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春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學,湖南 郴州)
在這個信息時代,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他需要擁有的并不只是強大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有了創新,才會有進步,不然就只會停滯不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尤為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使用的是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的講解為主,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導致學生的想法得不到表達,根本談不上思維創新。
在演示化學實驗時,一般教師首先向學生講解實驗的目的與方法,注意事項,然后通過實驗操作來驗證前面說過的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不能參與其中,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多教學內容是針對高中考試儲備的。有些教師以目的性為基礎開展教學,按照考試重點進行講解。雖然這種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在考試中得到較好成績,但是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環境,創新思維得不到開發。
在課堂上老師的形象通常都是嚴肅的不容反駁的,這樣的印象使學生不敢提出質疑,長久以來就會放棄思考,再加上長久以來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思維變得單一,無法對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對知識點只知道記住而不去進行理解和質疑,課堂上的一切都是為了考試能有高分,而將更應該注重的思維擴展忽略,這就是為什么有知識的人多,而成材的卻很少,要想改變這個現狀就要顛覆這模式,從注重考試成績變為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知欲,讓其掌握進行學習的辦法,老師也盡量的和藹可親一些,讓學生敢于提出心中的疑惑,讓其對知識感到渴望而不是厭惡?;瘜W的發展是不斷地在變化的,所以有時候課本里的知識并不一定正確,這時候老師就可以運用這個錯誤對學生進行教導,告訴學生,課本都會有錯誤,老師當然也會有,所以對任何事物都可以提出質疑,還要支持提出質疑的學生,對他加以表揚這樣其他的學生也就會發散自己的思維,也使其求知欲更強,當然課本上有誤的地方,老師要進行及時的糾正,以免學生學到錯誤的知識。
引起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后那么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自然而然的存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了。創新意識是需要培養的,它不是一個知識點,不能被學會,而是人在活動中的一個思維方式,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使學生的創新意識更加強烈,就要多進行相關的實驗,讓他們親自動手,加深他們的印象和興趣。在教會了他們研究的辦法后,以后面對一些化學學相關的事物時也會想要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渴望著解決問題然后親自尋找答案,然后發散思維想出一些新的方向,這就說明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已經被培養出來了。例如,在講“原電池”時,教師可以設計教學情境:表面鍍有銅的鋁片和等質量的純鋁片,分別放進盛有2mol/L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在觀察化學變化后,學生提出了將不活潑金屬作為原電池負極、活潑金屬作為原電池正極的想法。對于原電池設計中的活潑金屬屬于負極,而不活波金屬是正極的現象,鼓勵學生探究思考。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在學生創新意識萌發出來后,老師要立馬抓住這個時機,乘勝追擊,培養其能力。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想要做某些實驗的時候,老師也要進行相關的支持和輔導,做實驗的時候不能注重結果,而要重視其過程,在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同學進行多方面的聯想,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跳出常規,讓思維活躍起來,使每一次的實驗都有與眾不同的收獲,慢慢的就能潛移默化地提升了他們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講“溶液的酸堿性”后,教師可以安排一些課外實驗,讓學生回家獨立設計完成。通過有趣的課外實驗,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了順應中國社會發展需求,學生教育也在進行不斷的改革,雖然教育機制還未完全完善,但已經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希望日后綜合性人才不再稀缺,通過新形勢下的教育方向,相信不久的未來中國定將人才輩出,可以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而本文通過研究提升化學興趣、引起求知欲、培養意識、培養能力這四個方面希望可以使高中化學課堂更加的高效、活潑,能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出一份力,使學生擁有綜合性人才所需的基本能力,也希望本文可以對新形勢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所幫助。
[1]鐘秀琴.論高中化學教育中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7):133,144.
[2]靳大林.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7):90-91.
[3]汪玉芳.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分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