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羽
(貴州省安龍縣第八中學,貴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及素質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新型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開始不斷進入廣大農村教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其中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農村初中化學學科教學中,教師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基本單位,以共同的學習目標為活動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交流、協作探究學習給傳統的、呆板的初中化學課堂帶來了無窮生機,注入了無窮活力。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還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形成良好的團結理念,形成較強的競爭意識,對學生日后的成長和成才,對學生日后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及成為一名合格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初中生還處于生理、心理、思想的發展階段,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理,和社會接觸的機會很少,尤其是農村初中生沒有和城市學生一樣的學習環境,沒有和城市學生相同的家庭熏陶,沒有和城市學生同樣豐富的發展渠道,眼界和城市學生相比較而言狹窄了許多,對學習的真正意義還沒有一個深入的、準確的認識,因此他們最主要的學習動機就是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的激發,保證了高中化學教學的切實、深入開展。例如,在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空氣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學習過程中,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肯定要給學生講解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空氣有什么不同,以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同等等,那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勢必會遭到嚴重的打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首先指導學生使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然后指導學生將燃著的木條分別插入裝有空氣和呼出氣體的集氣瓶,看木條有什么變化;也可以向裝有兩種氣體的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看發生什么反應等等。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提升,學習效果自然提高了。
當今世界是一個合作的世界、交流的世界、溝通的世界,一個國家閉關鎖國絕對不可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一個人閉門造車絕對不會實現自身的更大突破,必須具有強烈的合作意識,才能成為新世紀、新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農村初中學生走出家門的機會較少,對外面的世界認知度不高,還不能切實認識到合作對于一個人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怎樣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措施,采用多種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密切的配合和協作,對于學生的合作意識、團結理念都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制取氧氣一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為學生進行了實驗方法的演示,并且在演示的過程中不斷提醒學生需要注意的問題。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動起來,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獨自的作用,教師將整個實驗過程劃分為若干個環節,小組中的學生分別集中精力負責其中一個環節的注意事項,然后在實際的實驗操作過程中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實驗,認真負責,尤其是在自己負責的那個環節中,能夠對其他同學操作中的失誤進行及時糾正,大大提高了實驗的成功率,保證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競爭是新時代的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更需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例如,組織小組間的知識搶答競賽活動,組織以小組為單位的實驗操作技能競賽活動,在小組內部組織優秀組員評比活動,組織評選組內學習最為活躍之星、組內實驗操作能手等組內、組外的評比活動,讓學生既獲得了組內的交流機會,又獲得了組與組之間的交流與競爭機會,保證了學生競爭意識的不斷強化,為學生日后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夯實了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學科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徹底打破了傳統的、不符合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陳舊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共同參與和全面提高創造了條件,和當今提升國民整體素質的理念不謀而合,作為一名農村初中化學教師,應當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采取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工作,為廣大農村初中生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助力。
[1]代小兵.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4(8).
[2]鄭奕雄.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開展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