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當這一段耳熟能詳的經典越劇唱段,再度回響在上海大劇院劇場中時,臺上臺下的觀者無不感動不已,大家或許不曾想到,這一曲膾炙人口的唱段,自1958年2月18日首演之時起,至今已傳唱了整整一個甲子,六十年的輝煌與榮光,一代代藝術家們的心血,鑄就了這部越劇藝術不朽的傳世之作。
60年前,匯集了徐玉蘭、王文娟等一批越劇流派創始人的越劇《紅樓夢》在上海共舞臺首演,一個甲子過去了,這部作品創下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成為當代劇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戊戌年新春,為紀念越劇宗師徐玉蘭暨《紅樓夢》首演六十周年,上海大劇院再度上演殿堂版《紅樓夢》,錢惠麗、鄭國鳳、張小君、楊婷娜、王婉娜等幾代徐派傳人飾演賈寶玉,以傳承演出紀念永遠的“寶哥哥”——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林黛玉一角則由當代“王派”傳人單仰萍、王志萍攜青年演員忻雅琴、李旭丹飾演。
此次演出從《元妃省親》開始,場面宏大,氣派雄偉,一派玉堂富貴,雕梁畫棟,最終又于《太虛幻境》結束。偌大的舞臺之上,只留寶玉一人獨立蒼茫大雪之中,不禁令人感喟,好一個“白茫茫一片真干凈”。這一布局,不同于經典版自黛玉進府始,自寶玉出家終的結構,卻更符合《紅樓夢》原著的精神主旨與深刻內涵。同時,在基本保留經典版唱腔的基礎上,在全劇細節處理與意象表現上加以豐富,呈現出立足傳統,傳承創新的全新格局。

戲以人傳,一部好戲的流傳,離不開一代代藝術家的精心演繹與薪火相傳。在殿堂版《紅樓夢》中,整整三小時的演出,匯集了當今越劇界幾代徐王流派的優秀傳人,其中既有剛剛從戲劇學院畢業不到一年的越劇新秀,也有人氣超強的偶像級明星演員,更有當代越劇舞臺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可以說,幾乎每一位演員出場都會贏得觀眾熱情的掌聲。特別是錢惠麗所扮演的賈寶玉,氣質華貴,聲情并茂,在《寶玉哭靈》一折中,以情帶腔,聲情并茂地將徐派經典“哭靈”“問紫鵑”等唱段,演繹得絲絲入扣,動人心魄。其強大的藝術感染力與舞臺張力,體現了中生代領軍人物在越劇舞臺上的日趨成熟與高標獨具。此外,鄭國鳳的《金玉良緣》,單仰萍的《焚稿》,王志萍的《葬花》也發揮了各自流派藝術的特色,很好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與心情,將古典文學名著的人物形象,活現于當代舞臺之上,也為當代越劇舞臺留下了經典范本。而作為年輕一代傳人,優秀青年演員楊婷娜、李旭丹、王婉娜等人的表演,可圈可點。李旭丹一顰一笑間的古典嫻靜氣質,溫婉細膩的身段造型,較為貼合林黛玉人物形象,令人觀之可親;而王婉娜的青春朝氣,也將賈寶玉的純真善良表現得討人喜歡,過目不忘。盡管作為一臺“拼盤”式的演出,整場演出華麗有余,在細節與演員的磨合與表現上,尚有不足,但可以說,這臺“各有千秋”的演出,是幾代越劇人用自己最好的藝術與真心,在舞臺上向這部經典,向前輩藝術家們致敬,而最高層次的敬意,無過于一絲不茍的傳承發揚。
紅樓一夢六十年,自徐玉蘭、王文娟等一代宗師算起,直至如今最年輕的“95后”傳人,越劇《紅樓夢》的輝煌延續了整整一個甲子,近十代藝術家都為之付出巨大心血。如今,這部經典依舊在越劇舞臺上生生不息,呈現出時代的光芒,而這一永不凋零的美,也必將延續至未來,構筑下一個甲子全新的輝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