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星+賈宏雅
摘要:2017年11月初,中國比特幣市場全部關閉。但關于比特幣的爭議,卻一直沒有停止。比特幣的出現,不僅迎合了人們的對穩定比值、財富保值的需求,也引起了學者們關于去中心化貨幣應用的討論。本文通過介紹比特幣,分析了比特幣狂熱浪潮出現的原因、現狀和問題,最后提出展望。
關鍵詞:比特幣;去中心化;發展趨勢
一、引言
比特幣,2008年,由化名“中本聰”神秘的專家提出的概念,與美國次貸危機同時產生,并在同一時間,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它不依賴于中央銀行,是一種電子貨幣---經過一個密碼編碼器,中間進行了大量的復雜的加密的算法的計算。這種電子貨幣,不僅流通安全性高,還可以換取實物。它具有以下幾點特征:去中心化—沒有貨幣發行中心,可以避免政府的強制性通貨膨脹;總量有限—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枚;交易匿名;交易費低廉、交易過程透明。
許多學者認為,金融體系是有缺陷的,而這一缺陷將導致更多的金融動蕩。這個時候,比特幣的出現,使人們看到了經濟的“避險天堂”。如何應對通貨膨脹?既然通貨膨脹是由中央銀行干涉貨幣的發行量與流通幣值引起的,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做到中央銀行等中心機構不再發行貨幣?是否可以繞開記賬中心,在貨幣交易過程中,不受銀行或結算機構等第三方的幫助與監管?人們似乎從去中心化貨幣系統中看到了希望。為了解決貨幣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建立一個自由市場貨幣。總量固定的比特幣為人們提供一條出路。
二、比特幣發展現狀
經過幾年的發展,比特幣的貨幣屬性目前已經被幾個國家批準認同了。但更多的國家卻專門發表了聲明或者出臺了相關的法律,認為比特幣不是貨幣,并且認定比特幣為一種合法的商品和投資品。從貨幣的本質來看,即使比特幣符合傳統的貨幣五大職能,但由于缺乏普及性、穩定性和清償性,只能認定比特幣的本質是商品,而不是貨幣。因此比特幣距離成為真正的去中心化貨幣的目標還差的很遠。
比特幣的發展離不開人們的投機心理。比特幣的稀有性,以及投機者的炒作,導致人們不斷加強了對比特幣的認同感。中本聰的原意是創建一種不信任的第三方基礎的政黨制度—即去中心化貨幣。但金融業人士從中看到了商機。比特幣的商業價值被不斷的挖掘,而比特幣的價值也隨著時間推移大幅波動中螺旋上升。從最初的1比特幣兌換0.5美元,再到2013年最高到達1比特幣兌換1189美元,其漲幅何止成千上萬倍。但很快,央行出臺關于比特幣通知,價格瞬間回落,給投資者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1)提供投資標的,成為新型投資品
比特幣交易量小,投資起點低,但由于其整體數量有上限,導致比特幣不會受到通發的擾動。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的投資價值在不斷提升,成為了一種全新的金融理財產品。另一方面,比特幣的出現,也對應產生了一些周邊行業,如:比特幣基礎設施企業所能提供的服務或未來前景--支付處理、挖礦、金融服務等。大量著名的風投公司、基金或者個人,也看到了新的投資行業,產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資金在不斷流入比特幣相關行業。
(2)金融創新—去中心化嘗試
比特幣的出現,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的嘗試。如果沒有了貨幣當局,貨幣系統是否會按照經濟運行規律自發增長貨幣,不再產生通貨膨脹的因素?中心化的貨幣體系下,政府具備貨幣發行權,當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商品供給量增多時,為了避免通貨膨脹,貨幣的供給量也應當按一定的比例增加--用來匹配商品供給的增加。但當出現社會經濟問題時,貨幣當局往往采用印鈔的方式去解決,但這只會讓過多的價格去追逐較少的商品,以至于產生嚴重的后果,并不能解決實質問題。例如經濟不景氣時,可能是收入分配差距大,抑或生活成本高,但只是一味的去印鈔,被迫制造虛假繁榮,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同時,貨幣的發行只是國家或者貨幣當局對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卻不能創造社會價值。
