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蔡振宇
冬日里一個寧靜的夜晚,在江蘇省鎮江市丹陽云陽街道大定船社區內一幢居民樓里,一位93歲的老黨員正端坐在家中的書桌前,一筆一畫地向黨組織傾訴著自己的心聲。
離休30年捐款10余萬元
這位老黨員名叫汪深渠,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放后曾任上海崇明縣、奉賢縣人武部政委等職務。1982年離休回到家鄉丹陽。此刻,他正和老伴,同樣是離休干部、也同樣是1924年出生的劉湘,商議著把近些年積攢的10萬元離休金交給黨組織,捐助給那些需要幫助的貧苦學子,使他們完成學業。
其實,這已經不是汪深渠夫婦第一次捐助了。2008年5月,汶川發生大地震,汪深渠和老伴劉湘相互攙扶趕到丹陽市委組織部,一下繳納了5000元“特殊黨費”。
2014年,為支持家鄉建設,汪深渠夫婦向訪仙鎮永豐村捐助4.5萬元,用于村里水泥路鋪設和路燈安裝;2016年春節剛過,汪深渠夫婦委托家人又將4萬元善款送到了永豐村黨總支書記邱勤華手中,捐助給村里的困難戶。
從2014年起,按政策規定,汪深渠、劉湘兩人每月可領取200元的生活費,但兩位老人向大定船社區寫了一份委托書,委托社區將每月的200元生活費作為扶貧資金,轉交給需要幫助的社區困難居民。2016年6月,鹽城射陽地區發生龍卷風自然災害,兩位老人第一時間捐出善款2萬元……一筆筆數目不菲的捐資,完全來自他們平時一點一滴的積蓄。
“在職的時候,汪老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自勉,積極帶動影響身邊人;而在離休后,汪老也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發揮余熱,積極為黨的事業傾力貢獻。”
少年立志跟黨走
這對兒年過9旬的耄耋伉儷,家境并不殷實,他的兒女如今都已退休,孫輩們也都是普通的上班族,過著勤儉節約的尋常生活,他們為什么會這樣慷慨無私地捐出自己的積蓄呢?
1940年,年僅16歲的汪深渠參加革命并入黨,同年參加村子里的抗日兒童團,擔任團長。“那時候新四軍把抗日的口號發給我們團,我就組織團里的兒童們到處貼標語,從現在的訪仙鎮一直貼到呂城鎮。”1941年汪深渠擔任了地下黨支部書記,又先后發動進步青年參加青抗會、小游擊隊等抗日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抗日活動。汪深渠說,在參加小游擊隊時,他跟同村的另外三人一到晚上就從草堆里拿出紅纓槍在村里四處巡邏收集情報,這期間還抓過兩次“壞人”。1944年下半年,汪深渠脫產離開家參加革命,任山南縣志明區區委宣傳科長。抗戰艱苦歲月,汪深渠經常在墳墓旁秘密主持召開會議,傳達關于抗戰的文件和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敵后抗戰工作,動員群眾參軍參戰。汪深渠在志明區期間,發展了十幾名黨員,成立了新支部。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參加革命就是鐵心跟黨走,鐵心跟黨一輩子,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戰爭伉儷同生共死
1945年,汪深渠隨新四軍北撤。1946年,解放戰爭開始,汪深渠轉入軍隊,在蘇中軍區第九分區衛生部醫療隊擔任指導員,負責接收前方傷員。也正是在那里,汪深渠認識了同在衛生部的劉湘,1950年,經組織上批準,汪深渠和劉湘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衛生部雖然不是前線,但是也很危險,常常遇到突發事件。有一次,汪深渠負責海上護送十幾名傷員至東臺后方醫院,這時敵人正從海安、如皋向九分區掃蕩。敵機發現了目標,兩架飛機在頭頂嗡嗡作響,汪深渠指揮大家趕緊去船艙內躲避,他最后一個進艙,急中生智地將一只大背包頂在頭頂上。這時飛機俯沖下來,機槍子彈一梭梭掃射在木船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等到飛機飛走后汪深渠第一個出艙,發現飛機又調轉回頭撲來。
敵機再次俯沖掃射,這次有多人中彈負傷,其中一名司務長傷重犧牲。事后,汪深渠打開頂在頭部的背包,發現里面竟有一顆機槍子彈!如果不是距離較遠加上包內有兩雙鞋擋了一下,汪深渠恐怕早就中彈了。
幸福晚年助人為樂
汪深渠于1982年離休,多年來,他參加了書法、國畫、攝影、詩詞、交誼舞、花卉、丹陽史話等班級的學習,劉湘同樣熱愛學習,她在市老年大學參加了英語、剪紙、音樂等學習班。從1986年起,汪深渠又開始在丹陽體育場健身,苦學舞劍、太極拳,跳迪斯科,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他堅持了十幾年,先后有500多人跟著他健身,同時亦結識了許多朋友,而原先嚴肅、內向的他也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平日里,汪深渠和劉湘這對夫妻生活簡樸、安逸,然而他們作為老共產黨員,始終助人為樂。
婚后,汪老有了一對兒女,汪老介紹,兒子念到中學,遇上了“文化大革命”,讀書生涯不得不中止,這讓汪老心急如焚。
雖然如此,汪老的一對兒女并沒有因為社會動蕩而放棄學業,在汪老的鼓勵和引導下,兒女雙雙自學成才,他兒子后來通過自學,上了職業大學;他女兒也通過自學,取得文憑后從事醫學方面的工作。
汪老的后代均學業有成,大孫子考上了東南大學,小孫子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外孫女畢業于南京大學,在上海發展。汪家一代一代都把學習看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每一次家庭聚會,在宴席開始之前,我都要站起來給家里人說一遍家訓!”汪老說,無論多窮,也要送孩子讀點書,這是汪老用一輩子總結出來的“家風條律”,也是汪家人的三代家訓。
2016年,汪深渠、劉湘兩位耄耋伉儷雙雙榮登“江蘇好人”榜。經過歲月洗禮的汪深渠、劉湘兩位老人,從未因時光流轉和生活安定而淡忘當年入黨時的初心,而是更加堅定信仰,增強繼續前行的力量,用大愛義舉,余熱鄉里和社會,踐行著“鐵心跟黨一輩子”的莊嚴承諾。
(責編:孫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