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廣西醫大開元埌東醫院,廣西 南寧 530029)
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醫院不斷新建、擴建、改建,給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帶來新機遇。培養合格的高素質醫學人才是適應社會快速發展、體現高等教育職能的關鍵,而臨床實習教學是實現學生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1]。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對我院臨床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1.1.1 實習生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缺乏積極性 進入臨床實習后,由于學習環境的變化,一些實習生存在適應不良問題,極大地影響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表現在帶教教師交代學什么就學什么,沒有交代就很少主動學習,甚至認為實習就是幫帶教教師干活、跑腿,實習積極性大打折扣。
1.1.2 對實習重視程度不夠 離開學校進入臨床科室學習,有些實習生認為管理沒有學校那么嚴格,實習結束后實習單位肯定會給予合格的評價,況且臨床實踐學分只占總學分的25%,因此實習成績好壞對畢業和就業沒有多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對臨床實習不重視,缺乏主動學習的動機。另外,學校學分設置不合理,導致學生對理論重視程度較高,忽視了臨床實踐,這也是影響臨床實習質量的因素之一[2]。
1.1.3 理論知識遺忘或不能與臨床實踐很好地結合 很多實習生理論知識不扎實,對于患者或帶教教師的提問不能準確回答,也不能結合臨床實踐進行分析,理論與實踐明顯脫節。因此,在面對帶教教師提問時,實習生往往怯于回答,保持沉默,久而久之帶教教師提問越來越少,PBL教學法難以實施,教學效果不理想。
1.1.4 缺乏與患者溝通技巧 剛走出學校的實習生普遍很單純,溝通時容易“實話實說”。例如,面對八十多歲的患者詢問自己的病情時,實習生面無表情地回答:“都這么老了,沒辦法。”這種“實話實說”的行為并非缺點,但在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今天,掌握溝通技巧對避免醫療糾紛及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1.1.5就業與考研壓力大 由于近年來高校持續擴招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導致臨床畢業生在實習的關鍵時期幾乎投入所有精力為今后的出路做準備,包括考研復習、備考公務員、就業面試等。對于實習任務,學生已經無暇顧及,因此不能熟練掌握臨床相關知識和技能[3]。
1.2.1 帶教教師欠缺 許多附屬教學醫院沒有足夠的臨床帶教教師,往往是一個帶教教師指導幾個實習生,有時多達四五個,加之帶教教師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忙于科研、職稱晉升、家庭等,因此沒有充沛的精力指導實習生,甚至出現“學生帶學生”現象,實習質量難以保證。
1.2.2 帶教教師綜合素養偏低,帶教水平不高 教學活動具有內生的道德意義,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并沒有真正達到人格意義上的平等,有些教師表現得高高在上,甚至看不起實習生,給其心理帶來很大的壓力,挫傷了實習積極性。
在教學查房時,大多數帶教教師在對患者規范問診、查體后,總結患者的病因、病情、診斷等理論知識,再與患者臨床癥狀相結合進行對比分析,整個過程都是帶教教師的獨角戲,缺乏師生互動,也沒有訓練實習生動手能力。有些帶教教師講解聲音特別小,很多站在后面的實習生聽不清楚,難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學校實習生獎勵機制不完善,獎學金名額和數量較少。目前物價上漲迅速,實習生在長達一年的實習期間需要支付房租、生活費、交通費、通信費等,給學生及其家庭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實習生希望能早點參加工作解決經濟問題,這樣就無法全心全意投入實習中。
教學醫院對實習生缺少人文關懷,有些帶教教師認為實習生就是來干活的,當他們學會了一些操作程序后,帶教教師會交代更多更繁重的任務,導致實習生加班加點。有些科室值班醫生不夠,就會對實習生夜班及節假日值班安排很頻繁,但是相應的生活補貼很低,導致實習生身心疲憊,降低了實習積極性。
關注實習生心理健康,對焦慮、迷茫或存有其他心理問題的實習生加以正確引導,鼓勵實習生在實踐中形成自我同一性。“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身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實習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只有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逐步形成自主學習意識,發揮創造力。
實習之前學校最好召開實習動員大會,強調實習階段的重要性和實習中應注意的問題,介紹實習單位,并請往屆優秀實習生分享經驗和體會,設置獎項加以鼓勵。
為避免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杜絕“考完即忘”現象,帶教教師要幫助實習生掌握學習策略,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比如將角色扮演教學法結合虛擬情景模擬應用于心臟除顫訓練中,使實習生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心臟除顫搶救技能,對知識記憶更加持久。
教學查房是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重要環節,目前一個月只有兩次教學查房,不利于實習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鞏固,應適當增加教學查房次數,至少每周一次。
實習生進入臨床就要盡快適應角色,完成角色轉換。“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是紐約特魯多醫生的墓志銘,在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當下尤為適用。良好的醫患溝通滲透著人文關懷,盡管醫學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委婉的表達往往會避免很多無謂的糾紛。溝通是一門學問,實習生要加強學習。
臨床實習是訓練基本功的關鍵階段,但是與考研復習確實存在時間上的沖突。為了實習考研兩不誤,建議學校在大四第一學期之前完成所有理論課教學,并減少見習時間,從大四第二學期開始臨床實習,在大五第二學期對學生進行實習、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其集中精力完成畢業各項工作。這樣既保證臨床實習的正常進行,又能騰出時間供學生復習考研或就業[4]。
實習單位要認真對待實習生帶教工作,將其納入績效考核中,并與職稱晉升掛鉤,每年評出一定比例的優秀帶教教師作為榜樣,對于工作敷衍的帶教教師取消帶教資格。杜絕“學生帶學生”現象,實行定人帶教,最好每個科室建立一支優秀的帶教教師隊伍,科學制定帶教目標,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采用小步子教學法,爭取讓每位學生都能達到實習目標。
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發展需要,多元化教學方法在醫學教育中普遍適用,如五步教學法、角色扮演法、虛擬情景模擬法、PBL教學法等。特別是PBL教學法,目前已經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有著傳統教學模式不可比擬的優越性[5~7]。PBL教學法是帶教教師帶著問題引導實習生自主學習和討論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實習生臨床思維、提高分析并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臨床實踐能力等有著很好的作用。如果帶教教師能夠將多元化方法應用于臨床教學的各個環節,必然會大大提高實習質量。
學校適當增加對學生的生活補助,實習單位適當提高如夜餐費、加班費等勞動報酬,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實習生的經濟負擔,提高其實習積極性。
教學醫院要加強人力資源和教學設施建設,建立臨床實訓中心。在發達國家,模擬實驗室在實習生臨床操作訓練以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廣泛應用[8],有助于培養實習生臨床思維、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值得我們借鑒。
參考文獻:
[1]王維俊.臨床實習教學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8):2752-2753.
[2]隋樹杰.醫學院校治療性溝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3]袁羽西.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生醫德教育研究[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5.
[4]李立,劉曉菊,李沖,等.關于當前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2):105-106.
[5]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2001,22(2):36-38.
[6]Mc Parland M,Noble L 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 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7]Filip Dochy.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5):533-568.
[8]Piette A,Muchirahondo F,Mangezi W,et al.Simulationased learning in psychiatry for undergraduates at the University of Zimbabwe medical school[J].BMC Med Educ,2015,15(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