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露
[提要] 經濟發展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國家發展重心越來越偏重于低消耗、高附加值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市場中至關重要的主體——文化企業面臨著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將面對嚴峻的挑戰。本文分析四川文化企業發展及融資現狀,探討文化企業在融投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文化企業;融資;問題;建議
本文為2016年成都文理學院院級項目(項目編號:WL201602)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12月28日
一、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一)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好。四川省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地區,這里具有豐厚的文化資源,同時也是長江上游地區的文明發源地。自從1978年以來,四川省便迎來了文化發展的春天,同時文化環境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從2003年開始,四川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大產業促大發展、大企業帶大產業”的發展思路,主要在于提升文化集團的骨干發展,全面推進四川文化的發展。四川省委所提出來的文化發展思路,有效地推進了四川文化的復興,使四川文化的發展得到了質的飛躍。不但使四川文化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且經濟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為四川文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四川省共投資21,049.2億元用于文化產業發展,相比上一年增長16.7%。近幾年,四川省對文化產業的生產力資源投入力度大、政策支持力度大,給文化產業和文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快速。四川省統計局在2015年的1月份召開了全省經濟發展態勢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4年四川省生產總值達到了28,536.7億元,上升了8.5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增長了10,486.2億元,同比增長8.8個百分點。伴隨著文化市場的發展,四川省將會進入文化強省的范圍。在2012年,四川省相關的文化企業實現了839.5億元的收入增收,相比較2011年來說提升了8.31%,是當時全省GDP收入的3.25%,高出國內平均水平0.04%,排在全國GDP排行榜的第十位。省內文化企業共有23,174個,共有46萬從業人員,總資產達到5,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了30個百分點,主要經營收入3,400億元,同比提升36個百分點。到2016年底,四川省多個文化示范區建成,有效地填補了四川省內國家級文化示范區的空白。
二、四川省文化企業融資現狀
四川省是我國文化大省,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多民族聚集區,從而也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文化特征,傳承至今的巴蜀文化就是其主要的文化。四川文化的發展特別吸引相關的產業,并且為資金的注入奠定了基礎。強大的資金支持奠定了四川文化發展的基礎,使得地區GDP逐年增長,并且逐漸地成為省內經濟增長的重點。
四川省已經形成了規模的文化融投資系統,文化產業的融資格局也在進一步的發展。文化要素是最主要的市場資本,同時人才市場以及版權市場都在不斷的完善,文化資源正在與社會資本以及金融資本相連接,另外文化企業的融投資主體受阻的局面也將會徹底的打破。文化市場的制度改革在不斷推進,文化企業和文化事業被區分,還有一些民營以及外資企業的漸入發展,改變了國有企業壟斷文化市場的地位,四川省的文化市場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國有企業為主,多樣化的發展格局。
雖然四川文化產業正蓬勃發展,但是由于文化企業普遍規模不大,市場競爭力明顯不足,在資本市場上仍然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普遍存在融資困難的問題。
三、四川省文化企業融資存在的障礙
(一)銀行借貸條件嚴苛。四川省文化企業的一些重點項目雖然得到了銀行貸款支持,但是這部分貸款主要偏向于傳統的貸款模式,規模較小,一些新的貸款方式如版權質押、股權質押等仍然優待探索嘗試。如果向銀行借貸,必須提供有效的質押。土地、設備等有形的固定資產才是銀行認可的有效質押,這對于以無形資產為主的資產結構輕型化的文化產業無疑是一種阻礙。不僅如此,文化產業還存在社會效益高而經濟效益差的問題。這使得一些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的大型文化項目建成后社會效益大,經濟效益不夠明顯。這與以盈利性為目的的商業銀行之間存在矛盾,造成銀行從自身營利效益方面出發而難以放貸。
(二)直接融資規模小。從當前四川省文化產業的直接融資狀況來看,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小。目前,僅有三家上市文化企業,另外省內還沒有出現以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的企業。四川省文化產業的發展資金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政府直接撥款進行建設;二是專項資金。另外,也有嘗試項目補助和貸款貼息等方式的,不過總體上來說,這種次數相對比較少。同時,資金的用途具有明確性,專項用于有關文化設施的建設等。一些非公有文化單位只能依靠自身的累積或者是銀行貸款來進行發展,同時省內的創作型單位相對來說比較少,雖然一些以文化產品謀生的企業較多,但其成長空間有限。
