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園,季蘭芳,黃利全,鄭淑鳳
(1.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17;2.金華市人民醫院,浙江 金華 321000)
當今職業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符合企業上崗要求的操作能力,更要培養其完成綜合性工作的職業能力。護理綜合實訓是在這一背景下,整合了基礎護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救及重癥監護等基本操作技能的一門跨學科、多層次、綜合性的實訓課程。
護理綜合實訓主要在實訓室進行,邊教邊學邊做,在教學中常常存在以下問題:(1)操作技能適合邊觀看邊練習,有時需要教師反復多次演示,但由于課時限制及師資配備等原因,出現演示和指導次數不足等問題,而教師多次演示又會減少學生練習時間。(2)在實訓課上,學生往往只來得及完成基礎性、模仿性的項目操作,要達到規范熟練的程度或完成一些有創意有難度的實驗,就需要在課后反復實踐練習。但是,在課后操作練習中,學生很容易忘記操作細節,又得不到教師的及時指導,無法保證操作的規范性。
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專兼結合實施教學,進行護理綜合實訓網絡平臺的構建與應用。充分體現“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教學理念,強調實踐性教學、強化技能培養,對提升實訓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微視頻、課件可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實訓、課后練習、實訓后反思時反復觀看與模仿,為自主學習提供了隨時隨處可學的環境,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習動力,達到了“愛學、樂學”的目的。
微視頻與傳統實訓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開展“教、學、做、評”一體化的教學活動,真正實現教學重心從“教”向“學”的轉變,教學模式從“教師傳授”向“自主學習”的轉變,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能力。
護理綜合實訓課程內容多而復雜,要求學生聯系臨床實踐記憶各種知識點。傳統課堂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融合傳統教學和在線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優化教學過程,符合當前教育教學改革趨勢。因此,構建數字化教學平臺,實施混合式教學勢在必行。
微信公眾平臺具有建設維護方便、傳播功能強大、閱讀方便等特點。(1)由課程組長注冊護理綜合實訓微信公眾號,在備課過程中針對特定知識點錄制相應視頻,發布到微信公眾號,并利用群發消息功能、關鍵詞自動回復功能將知識點與案例進行分類管理。(2)授課教師建立微信群,邀請學生加入微信群并關注護理綜合實訓微信公眾號。(3)教師在授課前一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章節視頻、案例及知識點,并布置作業;在課堂理論知識講授過程中再次提出案例,通過隨機提問方式檢驗學生對案例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盡量發揮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周在固定時間利用微信群與學生進行交流、答疑,每章節結束利用網絡考試系統進行在線測試。(4)學生在需要時可隨時在微信公眾平臺發送關鍵詞獲取相應知識。微信公眾號具有多種消息發送方式,可通過一對多、一對一交流和關鍵詞自動回復等方式,解答學生學習中遇到的相關問題。
本課程的主要特色是課程建設與實施由學校教師、臨床一線骨干護士全程參與,校企合作緊密,工學結合充分,學校專任教師與臨床兼職教師優勢互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臨床護理飛速發展,根據臨床真實場景拍攝關于最新護理技術的視頻,由護士長或總帶教教師示教,床邊教學,專業拍攝,專業剪輯制作。根據臨床護理工作情景設置教學內容,拍攝入院護理、晨間護理、壓瘡防治、降溫護理、管飼護理、排尿護理、排便護理、用氧護理、排痰護理、藥物過敏試驗及各種注射、靜脈輸液、靜脈輸血、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急性肺水腫的搶救、出院護理共15個教學視頻。學生在課堂上邊看邊學,易學易懂。對于有難度的操作,不需要教師反復示教,學生自己查看相關視頻資源就能實現個性化學習。
由6位專任教師和5位兼職教師組成主講教師團隊,共制作教學微課56個,在線測試題目208道,在線閱讀材料56份,綜合病例分析15題。資源準備好后,根據授課計劃按單元發布微課及其他資源。慕課平臺的欄目包括課件、公告、討論、筆記等,慕課共分15個項目,每個項目根據臨床工作過程分成若干個場景,如靜脈輸液包括藥液配制、靜脈穿刺、更換液體、故障排除和拔針處置5個場景。開課后,每周在慕課平臺發布公告,課件中包括PPT和視頻,每個項目可以組織討論。
微信公眾平臺具有建設維護方便、傳播功能強大、閱讀方便等特點[1]。教師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概念講解和操作演示,實現了備課及教學的數字化,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但上傳視頻時需要壓縮,導致視頻清晰度欠佳。
公開課適用人群廣泛,除在校學生外,還可以應用于護生實習期間溫習、入職護士崗前培訓、臨床執業(助理)醫師技能培訓等。但是公開課視頻時長30分鐘以上,觀看者不容易堅持。
慕課由于學習方式多樣、時間安排靈活、互動性強,并能夠實現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高校的關注[2-3]。本課程的慕課非常適合初學者預習、復習、師生互動、在線討論等。視頻清晰度好,時長短,強調細節,便于學生掌握。此外,作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也適合助產、臨床等專業學生學習,同時對剛工作的護士也起到非常好的指導作用。
由微信公眾號、公開課、慕課構成護理綜合實訓課程網絡平臺體系,給學生線上學習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基于網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因此,如何充分發揮各平臺的功能,實現優勢互補,將是本課程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我們將繼續努力,在護理課程信息化建設中不斷探索,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