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
摘要:文章以2009~2015年貴州省旅游產業主要指標數據為依據,分析了近幾年貴州省旅游產業的發展情況,得出了貴州省在近今年旅游業迅速發展的結論。進一步分析了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并且預測了未來貴州省旅游將迎來井噴式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貴州省;旅游產業;井噴式發展
一、引言
自2009年貴州省提出大力發展“多彩貴州”,貴州省旅游業的迎來了蓬勃發展。貴州旅游業發展規模迅速擴大,旅游結構不斷優化,旅游業態加快創新,旅游綜合功能進一步凸顯,發展效益顯著提升,發展成績令人矚目。走出了一條“保護一方山水,傳承一方文化,促進一方經濟,造富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的旅游產業發展新路子,形成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山地旅游發展“貴州經驗”。2015年,貴州省旅游總收入3512.82億元,排全國第15位,旅游接待總人次為3.76億人次,排全國第17位,貴州旅游業發展進入全國第二方陣,為貴州省從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貴州省旅游業發展現狀
(一)旅游總收入分析
2015年全省旅游總收入實現3512.82億元,同比增長21.30%;全省旅游業實現增加值962.4億元,占GDP比重為9.2%;旅游業生產稅凈額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為10.5%。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明顯。
(二)旅游人數分析
2015年來黔旅游總人數37630.01萬人次,同比增長17.10%;國內旅游總人數37535.92萬人次,同比增長17.12%,其中外省旅游人數為16582.41萬人次,同比增長17.39%;入境旅游人數94.09萬人次,同比增長10.05%;過夜旅游人數12069.58萬人次,同比增長17.20%。如表2所示,從2009年起,來黔旅游總人數、國內游客數、入境游客數都在逐年增長。
(三)旅游企業發展狀況分析
根據可得性、相關性和準確性的要求,這里選取旅行社和星級賓館作為分析指標。由表3可知,旅行社職工人數持續增加,貴州省旅行社的數量在近七年來波動不定,但是總體也呈上升趨勢。
如表4所示,貴州省星級飯店發展較為緩慢,且 2015年有所下降。數量下降的原因是貴州省旅游飯店星級評定委員會在年度星級飯店復核中,對于不符合標準的酒店作出取消星級資格的決定。這也間接說明了貴州省對星級飯店的管理越來越嚴格,旅游業的管理更規范。
三、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原因
(一)豐富的旅游資源
貴州省旅游資源豐富,且具有保存良好、分布廣泛、種類多樣的特點。一是濃厚的少數民族風情。全省有苗、布依、土家、侗、彝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6.33%,且大部分民族文化得到了良好保存和傳承,是體驗少數民族風情的不二之地。二是優美的自然風光。貴州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典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2016年全省旅游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省旅游資源登記單位82679處,其中地文景觀類19521處、水域風光類8823處、生物景觀類14254處,奇山秀水、瀑布峽谷、溶洞石林等構成了迷人的“天然公園”。三是豐富的紅色文化旅游資源。貴州省是我國紅軍萬里長征歷時最長最為重要的省份之一,在這里發生了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重大的事件,且貴州省88個縣中有68個縣留有紅軍足跡,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旅游資源大省。四是舒適宜人的氣候環境。貴州屬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省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且最冷月和最熱月平均氣溫分別是7.3攝氏度和24.5攝氏度,省會貴陽被譽為“中國避暑之都”。
(二)旅游服務設施不斷完善
立體化、全域化快速交通體系初步形成。滬昆(長沙至貴陽)、貴廣(貴陽到廣州)高鐵建成通車,標志著貴州省旅游邁入“高鐵時代”。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實行改造升級,國內國際航線增加到116多條,201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63.28萬人次;完成遵義、畢節、黃平、六盤水支線機場建設,形成了全省“一干九支”民用機場布局網絡。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5128公里,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公路目標。
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依托于100個景區和鄉村旅游升級工程,加快構建“快旅慢游”服務體系,開展了景區網絡化布局,打造了一批重點景區旅游精品線路,啟動100個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覆蓋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景區的游客接待服務中心體系基本形成。旅行社和旅游中介機構加快發展,2015年全省旅行社增加到354家,其中出境游組團社20家。旅游接待設施也有了很大提升,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化主題度假酒店、鄉村旅舍和房車露營基地,五星級飯店已有6家,三星級以上飯店達213家。住宿接待能力增加到87.4萬個床位。
(三)國民收入水平提高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騰飛,制造了屬于中國的“中國奇跡”,中國在2010年人均GDP已經達到26222元,成功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之后幾年仍保持高速增長,2015年人均GDP已達到49351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966元;居民消費的結構升級改善,這幾年恩格爾系數都在下降,從2013年的31.2%降到2015年30.6%。與此同時,年末總人口由2009年的133450萬人上升到2015年的137462萬人。 收入水平的上升,恩格爾系數的下降,說明人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后,有更多的結余去追求生活品質,而旅游正是提高生活品質的一種方式。再加上人口的持續增長,不難理解為何來黔旅游人次越來越多。endprint
(四)其他因素
旅游行業治理水平提高。至2013年國家頒布《旅游法》,貴州省認真貫徹實施,建立了省直部門旅游市場和環境綜合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推進貴陽、赤水、湄潭國家旅游標準化試點建設,組織開展市州旅游專項檢查行動,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對旅游投訴進行了有效處理。進一步加強旅游行業協會建設,旅游行業自律不斷增強,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人員的法制化和服務意識不斷提高。
旅游業人才資源提升。建立了高、中、初級旅游教育及旅游繼續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和四級旅游培訓體系,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旅游人才,加強與旅游院校的合作,組織開展全行業崗位資格培訓。到2015年,組織培訓各類旅游從業人員37萬人次;各類旅游院校在校生達2.5萬余人。
旅游改革不斷深化,旅游對外開放全面提升。2014年貴州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旅游業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省級29個旅游業改革試點在優化機構設置、理順體制機制、搭建融資平臺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貴陽、遵義、六盤水、銅仁、黔東南、黔西南等6個市(州)設立具有綜合協調職能的旅發委。旅游景區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加快推進,截至2015年已有112個景區實現了公司化經營;大力實施旅游投融資體制改革,建成貴州旅游團(控股)有限公司、貴陽文化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融資平臺。區域旅游合作不斷提升,與國內重點旅游城市的合作交流加強,聯合兩廣、湖南共同開發高鐵精品旅游線路,組建貴廣高鐵旅游營銷聯盟。貴州省已與2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旅游合作關系,持續在國內20余個大中城市開展營銷推介;組織開展 “走出去”、“請進來”活動200余批次,旅游外宣交流合作成效明顯。
四、結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日益提高,旅游消費的規模、領域、層次將都發生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現代人崇尚自然和返璞歸真成,以休閑度假、健康養生、山地戶外運動為主題的旅游產品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貴州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質,旅游服務設施與管理日漸完善,未來,貴州省的旅游業一定會呈現“井噴式”發展趨勢。但同時貴州面臨著配套設施落后、產品供給較弱等問題,必須堅持推進旅游轉型升級,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貴州實際和時代、符合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的旅游創新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劉錦.貴州省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城市旅游規劃,2016(06).
[2]呂慶喆.2015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情況:新的消費熱點正在形成[EB/OL].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9-07.
[3]佚名.2014~2015年我國居民收入及消費情況[EB/OL].中國產業信息網,2015-11-27.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經濟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