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志堅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九和中學,廣東 河源)
“教育”包含著兩方面含義,即教書和育人,在很多情況下,育人的價值要明顯高于教書。在我國發展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基本的發展理念,在進行人才培養時,各個學校需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融合,通過此項工作,不僅可以實現學生道德品質的有效提升,還能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基礎。
從實際教學工作來看,現階段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已經涉及很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這也充分說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逐漸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之中。但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從形式角度來說,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沒有實現與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完全融合,尤其是在民主方面的體現上很不明顯,各個組分在教材中的篇幅長短不一,很多不重要的內容論述過多,而部分重要內容卻沒有被提及,很難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進行全面把握。另外,從實際材料內容來看,有不少層次較淺的觀念出現在教材中,沒有將價值內涵和邏輯體現出來,僅僅是機械地對相關內容進行闡述,無法達到社會對初中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要求,學生也很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進行深入理解。
教師作為解釋教材的啟蒙者和示范者,自身素養的高低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也不可忽視而且常常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想要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上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各學校都必須加強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和培養,如果教師不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則很難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正所謂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對自己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言傳身教去影響學生,通過對自己言行舉止的盡善盡美,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工作提供示范引領,這樣也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效仿條件。例如,在思想政治課堂之中,如果教師能夠做到恪盡職守,遵循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將自己的崗位職責進行落實,無論學生學習成績好與壞,都能持有平等態度,做到相對公平,還能對新課改中的要求進行落實,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突顯出來,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等。如果教師以這樣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便可以增加學生的信服感,讓他們理解什么是“平等”“民主”[1]。
初中新課程改革要求中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突顯出來,并根據每位學生特點,對各項素質進行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此種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和認知程度提高重視,以實際教學內容為基礎,并結合學生實際發展情況,對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設計,更好地吸引學生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在不知不覺中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和內涵。例如,在理想與現實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一個探究交流活動,活動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將自己的中國夢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朝著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進。在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充分引導,將“愛國”“守法”等價值內涵明確,讓學生以整個社會發展為基準,逐漸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生活中的知識十分豐富,而課堂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局限性。國家領導人曾經說過:“只有做到與社會相容,才能將價值觀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實踐中,更能加深對其的領悟。”因此,初中教師想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延伸,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例如,在法治天地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周圍生活中的實例拿到課堂中進行講述,讓學生知法、懂法,樹立堅定的法律觀念。教師還可以與當地法院協商,讓學生到法院中進行旁聽,以此來體會法律的嚴肅性,從而培養出初中生良好的法律意識[2]。
綜上所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可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還能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進行進一步塑造。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重自身道德修養的提升,從學生實際出發,對最合適的教學手段進行選擇,并注重對教學手段的合理創新,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從而堅定自身理想。
[1]常璐.初中語文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6(5):153-156.
[2]傅江浩.意識形態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5(5):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