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玲
摘 要:作為老師,很多時候老師為學生的各種問題煩惱,不明白學生為何如此難教。然而,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幾件運煤、涂鴉等小事,改變了我自己,懂得了愛,明白了在不同角度讀懂學生。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愛;教育;多動腦筋多思考;真正感受
一、“杠桿”運煤
時令已到冬季,學校又開始分配冬季用煤了。孩子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紛紛把煤塊裝進袋子里,等待分配后,開始向各個班級運煤。我指揮男孩子們四人一組,一人抓住袋子的一角抬著煤袋子向教室運。這時,一個女孩舉著一根抬水棍說:“老師,我們女生也來抬。”我心里還在猶豫這幫柔弱的女孩子能不能搬動時,她們已利索地將木棍穿插過平躺在地的袋子中間,其中兩個左右各抬棍的一頭,另外兩個一個捉袋子頭,另一個捉袋子尾,隨著“一、二、三”的口令聲,她們已抬起袋子運走了煤。不到5分鐘,她們站在我面前臉上洋溢著勝利的驕傲。我不由地夸贊道:“你們真厲害,真聰明!”只見她們一次次手腳麻利地運走一袋袋煤。那一刻,我感動于學生的純真和創新。哪怕是干又臟又累的活,也可以變成快樂。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而她們又何嘗不是呢?
孩子的思維沒有多少條條框框的約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所以,它往往比成人的思維更豐富更大膽,這種思維發展下去就會成為一種創造的力量。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現、肯定和善待孩子的創造力。
二、快樂涂鴉
前些日子,學校組織高年級組辦黑板報,同時負責完成學校“涂鴉天地”板塊的設計和涂鴉。要在兩個半小時里完成四塊黑板,我心里有些著急,也很擔心六年級12個孩子如何完成這項任務。依照學生的特長分配好負責班級黑板報的人員后,我帶著其余的孩子來到“涂鴉天地”的黑板前,對孩子們說他們會畫什么就畫什么,想畫什么就畫什么。一開始面對三個大黑板,孩子們顯然有些懵了,都不知道自己該畫什么。我信手在一塊黑板上畫了一只小狗,在另一塊黑板上畫了幾片楓葉和一朵向日葵后因為臨時有事就離開了,留下他們自己創作。不到半小時,等我回來一看,呵!好家伙,三塊黑板都畫滿了!畫了小狗的黑板被孩子們畫上了小雞、兔子、吃竹葉的熊貓、打著傘的小鴨,還有一座可愛的蘑菇屋,儼然是動物世界!只見我畫的那只小狗,被他們涂成了綠色的,我不禁問他們:“你們見過綠色的狗嗎?”“老師,這是太空狗!”涂色的孩子爭著回答。
聽著孩子們的聲音,看著他們栩栩如生的涂鴉,我不由地從心底感嘆:誰說我們的孩子沒有創造力!在那一刻,我感動于孩子們的自然、自信、自強!也在那一刻我徹悟了:給學生一個機會,我們就會收獲一份驚喜,創造一個奇跡,學生其實很能干。
三、輕聲的伴讀
又是一節英語課,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單詞和語法知識,課文也讀的順口了。到了合作表演時間,我讓孩子們四人一小組,分角色表演對話。班里12個孩子,正好分3組。其他兩個小組角色分配好后練習的有聲有色,第3組顯然吃力了很多,因為班里英語學習最困難的孫勤偉和陳其曉正好都在這個小組,作為小組長的魏紫龍聽到他們倆磕磕絆絆的朗讀后眉頭緊鎖著。我見狀,俯在他耳邊說:“他們是弱了些,你可以幫幫他們對嗎?”他松開眉頭,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沒再多說,就巡視其他兩小組的進展情況了。輪到他們小組展示時,我發現他們一強一弱錯位站立,當孫勤偉和陳其曉讀的時候,他們靠近的一個便會輕聲伴讀。那一刻,我聽到了天籟之音,也聽到了孩子發自內心的最美音符。而陳其曉和孫勤偉在他們的伴讀下聲音越來越洪亮,讀的越來越流利,甚至嘴角露出了微笑。當他們小組從臺上走下來的一刻,同學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也是在那一刻,我在心里問自己:誰說我們的孩子自私,誰說我們的孩子不顧及他人?
相信孩子,聚集陽光,靜待花開。每朵花都有自己開放的季節,有的花起初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等待。每個兒童都是一粒種子,每個人的花期都不同。愛一個孩子,就要讓更多的孩子都來關愛他,因為班主任的愛只是一縷陽光,一個智慧的老師要懂得聚集更多的陽光,使這份愛變得更加溫馨。這樣的過程,幫助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而是增進所有孩子對愛的理解,讓他們互助互愛。
四、“粗糙”的賀卡
隨著圣誕節來臨,這個西方節日在我的生活里,在2014年并沒有掀起任何波瀾,日子還是平靜地過著。直到那天中午,我收到她匆匆塞進我懷里的賀卡,心緒便再也不能平靜。
回到辦公室里,我撫摸著由圖畫本封面改裝成的賀卡,上面貼著一個用作業本紙折成的心形,右下角綴著一個頭頂沒了頭發的塑料娃娃,做工看起來有些粗糙,也不精巧。我急忙打開賀卡,看到賀卡正中央畫著一顆“心”,“心”的里外都寫著讀起來語句不夠通順的祝福語。就是這樣一張賀卡,我內心很感動,沒有嫌棄它,也沒有拒絕它,因為這是一個平時不起眼的孩子的心聲。只為了將她珍藏了許久的、認為最好的圖畫本封皮做成賀卡,在這樣一個節日里送給我——她曾經的老師。
教師一生從教的時光里,能想起我們的曾經的優等生有多少?惦記我們、祝福我們的孩子又是誰呢?孩子們從學校離開后,也許并不記得我們教過他們的知識,卻會記得我們曾經溫暖過他們心房的細節;也許并不會記得某節公開課的精彩內容,卻會記得我們陪他們在玩耍中學習的情境;也許并不會記得我們苦口婆心的規勸,卻會記得我們沉默無聲的失落;……作為老師,我們給學生什么足以讓他們回味一生?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于班主任工作,愛的體現就應該是多動腦筋多思考,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學生情況,更要動腦筋尋找比較好的教育契機和教育方法。在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小事中,我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學生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懂得欣賞學生那些單純的美好,寬容地面對他們的無心之失,我們一定能真正感受到做班主任的幸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