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璐+白雪婷
摘 要:醫患關系調整已經成為我國醫療領域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由于我國當前并未出臺較為完善的醫事法律,因此,某些醫患行為的出現對醫療機構、病患家屬等方面產生了不良影響。本文從推進醫事立法的必要性入手,對基于正確調整醫患關系的醫事立法有效推進措施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推進;醫事立法;調整;醫患關系
從整體角度來講,醫療事業具有保障人們健康水平,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作用。而從我國近年來的實際情況可知,醫患問題的頻繁發生對患者、患者家屬、醫療機構之間的關系以及醫療機構的聲譽產生了較為惡劣的影響。作為有效規范醫患行為、解決醫患問題的關鍵途徑,需要對醫事立法的推進工作加以重視。
一、推進醫事立法的必要性
結合我國近年來的醫療機構運行情況來看,我國推進醫事立法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患者欠費醫療方面。就我國的醫療機構而言,自負盈虧類型的醫療機構數量相對較多。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欠費醫療問題的出現會對這些醫療機構的正常運營產生不良影響。調查表明,我國每年內各大醫療機構產生的患者欠費費用約為30-40億元[1]。我國相關法律中并未對醫療機構應該為這些無力支付自身醫療費用患者使用的醫療方案類型作出規定。某些醫療機構雖然能夠獲得當地民政部門的撥款,但這種方式無法滿足醫療機構產生的欠費需求。
(二)美容整形方面。隨著人們對美容整形接受程度的不斷提高,選擇接受美容整形手術的人數變得越來越多。這種現象為美容整形糾紛的發生奠定了基礎。由于法律中并未規定統一的美容整形規范及成功標準,因此,不同患者體質差異、審美標準差異等因素都可能引發醫患糾紛問題。
(三)預防接種方面。該方面主要包含全民預防接種與兒童免疫接種兩種類型。就我國近年來防疫工作的推進情況來看,在計劃免疫工作人員、被接種人體質等因素的影響下,預防接種工作中的醫患糾紛問題數量發生了顯著增加。以我國某城市的一次兒童免疫接種工作為例,其被接種兒童約4.5萬人,出現接種問題的兒童占比約為0.031%[2]。由于相關法律中缺乏明確的規定,因此該事件的賠償責任承擔過程相對較為混亂。
(四)急救方面。作為一種重要的救治措施,法律中急救規范的缺失間接引發了現場急救內容、患者送入醫院以及交接手續等方面的混亂問題。調查表明,我國各大醫療機構的急診科是產生患者欠費醫療問題的主要區域。以某處于市中心位置的醫療機構為例,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成為約67.31%的急救車輛送入醫院的首選。而從2014-2015年的數據來看,由急救方面引發的患者欠費金額已經累計達到了87.53萬元[3]。
(五)臨床教學及科研方面。臨床教學與科研是提升我國醫療水平的重要措施。藥品實驗是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中的主要內容。法律中規范標準和保護機制的缺失影響了基于藥品實驗的臨床教學工作及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如何有效推進醫事立法以正確調整醫患關系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基于正確調整醫患關系的醫事立法推進措施進行分析:
(一)完善醫事法制定方面。結合上述情況可知,我國的醫護患關系已經逐漸發展至急需法律約束的現象。雖然我國目前已經出臺了《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執業醫師法》《護士管理條例》等規定內容,但其完善水平相對較低。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完善化、統一性醫事法律的制定,有效約束醫療關系中執業醫師、護士以及患者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醫療行為標準規范制定方面。從本質角度來講,醫護患糾紛問題主要是由醫療行為標準規范的缺失引發的。因此,為了有效推進醫事立法,我國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各種醫療行為的特點與性質,制定統一完善的法律標準規范條例,如美容整形手術的成功標準等。在這種情況下,執業醫師及護士能夠根據法律中的相關內容完成整個手術及護理過程,同理,標準規定的存在杜絕了患者不合理意見的提出。因此,醫療行為標準規范制定措施的應用不僅能夠對我國醫事立法工作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還能夠起到良好的控制醫護患糾紛發生概率的作用[4]。
(三)醫患關系優化方面。醫事立法的最終目的是優化我國的醫療環境,降低醫護患糾紛的出現概率。我國當前的醫療環境會對醫事立法的推進工作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相關職能部門應該通過提升宣傳力度、引導輿論傾向的方式,提升患者、執業醫師、護士的醫事法律了解水平,增強上述三方行為的規范化水平,進而有效促進各大醫療機構的正常運營,控制醫療過程的風險系數。
(四)基于執業醫師法律知識學習的醫院管理方面。除了上述內容之外,醫事立法的推進工作還應該從執業醫師法律知識的學習方面入手。對于醫療機構而言,其應該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通過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合理培養執業醫師的法律素養,提升他們的法律意識。為了保證執業醫師的培訓學習質量,各大醫療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醫院管理工作中增設相應的激勵措施,如獎勵培訓考試排名前五的執業醫師一定金額的獎金等。
就我國目前情況而言,推進醫事立法工作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臨床教學與科研、急救、患者欠費醫療以及美容整形等方面。各類醫護患糾紛問題的發生提高了醫事立法的迫切水平,為了有效推進醫事立法,正確調整醫患關系,應該將醫療行為標準規范制定措施、完善醫事法制定措施等應用在實際的立法推進工作中。
參考文獻:
[1]張建華.新疆醫患雙方醫事法知識知曉現狀研究[D].新疆醫科大學,2014.
[2]吳郁琴.公共衛生視野下的國家政治與社會變遷[D].上海師范大學,2012.
[3]劉炫麟.互聯網醫療與我國醫事立法的斷裂與彌合[J].中國醫院管理,2016,09:1-4.
[4]陳紹輝,嚴桂平.建立綜合性醫事法學的思考[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83-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