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瑪與北美一家主要物流供應商簽訂了一項合同,提供10臺卡爾瑪越野集裝箱裝卸設備(R T C H)。該批設備能夠在野外崎嶇地形靈活處理集裝箱,起升能力高達29噸。此項訂單已錄入卡哥特科2017年第四季度訂單,計劃于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交付。該批設備將成為客戶主要的重型設備。訂單價值近1000萬歐元。
位于德克薩斯州C i b o lo的卡爾瑪越野設備中心,已經生產超過13 00臺越野正面吊設備,并銷往全球各地。此次計劃交付的新型越野正面吊采用了卡爾瑪G代駕駛室和先進軟件,并提供了應對惡劣作業環境的杰出裝卸能力。配備了歐四等級認證的發動機和屬具以確保起吊載荷能力,并提供四輪驅動和轉向系統,越野正面吊將為客戶帶來生產力的飛躍。除此之外,卡爾瑪廣泛經銷商和服務網絡為客戶提供全面支持,這一開創性的合作關系讓卡爾瑪為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提供了顛覆性的集裝箱處理解決方案。C

中國正在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物流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時下發展的大趨勢。因此,以“大變革時代下的產業走向”為主題的中國物流裝備產業發展年會也隆重召開。
在“掌門論道——中國物流裝備產業發展走向”高端論壇上,林德副總裁謝德安先生就當前物流裝備企業面臨的內外形勢以及發展舉措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從長遠的眼光分析了國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何保持生命力。還分享了企業的智能發展之道,如何實現高效物流、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是林德始終如一的方向。
“制造業正在經歷著智能轉型升級,林德會更加以市場客戶為導向,促進差異化產品定位,避免重復投資及同質化,真正為客戶帶來實際價值。”謝總表示,“林德已經從叉車產品的供應商轉型為以服務為主的解決方案供應商,特別在智能制造方面,從租賃業務的發展到智能系統的應用,A G V機器人以及整體的系統集成解決方案,都是林德服務的優勢。”憑借著一系列智能解決方案,林德榮膺“中國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裝備技術著名品牌”稱號,也可謂實至名歸。
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提出和物聯網的鋪展,林德很早就用前瞻性的眼光投入到大數據的研發和應用中,幫助各個行業的企業建設完整的物流體系。從物流拖車系統,智能搬運機器人,到車隊管理系統,整體的系統集成,林德創新的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也對行業的加速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C

一年一度的醫藥供應鏈年會日前在成都順利召開,大會圍繞2017年陸續出臺的政策和行業趨勢做了深入分析。2017年是醫藥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面對全面醫改的政策,醫藥物流與供應鏈同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會議中,林德物流系統經理高忠崟先生就醫藥物流的發展方向做了《智慧轉型,物流升級》的主題演講,探討了醫藥物流的智能化思路,并從全視角分析了醫藥物料搬運智能化的必要性。同時,他還分享了林德如何實現高效物流、憑借一系列智能解決方案更好地為用戶服務,引發了在場各界專家的共鳴。
同期,大會為優秀企業頒發了行業獎項,林德榮膺“2017年度醫藥物流倉儲設備技術最佳供應商”獎。
智能化可以說是當下最時尚的詞匯,而林德很早就用前瞻性的眼光投入到大數據的研發和應用中,幫助各個行業的企業建設完整的物流體系。從物流拖車系統,智能搬運機器人,到車隊管理系統,整體的系統集成,林德創新的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將會對醫藥行業的加速發展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C

近日,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落下帷幕。作為我國政府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頒發的唯一獎項和最高表彰,本屆中國專利獎共有1200多家企業申請參加,受推薦參加評選的專利項目達15 5 4項,為歷年之最。中聯重科兩項發明專利“一種控制高強鋼折彎的方法及系統”、“混凝土泵及調節該泵中對擺動執行器的驅動壓力值的方法”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作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其作用日益凸顯。獲獎專利擁有的技術先進性和引領性,對企業、產業、區域、經濟的貢獻不斷加大。
“簡單而言,通過采用‘一種控制高強鋼折彎的方法及系統’,可對需要加工的高強鋼一次性精確折彎成形,極大提升成形精度和效率,異形截面高強鋼臂架試制成本可降低7 0%”,此項專利發明人之一中聯重科中央研究院工程師鐘懿介紹道。
而發明專利“混凝土泵及調節該泵中對擺動執行器的驅動壓力值的方法”,實現了任意工況分配驅動力與負載的完美匹配,顯著降低了系統沖擊和能量損耗。經檢驗驗證,應用本專利后系統綜合能耗降低約10%,系統造成的整機沖擊降低20%。
“這些發明專利的應用能有效促進產品降成本、提質量、強環保,進而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既為公司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也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真正起到創新驅動作用”,鐘懿說道。
作為源于“科技產業化”,從科研體制改革過程中孵化而來的企業,中聯重科擁有強大的“創新基因”;作為立志“產業科技化”,堅持創新驅動的國際企業,中聯重科建立了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依托公司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多年的知識產權強化能力建設,截至目前,中聯重科累計申請專利8 20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3 100多件;累計授權專利7 5 8 0項,其中發明專利223 0多件,持續保持行業第一。
據了解,在2012年,中聯重科以“動力單元及其控制方法”、“起重機外觀設計”兩項發明專利,在第十四屆中國專利頒獎大會上捧得中國專利金獎和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雙冠”獎項。
“動力單元及其控制方法”專利的運用解決了工程機械行業超大型設備動力供給的技術難題,在此項技術的基礎上,中聯重科制造出了行業最大噸位3 200噸米的履帶式起重機,并以此解決了業內更多技術難題,并累計實現銷售額100多億元。
“‘起重機外觀設計’專利自授權后,有效擴大了中聯重科在全球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了我們公司在起重機全球市場的競爭地位,市場份額得到擴大,在獲獎當年,累計新增銷售額就達100多億元”,中聯重科中央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有關專家強調,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創新引領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
“自‘十二五’以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迅速提升,知識產權事業得到快速發展。中聯重科作為中國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每年投入5%左右的銷售收入用于研發創新,在此培育下創造了系列高質量專利,并以此打造了一系列高、精、尖產品實現這些專利的價值。中聯重科將持續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及運用,用創新引領中國制造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品牌躍升,積極打造‘國家科技形象’”,中聯重科中央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