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長明
摘 要: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其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打下學習的基礎,如拼音、生字、閱讀等,還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在低年級教學中就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文章作者就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與低年級語文教學展開探討,以期為低年級語文教學提供支持。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多樣性
低年級語文教學千頭萬緒,既有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又有拼音的教學,生字的教學,簡單閱讀的教學,看圖寫話的教學……尤以拼音和生字的教學為重點。我以前一直擔任高年級語文教師,發現學生的拼音水平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竟然連簡單的拼讀都沒學會,寫起字來也很隨性,無棱無角,這是和低年級沒有扎實學好有很大關系的。近些年我擔任了低年級語文教師,學生成績大都能穩居前列,故有所心得,與有意者參考。
一、方法的多樣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
有的教師掌握了一定的教學模式后,就故步自封,天天一個樣,這是非常武斷的。比如說,教學生字,教師在講臺上教學,一開始學生會跟著教師有模有樣地學習,時間一久,有的學生就不愿意干了,表面上手在空中指指劃劃,眼睛卻不知在瞧些什么,教師提醒一下有效,可再一次,又有人心不在焉了,弄得教師很是費神,與其這樣不厭其煩地提醒學生“注意啊,注意啊”,倒不如時時變個花樣。來來來,叫個基礎稍弱的學生上來書寫,其他學生看著。這樣,教師與學生共同訂正,學生也就知道自己經常錯在哪了。如果這個方法不奏效了,教師又可以換個方法,比方說只重點講講難寫字的筆順,或者讓學生自己對著生字卡抄寫,給自主權以學生,或分小組集體討論,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方法的多樣性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
方法的多樣性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會學,而不是為了炫耀。如果一個方法學生能夠一以貫之地認真學習,其他方法是可以慎用的。雖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方法的多樣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比如說教學生拼讀,有幾種方法:①自由拼讀,②教師范讀,③教師帶讀。如果這種方法奏效,是可以一以貫之的。如果學生乏倦,教師完全可以調換順序,來個教師范讀,教師帶讀,學生自由讀;或教師帶讀,學生自由讀,教師范讀,甚至插入些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教師再根據學生出現的情況及時點撥,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們教學時不能為了方法而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適當做調整。
三、方法的多樣性可以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
教給學生一定的模式,有時候是有一定作用的,至少學生有“章”可循,比方說,抄生字,一字一行,學生幾乎成了慣性,但正因為慣性,學生就會為了完成任務而顧不上寫字質量了,這也是大多數學生字跡潦草的原因。為此,我打破常規,有時就叫學生一字一遍,但字一定要寫好,有時叫學生只寫三遍,抄三遍以上,給予一定的彈性。因為有的學生愿意寫,而有的學生不愿意寫,這樣,以有序中又見無序,學生就不會在固有的模式中敷衍塞責,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可以極大提高寫字質量。“少吃多餐”,也能彌補識字的正確性。
教無定法,但定有法,各種方法去嘗試運用,因材而施教,才是課堂教學的本質。現在教學設施越來越先進,我們可以充分地運用它來發揮作用,與時俱進,但也不必過分依賴教學設備,游擊戰同樣可以打贏正規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與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不斷推陳出新,我想定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適當提高教學效率。我在2007年初教一年級語文時,就取得全鎮排名第三的佳績,2008年教二年級語文全鎮排名又得第二,2013年教一年級語文全鎮排名第一,2014年教二年級語文又全鎮排名第一,平均分九十多分,2016年教一年級語文又全鎮排名第二,可以說,我沒有一年是用固定的教學模式的,甚至一個學期下來主攻拼音,一個學期下來又主攻寫字的情況都有,但因為因材施教,注重方法的多樣性,都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翻手為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用到教學方法上來論,誠哉!
參考文獻:
[1]遲群.小學低年級教學初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7):191,193.
[2]陳惠敏.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J].學周刊,2017(1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