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久念
摘 要: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實用性特別強的學科。由于學科本身的特點,對那些智力還沒有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是及其的困難的,甚至有一些學生望而卻步。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衰退,最終積累下來大量的問題。于是學生開始逃避數學、討厭數學。教師想要改變這樣的狀況,讓學生丟掉包袱,就必須從學生自身出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渴望,有了渴望才會進取。所以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可以更輕松的學習數學這門課程。所以本文就是來探討一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優化課堂布設。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堂布設;優化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他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較高水平的邏輯思維,可以說數學的學習能夠改變學生的思維邏輯。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并不嚴謹。有的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發展的階段,這些學生很難將抽象的題目簡單化,就比如在學習圖形的認識這一節,很多同學都感到很困難。由于學校教學設備、教師的教學策略、學生的心理特點等,這些都為小學數學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總之,現在小學數學教學前景并不樂觀。
1.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許多教師并沒有得到系統化的培訓,也就是說,新課改下的大部分教師都沒有提高相應的專業水平,許多教師對新課改標準都沒有深刻的理解,這就為小學數學教學增加了一些難度。甚至是一些自理比較深的教師,他們習慣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只是為了學生有更高的分數,這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教學的本意,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嚴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做題不會變通,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新課改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的難以實現。
2.現在許多農村地區的教學設備達不到要求,特別是在農村小學教學,很多教師就是簡單地認為,數學教學只是簡單地計算過程,所以教師只是簡單地制作一些模型,只是為了完成授課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取得的成果甚微。在現實中,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僅僅靠一些簡單的數學模型是不可以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特大大的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
3.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同時向小學生也是正處于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等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對十一歲左右的孩子,這個時候的學生的抽象思維開始發展,同時又加上小學生本身就居于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學習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感到難上加難。所以這時候,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制定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授課模式,更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優化課堂布設
(一)關心學生
學生如果喜歡他們的老師,那么自然而然的就喜歡那個教師所教的科目,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需要有一顆博愛與寬容的心,去體貼和關心自己的學生。教師特別需要關心那些學習困難戶,他們往往會很自卑,對學習沒有興趣,但是不能說這樣的學生沒有學習的潛力,甚至相反,這樣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有很大的潛力,只是還沒有開發出來。所以教師需要消除他們這種強烈的自卑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的尋找他們的優點,并及時的對他們進行表揚與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二)開展動手操作
教育心理學表明,上課時,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可以維持十五分鐘左右,時間一長,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并且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這種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動手操作能夠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恰當的設置一些動手操作的活動。使得學生不僅增強了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在動手的過程中加深了知識的記憶。
(三)游戲教學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曾經說過:“游戲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活動,不管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游戲,假如在讀書的年代,我們也能化讀書的活動為游戲,那么讀書就會變得更加的快樂了吧?”低年級學生往往會表現出學前喜歡游戲的特點出來,他們可以一連幾個小時在玩,但是卻不可以長時間的坐在那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經常組織一些靈活多變的游戲來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對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是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內容呈現形式比較單一,也就是教師單純的授課,教師從書本中提煉出數學公式,然后由學生去記憶,這樣的教學模式顯然不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但是,如果教師充分的利用多媒體,將書本里抽象的概念轉變為鮮艷的色彩、優美的圖案,充分的刺激學生的感官,長期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進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總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十分的重要,也是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前提與動力。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只有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數學學習才會有動力,教師的教學質量才會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劉旗.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劉冬雪.小學第二學段數學分層作業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
[3]馬丹.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