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我被一陣嘈雜聲吵醒,懵怔間記起自己睡在縣京劇團的宿舍里。今天演員下鄉走臺口唱戲,我這個掛職副團長也一起去體驗生活。
臺口是早定好的:文安、勝坊、任丘、安新、高陽。演員每次下鄉要走五六個縣城的二十幾個鄉鎮,一個地方唱七八天戲,麥收時節才能趕回來。
天還沒有透亮,劇團大院已像過年般熱鬧了。運送大棚、道具的貨車停在倉庫門口,打武行的小伙兒急著裝臺板、戲箱、刀槍把子。我看見唱武丑的宋學章站在車上,亮了嗓門兒招呼大家忙活。武丑又叫“開口跳”,上場跟斗翻得又高又飄,念起道白嘴皮子利索,大氣兒都不喘。宋學章平日說笑口無遮攔,葷話臟話順嘴淌,這會兒卻突然變得一副正經相兒。天冷,他穿了條淺色秋褲、綠大衣,兩條細腿在衣擺下晃來晃去,顯得挺滑稽。
劇團大院是50年代蓋的青磚院落,早先縣供銷社做倉庫,后來京劇團搬進來,倉庫改成排練場,閑下幾排平房分給演員當宿舍,家屬們住進去好些年了。
演員下鄉走臺口,各家各戶都亮起燈,窗子透了桔黃色的光,在寒冷的冬日使人感覺到一絲溫暖。隱約聽見誰家傳出“滋啦——”一陣炒菜聲,伴著鍋鏟兒碰撞的聲響,家屬們都忙著為演員做飯、打點行囊。
劇團在農村演出,很辛苦。演員走臺口唱戲,有時住老鄉家,有時就睡后臺,被褥單薄了不能隔潮擋風,會落下腰疼腿寒的病。前些日子,幾家女人買來新棉花,湊在一起為男人絮了暖和的被褥;更有細心的女人擔心鄉下沒有可口飯菜,就做好肉末炸醬,裝滿幾只大罐頭瓶子,好讓自家男人隔三差五吃個葷腥解解饞。演員家屬每年都做這些事情,已經習慣了如此生活。
前幾天,劇團已放過兩天假,大伙忙著給家里買米買面,做些男人的力氣活。我看見幾戶人家攤了滿地煤坯,劈好一堆堆木柴。演員們平日不在家,有些活兒都得趕著做了,也只有這樣心里還能踏實些。
快六點鐘時,接送演員的客車駛進劇團大院,院子里頓時像開了鍋,說笑聲,喊叫聲,與汽車的轟鳴交織一起,大人孩子拎了行李為演員送行。不知誰家的一只狗跑出來,在人群中不停地狂吠,招來幾聲喝斥。住在大院外的演員和家屬也趕來了,與熟識的人相互打招呼,說著客套話。忽然,有人喊一聲:“快看田老師喲,好行頭!”眾人抬眼望去,只見打鼓的老田穿著大紅防寒服走過來。老田生一張胖乎乎的圓臉,光頭、大眼,慈眉善目像尊菩薩。他平常邋里邋遢慣了,乍換上新衣服被大伙兒看得有點不好意思,撓著光腦殼直笑。別人沖老田媳婦說:“你把男人打扮這么鮮亮,不怕被人勾引?”老田媳婦挖手揚胳膊一臉的不屑,說:“怕啥!俺老田早成個簍瓜蛋子啦,跟誰走咱都不怕。”老田媳婦快人快語,嘴從不饒人,大伙兒聽出她話里有話,哄然笑起來。
幾個年輕女演員開始往車上拎行李,她們穿著綠大衣,拎一只裝了胖襖和彩衣彩褲的衣箱。唱旦角的小桃正談戀愛,男朋友買來一大兜水果給她送上車,倆人有些依依不舍;一位叫蘭鳳的女演員春節剛結婚,站在車旁與丈夫難舍難分,像是有說不完的話。
唱青衣的白素芬和唱花旦的林娟抱了自家孩子,遲遲不肯上車。孩子還太小,扔在家里真有些不放心,可也沒辦法,只得抱著孩子親了又親,然后狠心將孩子往家人懷里一塞,無奈何上了車,坐在那兒悄悄抹眼淚。我知道劇團每次下鄉演出,有的女演員把孩子扔在家中好幾個月,再見面時孩子都眼生的不認識親媽了,那滋味也真不好受。可劇團生活就是這樣,臺上一個蘿卜頂一個坑,少了哪位角兒都開不出戲去,有困難只能自己克服。所以,女演員哭過一陣兒也就過去了,誰也不能往心里去。車上也沒人在乎這情景,大家早已經習以為常了。
大客車終于發動起來,車上已然坐滿了人。演員隊長士權開始清點人數,點名時唯獨少了宋學章。一個打武行的小伙子說,看見宋老師裝完車回家去了。送行的人群里也沒有宋學章的老婆。士權又喊叫兩聲,仍不見宋學章的影子,便露出焦急神色,他讓站在車下的老魏去宋學章家招呼幾嗓子。宋學章就住前排宿舍,大客車上的人能清楚地看見他家關著的屋門。
因為離得不遠,老魏很快走到宋學章家門前。但不知為什么,老魏在門口站了片刻,既沒敲門,也沒有大聲招呼宋學章。他猶豫一陣兒,又幾步返回車前,說:“響幾聲喇叭吧,響幾聲喇叭就來了。”司機便按響了喇叭。
大家正納悶兒,突然聽到宋學章家屋門“咣當”一聲響,尋著聲音望去,只見宋學章慌急地從屋里蹦跳著躥出來,身后飛出一只鞋和女人尖利的叫罵。還沒等眾人醒過神兒,宋學章已飛快地跑上車,滿臉興奮相兒,大了嗓門喊道:“又鬧她一炮吔!”這一嗓子音調拉得挺長,有點像戲里丑角兒的道白。
車上的人稍一怔愣,忽然間都明白了,大家哄地笑起來。笑聲剛落,就聽見宋學章女人撕心裂肺的哭聲,那聲音又高又尖,直剌人的耳朵,汽車開出很遠仿佛還能聽得見。
我坐在車上,抬頭看一眼宋學章,他臉朝著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車廂里突然變得安靜下來,沒有誰再說笑打鬧,只有汽車引擎發出“嗡嗡”的聲響。
一車人像是都睡著了。
(楊博,已在國內各級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作品多篇,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長篇報告文學《粉墨人生》《一個人和一個村莊》《人間正道》《大愛若水》等作品14部。)
編輯:劉亞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