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文璞(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基礎教學部 遼寧 大連 116023)
起源于貴族運動的網球在歐美發達國家有著極高的普及率,其時尚流行、健康休閑和高雅優美的特點受到青年男女的格外青睞。以李娜為代表的我國網球運動員不斷在國際賽事取得優異成績進一步促進了國內的網球熱,網球運動以其獨具的特有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風靡全國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網球課程。在國外發達國家高校,網球運動非常普及,為四大網球賽事培養了許多后備人才。和國外相比,我國高校網球運動發展面臨瓶頸,存在場地缺乏、學生裝備購買能力差、活動時間少、教學效果不明顯等問題,為了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長期鍛煉習慣,激發學生網球興趣,改變“教師演示,學生站看”的局面,網球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本文調查了38所高校,其中37所開設網球課程,在訪談中還發現,國內本科院校開設網球課程的普及率很高,學生對網球運動的熱愛也正逐漸趕超乒乓球。在有體育學院的學校中開設專修或者普修課程,在沒有體育學院的學校中開設公共課。對學生的調查發現,15%的學生存在想選網球課而選不上的情況,而學校開設網球課普遍受到場館、設施和師資等方面的限制。尤其是民辦院校的經費捉襟見肘,只能把體育教學視為弱勢學科,有些重視體育的院校也優先發展節約型課程,網球對場地要求較高,所以學校不愿意花費大量經費或者專門劃撥經費進行建設。
在38所高校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青年教師的比例逐漸增加,40以下的教師占到67%,并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其中男性教師占到74%,女性教師占到26%。網球教師呈現出高學歷的特征,碩士學歷的教師數量明顯高于本科學歷的教師,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占到80%以上,這種情況同樣存在于職稱當中,高職稱教師的比例較高,這也側面說明了高校網球教師穩定性較高。網球是專業性較高的運動,其技能要求較高,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有36%的教師技能水平較差,很多理論知識相對陳舊,教學理念保守,所以在教學中學歷和年輕化的優勢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第一,目前高校教學目標越發清晰,以學生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提高學生體質,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在參與過程中體驗運動樂趣等方向。這和我國的全民健身戰略相符,也符合現代體育教育的發展目標,即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第二,在教學大綱上,各個學校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規劃,以實現掌握技戰術、鍛煉意志、強化體質、建立終身鍛煉能力的目標。而在課程設置、組織活動和考核評價方面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都是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相結合,由于缺乏規范化管理,造成教學的隨意性較大。第三,在教材建設上,各個學校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編寫教材,調查中37%的教師在教學中不適用教學,以做技術演示和學習練習為主。第四,在教學課時上,學時在30多個課時左右,有些學校授課時間不足20學時,總體來說學時較少,而且相關活動組織較少,不能滿足學生參加網球運動和掌握技能的需求。第五,在教學方法上,以“教”和“學”為主,主要包括語言類的講解法、動作類的示范法以及非常傳統的分解練習法等,缺乏創新性,教學時間浪費較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最后在教學評價上,缺乏對學生主動學習動機的評價,一般學生只要按時上課,應付教學,就能順利通過考試。
首先,國內高校普遍存在一種缺乏重視體育教育的觀念,一方面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將體育視為簡單的運動,另一方面學校在教學壓力上較重,尤其是許多民辦院校重視專業學科建設,而忽視體育教育。第二,健康第一的觀念沒有貫徹,目前高校網球課程以教授技術、動作要領為主,而缺乏健康運動教學的意識。第三,沒有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雖然網球課程以讓學生掌握網球技能為目的,但是忽視培養學生樂于參加網球運動的熱情,沒有培養學生經常參與網球運動的習慣。第四,在教學上缺乏興趣培養意識,在教學中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和能動性,許多教師還靠點名來確保學生不缺席課程,而不是充分發揮網球的健身和娛樂功能。第五,忽視文化導入功能,沒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良好道德、意志品質的形成,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
首先,學校場地明顯不足,網球是一個需要較大場地的項目,而目前學校網球場建設明顯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導致了學生在課上沒有充足的場地進行練習,而在課下也缺乏場地訓練和競賽。其次場地受到環境影響較大,目前高校網球場地以室外為主,受到雨雪天氣影響,而在場館安排和時間布局上也存在不足。第三裝備不足,目前許多高校的網球課程需要自己購買球拍等裝備,這就加大了學生的經濟負擔。第四,場館配套設施不足,在室外場地進行練習的時候,學生往往會因為技術不成熟造成網球飛入草叢等區域,學生還要花很多時間找球,這樣無疑會降低練習效率。
