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
2017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了開封三輪車夫許世杰自學英語的故事,僅一天時間就收獲6萬多個點贊、1萬多次轉發。有網友留言說:“職業并不能限定人生,勤奮必有一片天空。”
“你是我在中國最親的人”
許世杰是土生土長的開封人, 1992年,從部隊退伍的許世杰被分配到開封市注射器廠工作。沒想到三四年后工廠倒閉了。看著體弱多病的妻子和正在上學的孩子,許世杰愁得連續幾天吃不下、睡不著。文化不高、沒有技能、身高只有一米六五的許世杰,覺得自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去蹬三輪。
2003年5月5日上午,許世杰在開封火車站等活兒時,發現一位外國游客拎著包裹,連比帶畫地詢問怎樣去附近的賓館,但接連問了五六個人,都沒人回答上來。許世杰鼓足勇氣走到那位外國游客跟前,用英語問他“要去哪里”,然后把他順利地送到賓館。
辦好入住手續,這位來自瑞典的游客高興地沖著許世杰直豎大拇指:“你簡直太棒了!”第二天,這位游客還坐著許世杰的三輪車在開封四處逛了逛,臨分手時還主動和許世杰合影留念,并把這段美好旅程寫在了本子上,送給許世杰。回到瑞典以后,這位游客還給許世杰寄信,說自己“在這個文明國度里,遇到了一位可親的人”。
這件事對許世杰的觸動很大,他想到自己雖然文化不高,但讀初中時英語學得還算不錯,多次在班上拿過第一名,在部隊服役的那幾年也經常背英語單詞和語法,為什么不能再把英語撿起來好好學習一下呢?
考慮到自己的工作特點,許世杰決定先攻下《新概念英語》。于是,從那時開始,許世杰每天早晨5點起床,先讀半小時英語,出門前還得帶上幾本英語書和字典。
每天白天在外面拉活時,許世杰如果遇到自己跟游客講解時卡殼的英語單詞,會馬上找個小本子記下來,等沒活的時候翻字典去查,然后嘴里念叨幾遍。晚上回家后,他會把白天遇到的自己覺得生疏、有可能出錯的單詞,統一再記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有事沒事地找出來翻看復習,這使得他的英語詞匯量越來越多。不僅如此,已經人到中年的許世杰,還逼迫自己每天晚上用英語記筆記。
2006年3月的一天上午,許世杰在開封一家賓館門外等活時,巧遇剛從賓館出來的英國人巴里。當時巴里臉色蒼白,臉上滿是焦急地向周圍人打聽著什么,但卻沒有一個人能聽懂。許世杰趕緊走上前,問巴里是否需要幫助,巴里用英語告訴他:自己病了,要馬上去醫院。許世杰二話不說,拉上巴里一路狂奔直奔醫院。經過及時救治,巴里一周后康復出院。出院那天,許世杰還把他帶到自己家里吃了一頓熱騰騰的餃子,巴里感動地拉著許世杰的手說:“你是我在中國最親的人。”
“你是最棒的,永遠在追求進步”
那次經歷讓許世杰再次意識到,即使是像他這樣當一個蹬三輪的“板兒哥”,學好英語有時候也會有奇跡發生。而他因為英語這個特長,屢屢在外國游客需要的時候及時站出來,不僅為自己攬到了更多的活,還為提升開封“板兒哥”的形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那以后,許世杰在攬活時,主要側重為外國游客服務。他因此開始有重點地學習英語口語,并嘗試著用自己學的英語來向國外游客介紹開封的美景和歷史典故。
2005年10月,南非人格雷戈瑞來到開封,請許世杰幫忙尋找在此失散多年的親人。那幾天,許世杰用三輪車帶著格雷戈瑞,幾乎跑遍整個開封市的大街小巷,最終在當地民政局等單位的幫助下,在開封南教堂經胡同和西桐板街,找到了格雷戈瑞的親人。格雷戈瑞感動之余,在許世杰的筆記本中寫道:“你是最棒的,你永遠在追求進步,你富有激情,認識你我真的很高興。”
2006年11月的一天上午,許世杰在開封市區某景點遇到兩位外國游客,其中一人的錢包剛剛被人偷走了,但卻因為語言問題無法報警。許世杰得知后,以最快的速度載著這兩位外國游客去了附近的派出所。5個小時后,案件告破,看著失而復得的錢物,兩位外國游客開心地摟著許世杰,用英語再三夸贊他是“開封好人”。
隨著許世杰接待的外國游客數量不斷增多,他與其中的不少人成了好朋友,一些游客更是把這個“有特色的開封板兒哥”的故事,寫信、投稿給他們所在國家的報刊雜志。2011年,美國出版的《中國旅游指南》一書中,專門介紹了許世杰的故事。
“我對家鄉的感情早已根植于心了”
2011年8月的一天上午,許世杰蹬著他的人力三輪車到開封市區一家涉外賓館門口時,正好遇到一輛上海車牌的大客車,上面下來20多個來自美國的中學生。許世杰主動走過去打招呼,想跟這些孩子進行一些交流,但當時的一位領隊卻一臉不屑地問許世杰:“你一個蹬三輪的,除了‘OK還會講什么英語?”
許世杰沒有與之爭論,而是笑著問對方:“我可不可以免費給這些孩子做一次英語導游,給大家介紹一下開封的歷史和景點?”對方聽說是免費的,當即表示“可以”。就這樣,許世杰上了這輛旅游車,一路給這些美國中學生講起了他眼里的開封,和他所理解的美好。一路上,他生動的語言和風趣的講解,讓車上的20個美國中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而那位一開始根本不相信三輪車夫許世杰會說英語的上海領隊,午餐一定要拉著許世杰坐在自己身邊,連聲問他:“你的英語為什么這么好?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如今,許世杰在開封已經接待了來自美國、英國、芬蘭、瑞典、澳大利亞等國的745位外國客人。
2017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微博發布了開封三輪車夫許世杰堅持自學英語的故事,僅一天時間就收獲了6萬多個點贊、1萬多次轉發。有網友留言說:“職業并不能限定人生,勤奮必有一片天空”,還有網友留言:“這位大叔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想學,什么時候都不算晚。”
面對如潮的贊譽,許世杰相當淡定。他說,自己這樣做,純粹是出于對家鄉的熱愛。“在我眼里,開封雖然不大,但充滿了歷史的味道。北京大、上海富,還不如開封的一棵樹;奧迪車、寶馬車,比不上開封的三輪車。這里是我的家鄉,我對她的感情早就根植于心了。”
(責編:辛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