(三)文化企業對民間資本缺少吸引力。近幾年,四川省文化融投資的發展渠道不斷增多,不過依然和其他的行業有著很大的差距。融投資的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單調,其實絕大多數的產業融資都是比較適合四川省文化產業的發展,比如說一些融資項目的租賃、杠桿兼并以及項目融資等等。文化產業對于其他的行業來說,是一項高回報、高投入的項目,而這種客觀的投資回報也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目光,不過因為前期投資大以及不確定的回報讓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以四川省動漫游戲行業為例,從動漫創意設計到最終投入生產制作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且投資回報時間長、市場需求不確定,給投資帶來較大的風險,基于此,很難吸引到投資者的青睞。
四、有效解決四川省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一)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文化企業作為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引導下具備持續經營和規范管理的能力,并且還要能夠獨立的承擔風險,擁有投融資的能力,成為市場運營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主體。當前,四川省文化企業分布比較散亂,集聚效應不明顯,這就很容易造成規模的無效性,從而形成投入要素的浪費。四川省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優秀的文化創意,要使四川省轉變為文化產業就需要進行許多環節的改變,而在這些環節中技術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針對各個環節的管理也是需要依靠技術才能完成的。想要提高企業的營運效率和提高企業的收益,就要求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推動文化企業的技術創新,并且還要制定先進的管理理念,以便重新地整合企業內部資源,還為了加快文化內容與技術的無縫銜接,就要在生產、經營、組織方式等方面作出變革,從而提高文化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度。endprint
(二)增加新型的融資貸款方式。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主要還是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支持和相關部門的引導。但是金融機構對于文化產業的幫助和支持也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金融機構擁有豐富的融資經驗掌握眾多可靠資源,具備專業的投資融資知識,對于一些相關的制度和規定較為熟悉,這樣就可以在各個方面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最全面的服務,擬定出合理合適的發展計劃,培育出更多的文化企業,選擇出科學的融資渠道,并找到合適的投資者,幫助文化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從當前的這些融資情況來看,四川當地一些文化企業的發展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向銀行貸款進行融資,所以要想更快地發展文化產業還需要進一步嘗試和推廣一些較為靈活的、創新的抵押質押方式(如版權、專利權、文化項目合同等一系列新興抵押方式)。對于文化金融體系內的其他主體還需要進一步發展,應該更加鼓勵和支持一些新興的金融機構采取多樣化的方式踴躍地加入到文化產業的發展中來,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目前,四川省文化產業的發展來看,政府的財政支持是其發展的重要來源,為其整個發展階段提供了強大的推力。但是四川省文化產業并沒有得到較快發展,更嚴重的是四川省政府對文化產業的財政投入出現了冗余現象。這就表明政府的投入沒有被合理利用造成很大一部分資源浪費。所以,這就告誡政府在以后的財政投入中要注意調整投資方式,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資融資,扮演好服務型政府的角色。一方面要給予文化產業基地和基礎設施項目更多的支持和服務,引導好重點行業,尤其是其中的重點項目。減少干涉,遵循市場規則,支持方式盡量以少量投資和文化產業專項資金為主。還要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在對文化體制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四川省政府應該把文化項目的支出納入到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的預算中,預留出足夠的資金,再通過一些其他的投資方式進行輔助建立起長久的政府投資機制,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和引導。
(四)加快創新融資手段。要想應對文化企業投資融資過程中的種種突發問題,就必須降低對文化企業的投資融資成本,對于一些創新的融資方式進行鼓勵和支持。資本市場在文化企業的發展和創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國際形式來看世界各國的文化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資本市場。所以在文化企業的創新發展過程中應該不斷地開發資本市場,降低市場融資的同時,鼓勵創新型融資方式,這樣就能從根本上解決文化企業投資融資問題。借鑒上海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所采取的諸如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貸款保證保險,以解決文化企業在銀行借貸時存在的信用風險問題,轉嫁銀行對企業貸款的風險。
總的來說,四川省文化企業具有較好的市場以及發展前景,但這一點必須是建立在文化企業具有好的融資途徑之上的。所以,文化企業應從自身、銀行、政府以及創新幾個方面解決好融資問題,從而促進四川省文化產業的更好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杜曉燕.美國財政政策對文化產業投融資的支持探析[J].財稅縱橫,2011.8.
[2]陳麗萍,王霄沖.文化產業資本支持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業經濟,2013.5.
[3]劉宗鑫.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驅動機制與競爭力評價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