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振,李丹丹,吳漢東,郭雪松,郝子娜
(錦州醫科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1)
食品科學與工程是一類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工科專業,包括化學、生物等各方面的學科知識[1]。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三百余所高校開設食品類專業,不僅有輕工院校、農業院校,很多醫學院校也增設了此類專業[2]。2010年,教育部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而實踐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因此,高校應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性和實踐性強,決定了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3]。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4],本文對錦州醫科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三平臺、三階段、三層次、兩訓練”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應用進行總結,以期為醫學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提供參考。
目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普遍較差,難以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5],這主要是因為實踐教學存在較多問題所致,如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各實踐項目相對獨立,教學研究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與食品生產企業的聯系,對企業人才培養需要缺少認識,導致人才培養缺乏針對性,畢業生難以獨立完成崗位工作任務[6]。
錦州醫科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從2003年開始招生至今,已招收15屆本科生,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實踐教學模式改革也一直在進行。2013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3+1”雙線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批遼寧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2014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我校經過十余年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深入改革,確定了“三平臺、三階段、三層次、兩訓練”實踐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積累了一些經驗。
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構建了“三平臺、三階段、三層次、兩訓練”實踐教學體系。“三平臺”即工程制造平臺、工程管理平臺和工程創新平臺;“三階段”即工程認知階段、綜合實踐階段、創新實踐階段;“三層次”即國家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省教育廳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和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兩訓練”即實踐能力訓練和創新能力訓練。
分別從工程認知階段、綜合實踐階段、創新實踐階段對學生進行培養。(1)制造環境認知、制造手段和方法認知、制造過程認知;(2)設置專業認知實習和課程實習,包括食品機械與設備認知實習,食品工廠設計與環境保護認知實習,食品工程原理認知實習等;(3)綜合實踐,設置7周校內綜合實訓,打破課程限制,重組教學內容,從設備、加工、檢測等方面設計綜合性訓練項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4)創新實踐,設置開放性實踐創新項目,提供經費和教師指導,讓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喜歡的項目,進行創新實踐訓練。
國家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省教育廳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和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三層次”創新訓練計劃是我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建立大學生創新基地,為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實踐平臺和訓練環境,與創新課程學習相輔相成。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在保證完成一定數量基本實驗的基礎上,提出拓展性、延伸性和綜合性實驗項目或具有創新性的工程訓練考核內容。
通過“兩訓練”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對于未學習過專業課的本科生,由于其并無專業知識儲備,應將重點放在認知訓練上;對于已開始學習專業課的本科生而言,訓練重點應放在工程管理與工程創新訓練上,通過一定數量的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對學生進行訓練。在工程實踐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國家級、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基地創新型開放訓練項目,并可作為科研助手,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通過考核的學生還可獲得一定的素質學分。
實踐教學效果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師的“教”,教師深入了解實踐內容,掌握相關知識,指導學生;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學”,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使教和學相輔相成,共同發展,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三平臺、三階段、三層次、兩訓練”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顯著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提出觀點能力。近年來,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主持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三十余項,在省級以上學生創新、科研作品大賽獲獎七十余人次,創新、實踐能力明顯提升。
我校結合企業用人需求,與天津市全津食品有限公司、莊河市食品檢驗監測中心、盤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通正檢測集團、大連眾鑫遠大集團等三十多個單位密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提高了學生綜合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學生就業率逐年提高,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廣泛好評。
實踐證明,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三平臺、三階段、三層次、兩訓練”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應用有效提高了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科研水平,將綜合素質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緊密結合,為醫學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滿足食品行業和食品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汪開拓,申連長.地方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雙能力雙平臺”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討[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4(3):172-174.
[2]賀江,王芙蓉,王伯華,等.轉型背景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廣州化工,2017,45(9):208-210.
[3]趙麗艷,楊玉民,王偉堅.轉型背景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構建初探[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6,32(5):116-119.
[4]高海生,康維民,張紅新,等.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新的實踐教學體系[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5(1):24-27.
[5]顧英.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書育人,2013(11):92-93.
[6]王身艷,王海波,潘蘇華,等.醫藥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8):6092-6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