三、比特幣問題
對于比特幣的認識,諸多學者的意見不一。尤其在能否代表去中心化貨幣方面更是思路不一。除此之外,比特幣的產生,由于其相關網絡技術和商業環境并不是十分成熟,更引發了一些問題。
(1)會造成“通貨緊縮漩渦”
通貨緊縮,指持續、普遍物價下降,是經濟衰退的貨幣表現。比特幣自己的算法具有2100萬上限的制約,不能產生更多的比特幣。隨著比特幣的升值,人們不再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他們將比特幣持有在手上,從而減弱了比特幣的流通量,進而導致比特幣流動性減弱。此時,比特幣退出流通領域,不再發揮貨幣職能。比特幣的價格上漲,引起人們瘋狂購買持有,導致比特幣價格更高,這就是“通貨膨脹漩渦”。
所以長期來看,比特幣總量固定,固然可以避免通貨膨脹,但卻與經濟發展規律不相適應。從另一方面考慮,貨幣的價值在于流通。比特幣的失敗在于,其算法只能導致通縮,這一屬性使得它不能真正地被當作貨幣,而是只能用來投機。貨幣的價值增值并不能持久的流通,因為人們傾向于把它儲存起來;價格持續貶值的貨幣也不能持久的流通,因為人們傾向于把它賣出去。比特幣的升值速度很快,這也注定比特幣不能承擔長期主流貨幣的重任。
所以,比特幣無法作為真正的貨幣,總量會逐漸增加到固定數量的比特幣,跟不上經濟的發展,從現實角度考慮,貨幣需要隨著經濟發展而增長,即必須保持保值甚至是貶值,如果這樣的貨幣成為了真正的貨幣,只會導致通貨緊縮,從而抑制消費,社會資料難以流動,缺乏活力。
(2)投機問題嚴重
去中心化貨幣的理想進化之路,是以比特幣為起點,在價格穩定的前提下,執行數字貨幣職能,進而使比特幣的貨幣身份得到肯定。
與中本聰的初衷相反的是,比特幣離去中心化貨幣--法定貨幣替代物的的道路越來越遠。在瘋狂炒作中,更多的人更傾向于關注比特幣的投機屬性,現實如此,與其說是數字貨幣的嘗試,倒不如說是一種新的、炙手可熱的投資品,這就降低了比特幣作為未來全球貨幣發展的可能性。
(3)非法用途
比特幣的設計理念極為超前,其算法的先進性擁有信用貨幣不能媲美的優點。但不可否認的是,比特幣也有很大的問題。一方面是沒有任何機構對比特幣進行監督,安全性不夠。另一方面是從比特幣的特性來看,比特幣不僅交易匿名化,而且全球通兌,也就是說,比特幣不受第三方監管,還不用納稅,交易成本又低,這就使得比特幣脫離了法律監管,會被用到一些非法活動中去,為不法分子多提供了一種犯罪通道。比如黑市洗錢、網上賭博、官員隱藏財產、跨境轉移資產等,從而產生很大的法律風險。
四、結語
首先,比特幣作為新生事物,其技術水平具有很強的創新性,我們可以將比特幣與金融經濟聯系起來,實現信息經濟。其次,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比如投資機會少之類的,為了規避比特幣市場上人們進行盲目的投機,政府選擇拓寬民間資本投資也十分重要。還有,比特幣技術安全問題也需要解決。保護比特幣的發展空間,規范比特幣的發展道路,盡快修改與擴充涉及比特幣的法律法規,建立比特幣的發行備案,都是比特幣的健康成長所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超,《新型比特幣比特幣的發展現狀及其對現實經濟和金融影響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3第5期
[2]吳洪,方引青,張瑩《瘋狂的數字化貨幣—比特幣的性質與啟示》 [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第3期
[3]李鈞,長鋏《比特幣:一個虛幻而真實的世界》[M]中信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王星星(1992—),河北石家莊人,山西財經大學2016(金融學)學術碩士研究生
賈宏雅(1992—),河北石家莊人,山西財經大學2016(金融學)學術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