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暉
摘 要:在過去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不管是在課堂教學階段還是在課后練習階段,教師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接收與吸收狀態。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并能全面掌握21世紀人才競爭必備的幾項基本綜合素質,在高中化學教學課程中大力推行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基于此背景,文章就主要針對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發展談談如何有效地構建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并以此來促進化學課程的教學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發展;自主學習
一、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行中,不管是自然學科還是基礎性學科都越來越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而結合當今高中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學生消極的學習狀態、被動的學習地位以及較低的學習興趣等都是當前教學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而如果脫離這種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機制”,引導其進入一個新興環境,由其自主進行知識的學習、理解、思考、挖掘與探索,那么則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這就是自主學習模式的主要優勢所在。
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構建自主學習模式的科學對策與建議
1.積極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占據主導地位
要想更好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構建出完整且科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筆者認為要從學生的內心需求出發,積極在日常課堂教學與課后習題過程中營造出合理的自主學習氛圍與環境,如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并解決問題,將答案寫在紙上,并進行小組討論。一旦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氛圍與環境,學生處于其中便會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思考者與研究者,這種需求與欲望在高中時期尤為突出,因為這是一種主體意識的不斷擴大。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種獨特的主體意識,引導其成為學習的主人,不管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課后練習中都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態度與看法,充分挖掘其對化學學科的興趣與好奇心,并鼓勵他們善于觀察化學現象,并從中提煉出相應的化學原理。
如教師可以做以下三組實驗:第一,用鎂條在空氣中點燃,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鎂條的燃燒反應與現象;第二,用木炭在氧氣中進行燃燒,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木炭的燃燒現象;第三,用鐵絲在氧氣中進行燃燒,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鐵絲的燃燒現象。并要求學生在觀察完三組燃燒實驗之后,總結出相應的化學原理。在學生自主發言與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則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相應的引導與提示,并最終講解所學知識點。
2.大力創新自主學習模式,順應學生學習發展
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除了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參與之外,還需要形式與內容上的不斷創新與完善。這時,筆者建議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將自主學習模式細分為以下兩個方面分別進行教學:①小組合作模式。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雖然是依靠小組集體的力量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但是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其中,對教師所提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在本子上記錄下自己的思考過程。②學習競賽模式。自主學習模式僅僅圍繞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能力與學習技巧等方面展開,缺乏必要的成果檢驗環節。這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展相應的學習競賽活動,使得每一位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都能做到對所分配題目的獨立思考與自主解決。
三、結語
自主學習模式在學生的日常學習與日后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使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并能從中感悟到化學學科的獨特魅力,從而保持著較高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主學習方法與習慣的科學引導,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心態的變化,并基于學生實際的學習發展狀況來創新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徐永泉,劉冬花.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J].中學教學參考,2016(26).
[2]胡炳初.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下旬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