第一,教師缺乏運用新教學方法組織教學的能力,教學上以單純演示為主,學生訓練時間不足,訓練中以小組形式居多,經常出現少數人練,多數人看的局面。第二,在技術要領上缺乏創新教學,比如利用網絡媒體等方式。第三,教材體系不完善,缺乏相關標準,沒有實現健康第一的原則,對技能培養也缺乏明確的要求,特別是缺乏對運動損傷和安全內容的編制,缺乏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各個階段里教學內容的適用性與各階段間的相互銜接,教材枯燥而千篇一律,難易程度與學生的體育需求脫節。第四,在教學中缺乏互動,教學任務沒有體現教學目標,網球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體現出來。第五,缺乏課外競賽和活動體系,沒有積極組織活動來提高網球運動的參與性。
第一,在考評上以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為主,平時成績靠點名,考試流程也不夠嚴格,由于體育學科的特點,教師也不想太多為難學生,導致技戰術培養效果較差。第二,考核評價沒有與技能掌握程度、課外比賽成績、職業道德風尚和終身運動培養相結合。第三,沒有針對學生的不同基礎,建立層次化的評價體系,缺乏對教學效果滿意度的評價。第四,對教師的評價體系不完善,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效果、賽事成果學生滿意度方面指標缺乏量化,教師缺乏動力。
首先要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在教學中結合健康休閑的知識,確保學生能夠掌握網球技能,在掌握技術要領的基礎上,自覺進行健康鍛煉。學校要鼓勵學生進行網球運動,積極參與鍛煉,提高健康意識,以提升身體素質為目標。其次要強化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在政策層面加強體育課程建設,將體育課程上升到新的高度,提升我國高校體育課建設的水平。體育主管部門和領導要利用文件、互聯網和其他媒體,做好網球基本知識的宣傳工作,通過各種途徑高校學生對網球項目及課程的認知水平。學校要充分利用廣播站、校園網、宣傳欄、社交媒體等方式傳播體育鍛煉和網球知識,營造良好的體育校園氛圍。第三,要確保學生掌握網球技能,并且建立對網球運動的熱情,教學中可以充分打造各種場景,構建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和價值觀,保證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繼續從事網球運動。第四,激發學生學習網球的興趣,比如多宣傳我國網球在國際賽事的成就,鼓勵學生觀看網球比賽,尤其是在教學中多發揮網球的娛樂功能,比如組織男女雙打等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提高網球技能,學生為了不在男女同學面前丟臉,自然會努力訓練。第五,要強加文化建設,將網球文化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道德素養和團隊精神,建立榮譽感。
首先學校要加大網球場館建設,減少無效用地的建設,增加體育用地,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網球教學和訓練場所。第二,要進行多功能場館的建設,提高場館利用率,在教學中要利用場地的空間優勢,合理規劃出多個臨時場地進行訓練,確保學生都能有充足的訓練環境,比如在場地不足的時候鼓勵學生面對網球墻進行訓練。第三要確保學生裝備充足,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球拍等裝備,確保練習用球的不間斷,在訓練階段可以建立球童制度,那些比賽輸了的學生要充當球童,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第四,可以通過網球賽事對外拉贊助的方式,提升場館建設水平,增加經費來源,確保設備更新和管理。第五,鼓勵學生進行場館設施維護和管理,一方面提高場館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建立對網球運動的熱情。
第一,增加教學互動,以學生為主體,改變過去單一示范演示教學法,以小組賽為主要方式,以男女混合雙打小組為單位,建立班級比賽制度,在內部比賽中增加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自我學習意識。第二,課堂教學增加比賽和練習,技術要領等方面可以通過網絡媒體、現代技術教育等新的教學方式進行。第三,完善教材編寫,增強教材的趣味性,教材中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多開發網絡教材等靈活形式。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運動需求,根據網球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要求,編寫內容實用,結構體系科學合理的網球課程教材。第四,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在網球比賽中多組織娛樂性活動。最后,要發揮課外網球賽事,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技戰術能力,增加網球運動的機會。
第一,將比賽成績和考評相結合,比如在校級比賽和班級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學生予以適當加分,在平時表現中具有良好體育道德風尚和網球素養的學生適當加分,對平時課堂表現中積極主動的學生予以加分。第二,針對學生技戰術掌握和進步程度進行層次化考評,考核和教學效果與滿意度結合。第三,加大對教師的考慮力度,比如學生體質提升、比賽成績、教學水平等方面建立量化指標。
針對當前高校網球教學存在的問題要革新教學觀念、加大場館和設備利用率、創新教學方法、完善考評體系,以滿足不同技術層次學生對網球學習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