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嵐,姚永萍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崗位的需求,我院藥學專業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與模式,在藥學專業課程中新增臨床藥物治療學、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等臨床藥學方向課程。這對長期從事藥劑學、藥物分析、藥物化學等學科教學的藥學教師而言,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雖然部分教師曾有臨床實踐的經驗,但相隔時間較遠,更何況部分教師幾乎無臨床實踐經驗。因而藥學專業教師應積極參與臨床實踐,提升自身藥學專業水平,從而組建一支貼近臨床、服務臨床、參與臨床的雙師型藥學教師隊伍。本文就藥學專業教師參與臨床藥師培訓這一途徑進行探討。
臨床藥師培訓基地招收學員時,往往對專業背景、工作崗位及選送單位有一定的要求,藥學教師報考受到一定的限制。雖不能成為基地正式學員學習,但可以通過進修等學習方式參與培訓。通常只需教師所在學院同意,在擬定進修的醫院報名參與進修即可,進修時間通常為半年,亦可一年。
跟隨臨床藥學帶教教師,每天對所管轄的患者先進行醫囑審核,再進行藥學查房,對患者用藥合理性及效果進行評價,關注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等。同時積極參與科室內對危重患者治療方案的討論。在整個臨床環節中,藥學教師不僅可以查漏補缺,及時補充自己的臨床醫學知識,熟悉各項檢查指標及意義。同時還通過臨床病例的學習,尤其是危重患者病例,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變化,學習個體化用藥方案。這有利于藥學教師建立臨床用藥思維,對今后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十分有益。
藥歷是臨床藥師的必備資料,是以藥物治療為中心的技術檔案,是為患者進行個體化藥物治療的重要依據[1]。書寫藥歷是每一位臨床藥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功,是熟悉臨床藥師工作流程及內容的重要途徑。參與培訓的藥學教師應獨立完成至少5份不同病種的藥歷。在藥歷書寫與分析過程中,常常涉及藥物的比較與遴選、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藥物不良反應的監護等。通過該環節的學習,藥學教師能夠夯實自身專業知識,及時更新藥學知識。同時充分把握臨床用藥相關知識點,做到教學與臨床相結合,使藥學教學不再紙上談兵,而是從實踐出發。
藥物咨詢門診中,患者咨詢的問題常常是藥物的用法用量、藥物的規格、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等[2-3]。前來咨詢的患者中老年人大約占了一半,其次分別為妊娠期婦女、青年及中年人等[2-3]。這些咨詢患者大部分是開展藥學服務工作中的特殊人群,因而特別關注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包括藥物的比較、患者依從性的提高、藥物監護、藥師與患者溝通技巧等方面內容。同時通過參與藥物咨詢門診,能夠充分了解其運行的過程及藥師職責與風險[4-5]。
(1)藥學教師參與臨床藥師培訓,深入臨床實踐,對自身知識儲備要求較高,尤其是臨床醫學相關知識。因而在進修前盡可能將解剖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內科學、診斷學等學科內容進行回顧與重溫,為進入臨床實踐做準備。
(2)進修后藥學教師應盡量從事相應學科的教學,有利于將實戰經驗傳遞給學生。同時應建立長期深入臨床學習的培養機制,例如利用寒暑假時間,藥學教師可以繼續參與臨床藥學實踐學習。這樣更有利于教學與臨床相結合,有利于教師不斷提高藥學水平,提升業務能力。當然這種可持續的培養模式還需要得到學院以及醫院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3)鼓勵參培教師積極參與相關學科的教學改革課題,利用課題研究,推動學科建設。同時注重教改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例如精品課程的建設、學生畢業設計項目等。
高職高專藥學教師通過臨床藥師培訓能夠提升自身藥學專業水平和綜合技能。這一途徑有利于藥學教師緊貼臨床開展教學工作,有利于培養臨床需要的實用型藥學服務人才。
人才培養的質量影響著學院的發展,只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才可能有較高的培養質量。組建一支高質量的藥學教師隊伍顯得尤為重要。除了高素質教師人才引進以外,更應該注重現有教師的自我培養、自我提升[3]。臨床藥師培訓只是藥學教師實現自我提升的途徑之一,藥學教師應積極探索其他途徑,最終實現教學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