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濤
摘 要:許多國家都在加大力度發展綠色海運,共同培養出高素質的航海人才,在開展培養模式之前,一定要明確以因材施教為培養原則。將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相互融合,共同的去設定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開展航海人才多元化培養實踐。為了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需要對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進行滿足,培養出多層次和用厚度的航海人才。
關鍵詞:航海職業教育;多元化培養;現代職教、
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就是海運,海運是實現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形式,經相關研究組織統計,海運已經占到國際貿易總量的2/3。我國國際貿易大多數貨物出口都是通過海洋運輸來實現的,海運必須要確立健全的海運體系,滿足國民經濟健康安全的發展,與此同時還要滿足對外貿易發展的需求。
一、多元培養目標定位
在培養人才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確立合理的培養目標,這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對人才培養基本方向進行定位,可以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核心素質?,F代所需人才是復合型人才,需要有效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人才培養的力度,實現多元培養化。在培養學生之前首先要結合學生的興趣,了解學生未來的就業意愿,高效落實分層分類培養。對崗位進行細化和分類,實施更加精細化的專業培養,提高學生整體的學業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強化對學生技能專業的培養,迎合國家推動長江經濟發展的戰略需求,在專業教育培養過程當中實施跨專業,有效地實現學生的多元化培養。結合現代職業教育的整體特點,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人才培養的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要共同推進,提高學生的整體專業技術能力,此外,還要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管理能力,培養出多崗位的復合型航海人才。
二、多元培養模式設計
在人才培養整體過程當中,需要結合學校的師資能力和辦學條件,對學校進行整體的研究和建設。設置多元模式培養方案,有效地開展多元課程體系,對人才培養的軟環境加大力度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教育理論支持的前提下,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設定健全的人才培養目標,選取穩定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別的劃分,對教學方法一定要有側重的去選擇,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只有實現多元化才能確立比較完整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在設置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按照順序進行排列,不同的順序所要掌握的知識和獲得的技能是不同的。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整體改革,建立比較專業的素質教育模式,推動課程和結構相互融合,選擇組合類型比較多的課程模塊。國際性航海職業需要綜合能力比較高的,無論是對創新精神還是創新能力要求都比較高,在選擇載體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完善學生的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去開展一些健康的課外活動,將課程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在一起,能夠推動學生能力和素質同步發展。
三、多元培養模式實踐
(一)“分層分類”的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不同的項目去開展分層次教學,在選擇專業方向時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在人才培養方案當中融入英語課時,通過設置不同水平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進度,可以對學生的期末成績進行整體動態的調整。在培養方案當中設置專業方向課,可以對學生實施分類培養,遠洋方向對于英語需要加強,可以相應的去設置國際貿易和法規類課程。對于沿海方向專業的學生一定要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可以相應地去設置貨物運輸以及內河航運類課程。如果是面對陸上方向,則需要對相關能力和技能進行拓展,相應的去減少專業課程的學習,增加水運管理類課程。根據崗位需求的不同對人才進行差異化培養,設立分層次教學模式班級,針對學生就業需求去培養復合型人才。根據企業個性化的需求,對課程專業進行調整,通過邀請專業的人員去參與到課程教學,可以有效的去建立健全的培養方案。
(二)“雙線并舉”多元化課程體系構建
在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當中,需要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整體的優化和調整,對于其中比較復雜的課程一定要進行分解,因為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他所要選擇的課程是不同的。在專業課程體系當中比較突出對技能的培養,總體實踐教學課的比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通過對專業群課程進行分析,可以對選修課和專業課程進行區別選擇。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定要進行有機的組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載體就是通過目標來實現的,通過對教材進行項目化的編寫,可以成為現代信息教學的一種手段。為了更好地對課堂進行教學改革,需要對整體教學資源庫進行調整,通過線上線下共同發展,可以促進人才培養的多元化發展。
四、結語
實施多元化的培養模式,可以對不同層次和能力水平的復合型航海人才進行培養,有效地提高航海人才的知識技能和核心素質。在整體的發展過程當中,一定要推行多元化培養模式,這同時也是航海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確立合理的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核心素質,加強人才培養的力度,實現多元培養化。結合現代職業教育的整體特點,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管理能力,設置多元模式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閻威,韓雁,梁志星.高等院校改革背景下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6.
[2]張德高.分層分類視域下的高校人才培養策略[M].教育發展研究,2015.
[3]陳桂云,戴存禮.面向學生發展的多元化大學課程體系構建[M].中國農業教育,2017.
[4]魏培徵,馬化祥,馬莉萍.高校第二課堂與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關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