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湖北省襄陽三中,湖北 襄陽)
在忙碌的教學中,如何通過詩性引導學生的人性,使其從語文教學中獲得知識以外的精神財富,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現在全國很多地方中學都在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即將學生以固定人數分成若干小組,每堂課的大部分時間交給一個小組,讓他們將自己在課下收集到的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點在課堂上講出來,最后教師再加以總結,一堂課就算完成了。這種教育模式,將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將側重點放在了學生身上,真正做到了“學”為課堂的核心。就個人教學經驗而言,我覺得適當地引進“杜郎口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首先,古詩詞是學生接觸最多的課文類型。從小學語文到高中語文,九年多的時間讓學生對于古詩詞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古詩詞教學有了大致的把握。學生可以從以前的老師身上,學習古詩詞教學的流程,加以自己的想法,相信對于一個小組的同學來說,想上一堂完整到位的古詩詞課文不是一件難事。
其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古詩詞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并不低。教師一個人講,只是一個人的智慧;而一個小組乃至更多的學生一起分享自己所找的資料,則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僅對于學生的寫作來說是一種積累,對于以后發展乃至個人氣質品質都有影響。
也有人考慮到這樣的教學模式會不會影響到整體教學進程以及學習程度等問題,這就需要教師下一定功夫。相信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合理分配,這種教育模式可以在應試教育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有一席之地。
第一,以競爭為模式進行誦讀古典詩詞。高中語文一周至少會有兩到三個早自習,很多時間都會讓學生背書,但學生能夠記住多少,記住的只是表面文字還是更多內容,作為教師只能通過默寫去了解具體情況,但這樣也只是了解表面。高中時代的學生大部分喜歡爭強好勝,采用競爭的模式,或是小組與小組之間競爭,或是同桌與同桌之間競爭,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表現優秀的學生加以獎勵。
第二,為學生留出空白。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很多,每堂課基本上內容都很滿,但還是需要為學生留出空白讓他們去積累知識。每周在完成任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留出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們看看自己喜歡的詩人的詩詞,找一個最喜歡的詩人或是詞人加以研究是必要的。站在語文課堂的角度上,研究古典詩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古典詩詞篇幅短,接觸廣,熟知程度高,相關書籍多,也有利于學生的深入研究。一節課的研究不算什么,但是日積月累,總會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了解古典詩詞,讓詩性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第三,教師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量。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前提,就是教師應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都能夠將所學的古詩詞加以拓展,或是延伸到類似的古詩詞,或是將詩人的生平背景以故事形式講述給學生。
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思維動向,將古詩詞中內在的精神在學生身上體現,使之成為一生的財富,才是用詩性引導人性的關鍵。
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作為教師,自己必須先做好。工作之余的休息時間,語文教師也可以多讀讀我國古代經典詩詞,了解更多的經典文化,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深刻,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做榜樣。教師以身作則,將古詩詞中的文化精神融入教學工作乃至生活中,這樣學生看到老師的態度,潛移默化地也會學到一些,這樣也有利于將詩性轉化為學生的人性特點。
另外,引導學生思維動向,需要語文教師敏銳的觀察力。高中學生處在叛逆階段,這時就需要老師們的細心觀察,發現不良情況,及時找學生談話,多用古代詩人詞人的經典事例,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古代詩人詞人再次“活”過來,成為學生的領路人,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
引導學生最關鍵的還是學生自己。學生之間都是同齡人,具有相通的話題,彼此也會更加了解。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自己信任的學生,讓他們去幫扶思維動向有“問題”的學生。從平時學習的詩人或是古詩詞內容中獲取經驗,將經驗傳授給優秀的學生,讓他們代自己去引導,可能效果會更好。
用詩性引導人性,是需要高中語文教師關注的內容。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會秉持對學生負責任的態度,在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更好地引導學生前進的方向,讓他們學以致用,對自己負責。
[1]劉永康.語文課程與教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李洋.中學語文古詩詞美育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3]陳鳳娟.中學古詩詞教學的反思與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