個學習過程也會變得輕松愉悅,學生注意力也會高度集中,觀察能力不斷增強,腦洞大開,思維也會活躍起來。優秀的信息技術老師會注重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不斷激勵學生持之以恒地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讓他們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樂而忘返,在講課過程中,要利用計算機的直觀性、多樣性和趣味性等特點,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形象的授課場景,加大學生的思維活躍度的啟發,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任務驅動”教學方式,就是利用包含趣味性的方式管理教學內容,靈活地布置任務,把講課內容和實際任務相結合,讓學生在上機過程中學習新知識,發現新方法,提高新技能,從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老師要在學生進行任務的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選擇合適時機讓學生了解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專業能力。它是以“任務為主線、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為基本形式的教學方法。
在上課過程中,如果老師機械性地朗讀課本,學生也只能按部就班機械性地完成一些課本上的練習,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對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沒有任何幫助。如果學生完全沒有目的地去學習,久而久之,在學習中就會進入一種盲目的狀態。“任務驅動”教學法,比較適用于操作類型的課程,特別是適合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的應用課程。任務驅動的直接目的就是通過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推動學生為了達成目標而不懈努力的教學方法。
有目標才有方向,有了方向自然就有了動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信息技術的最佳狀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科目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其積極主動、自主探索的能力,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真正地學到了知識。
培養學生的技能是教育探索道路上所追尋的一個具體方向,大班額教學過程中利用團隊模式對這一方向的實現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團隊模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互相認識和互相了解的機會,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會融入團隊,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時間長了自然就形成了一個團結友愛的小團體,也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團隊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聽取別人意見的好習慣,了解自己要在學習中學到哪些知識,并且做到團隊之間友愛互助、取長補短、虛心聽取別人意見。這樣就養成了一個動手動腦、善于思考、發現問題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氛圍,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團隊成員的學習互助,不僅讓學生感覺到收獲知識的自豪和充實感,更清楚地認識到團隊力量的強大,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總而言之,我們要給學生營造一種歡快放松的學習氣氛,在這個環境中不斷去探索知識帶來的滿足,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養成一個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不斷地培養學生獲得、解決、闡述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1]呼星波.大班額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Z1):65.
[2]何紅梅.大班額條件下的信息技術合作學習[J].新課程學習(中),201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