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素素



它,穩坐食物屆半壁江山
羊肉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到底有多重要?你看“鮮”這個字,“羊”就占去了半壁江山,不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被眾人推崇,尤其是冬天,溫胃御寒,必食!
寒意漸濃,正是吃羊肉驅寒養身的好時節,尤其是對于脾胃虛寒或是手腳冰涼的畏寒人群,更該適時地吃些羊肉暖暖身。
各地地理條件、養殖環境、氣候溫度等差異,使得不同地域的羊肉口感、味道也各有千秋。通常來說,羊肉分為山羊肉和綿羊肉兩種,山羊肉膻味較重,肉色暗紅,肉質堅實,肌肉纖維細軟,肌肉間夾雜少量脂肪,紅白相間呈大理石紋路;綿羊肉膻味較輕,肉色較紅,肉質松軟,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
從南到北,羊肉串一統天下
新疆的羊肉可能是全國最有名的,肥嫩鮮美,幾乎沒有膻味。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大尾羊、巴什拜羊、多浪羊、美利奴羊等都是優質綿羊品種。由此誕生的新疆羊肉串早已成為全中國公認的羊肉屆頭把交椅,人氣爆棚,更無淡旺季之分。 “走啊,擼串兒去!”這里的“串兒”就是以羊肉串為代表的一系列烤串了。
碼鹽稍腌,將腿部的嫩肉和尾部肥厚的羊油切塊,肥瘦相間著穿插到木釬或鐵釬上,烤得外焦里嫩,濃郁入味。這時候,辣椒面和孜然倒顯得不那么重要了,肉好就夠啊!總之不能少了肥肉,無限地滋味都在里面呢!
講究的涮羊肉和羊蝎子
涮羊肉講究“端坐銅鍋炭火,清水一盞,蔥姜二三”。調料同樣講究,芝麻醬、麻油、腐乳、辣椒油、花椒油、醋、香菜、韭菜花等任君選擇。重中之重當然是羊肉,首先得通過“立盤”和“干盤”的考驗。“立盤”是指羊肉裝盤后可立盤不掉,“干盤”則是指羊肉吃完盤里無血水。中間檢驗,自然是涮羊肉的口感,最忌諱“冰凍羊肉”的松弛口感。
除了涮羊肉,羊蝎子火鍋也是人們極為推崇的冬季必吃美食。羊蝎子是羊的大脊梁骨,從頸項到尾尖,因形如蝎子而得名。羊蝎子低脂肪、低熱量,蛋白質含量卻很高,是冬日滋補美味。整條羊蝎子與羊棒骨一起用大鍋燜煮,為了祛除膻味,茴香、草果、丁香、桂皮等大料也是少不了的。別光顧著啃骨頭,還有外圍那厚實酥爛的肉,不過最講究的還屬吸掉骨頭里的骨髓,那才是真正的大功告成,讓你知道什么叫過癮!
江南之最:藏書羊肉
在江南一帶,最負盛名的當屬蘇州藏書羊肉。藏書羊肉起源于明清時期,選用的是蘇州西郊藏書鎮農家放養的山羊(兩歲左右的公羊為佳),肉質鮮嫩細膩,加上獨特的加工方法,完全沒有羊膻味。如今,藏書羊肉已經成為一個響當當的美食產業,發展出幾十道羊肉菜式,但主推的還是“白湯羊肉”,以湯色乳白、香氣濃郁、肉酥而不爛、鮮而不膩、常食不厭而深受食客青睞。
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吃羊
家常暖身菜:蘿卜燉羊肉
這道家常菜最大的特色就是羊肉和蘿卜都燉得酥爛,蘿卜充分吸收羊肉的鮮,羊肉則因蘿卜和各種香料變得清香,味甘而不膩。冬天吃這道菜,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原 料:羊 肉 500 克,白蘿卜1 根,紅棗、老姜、大 蔥、八 角、大蒜、小茴香、香葉、桂皮、陳皮、油、料酒、老抽、冰糖各適量。
做法:
1 羊肉洗凈剁成麻將塊,放入滾水中,加入料酒、八角汆燙幾分鐘,撈出洗凈;白蘿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紅棗洗凈,備用;
2 鍋中放油,燒至六成熱,轉小火,放入姜片、蔥段、八角、大蒜、小茴香、香葉、桂皮、冰糖,炒香;
3 倒入羊肉塊煸炒,加入陳皮、老抽,煸炒上色,倒入適量開水(以稍沒過羊肉為宜),大火煮開,轉小火燉 90 分鐘;
4 放入白蘿卜塊、紅棗,繼續燉至酥爛即成。
養身藥膳:淮杞羊肉湯
藥補不如食補,羊肉本身是溫補食材,可以祛除體內濕氣,加入補氣的食材不僅能改善羊肉的膻味,還能帶給你和家人一個溫暖的冬日。
原料:羊腿肉 800 克,淮山 20 克,枸杞 10 克,當歸 10 克,黨參、紅棗、桂圓肉、生姜、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
1 羊腿肉洗凈,切成大塊,沸水汆煮約 5 分鐘,撈出,洗凈;當歸、淮山、枸杞、黨參、桂圓肉、紅棗洗凈,瀝干水分,備用;
2 將羊腿肉、淮山、枸杞、當歸、黨參、紅棗、桂圓肉、生姜一起放入砂煲中,烹入料酒,倒入開水,浸沒食材;大火煮沸,轉小火煲煮 100 分鐘;加鹽調味,即成。
異域風情:摩洛哥燜羊肉
這是摩洛哥家庭中用來搭配面包一起吃的家常菜,如果再配上摩洛哥的國民飲料——薄荷茶,相信會給你帶來非同一般的感受。
原料:肩部帶骨的羊肉 500 克,洋蔥1個,西紅柿 2 個,土豆 2 個,胡蘿卜2根,豌豆250克,香菜葉60克,橄欖油、咖喱(味道較柔和的)、黑胡椒、姜粉、鹽各適量。
做法:
1 洋蔥切條,香菜葉切碎,西紅柿去芯切塊,土豆煮熟切塊;胡蘿卜沿長邊切半,去掉中間的梗,備用;
2 鍋中倒入橄欖油,油熱后放入羊肉、洋蔥、香菜,加入咖喱、姜粉、現磨的黑胡椒,翻炒5分鐘,加鹽調味;加蓋,中火燜40分鐘,放入西紅柿,燜15分鐘;
3 鍋中放入胡蘿卜、土豆,加少許水,燜 20 分鐘;放入豌豆,燜5分鐘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