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松(云南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650091)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質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人們開始越發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健美健身產業隨之迅速興起。2014年10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更是將全民健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預測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整體規模將會達到甚至超過5萬億元,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出不容忽視的作用。結合社會實踐,相關部門和機構應該做好必要的研究,從理論層面加以完善,在推動健美健身產業發展的同時,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與創業機會。
健美健身產業的發展主要是依托于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從目前來看,其發展主要體現出幾個明顯趨勢,一是智能化,配合相應的智能終端設備,用戶能夠查看自身的各項數據,通過數據監測,用戶的健身會更有成就感,也可以幫助用戶找出最為合適的健身方法;二是大數據,大數據視角下,健美健身產業能夠通過對大數據的利用,開發相應的APP,實現對于用戶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三是專業化,“全民健身”背景下,健身器材的類型越發多樣化,其價格也開始逐漸下降,加上無器械健身的流行,傳統健身房的必要性不斷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健身房想要確保自身的穩定發展,就必須實現專業化,確保服務的精準推送,更好地滿足不同人群的健美健身需求。
為了對健美健身產業中的就業與創業情況進行研究和分析,對國內外相關的健美健身書籍進行了檢索,并在互聯網上檢索對應關鍵詞,收集相應的數據信息。同時,到一些大型健美健身俱樂部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配合相應的問卷調查,分析行業內的實際情況,為后續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持。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35-49歲的成年人群體中,超過80%處于亞健康狀態,只有不到8%的人會定期參與體育鍛煉。另外,我國規模較大的健身俱樂部數量不足5000,會員數量2000萬左右,換言之,選擇在健身房健身的比例約為1/1000000,相比較部分歐美國家的1/10000,差距達到了100倍,過低的健身人口比例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健美健身產業的發展。
不過,在經濟發展帶動下,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消費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健身房作為健身場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健美健身產業的良性發展。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我國18-50歲人群對于運動產品存在消費需求的人數已經超過5億,假設其每周進行兩次,每次3min以上的體育運動,則體育活動體量將數以億計,這樣必然會引發全方位的體育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就目前來看,我國健美健身產業依然處于發展初期,行業門檻相對較低,為相關企業的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調查顯示,在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商業健身企業獲得的利潤回報可以達到38%左右,而在我國即便是中高端健身俱樂部,利潤回報空間也在20%左右,很少能夠超過30%,而且想要將理論回報提高到20%以上,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可靠的條件、高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成本控制。
另外,國家統計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體規模達到1.7萬億,同比增長38.4%,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0.8%,體育用品與相關產品制造業的總產出與增加值最大,分別占國家體育產業總產出與增加值比重的65.7%和50.2%。不過總體上,我國居民體育消費意識并不強,加上體育附加產品開發不夠完善,使得我國與一些發達國家在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巨大差距。預測到2025年,我國體育人口能夠達到9.35億,體育產業規模達到5萬億元,才能在行業規模、參與人數以及人均消費等方面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作為體育產業的基礎,健美健身產業的發展能夠進一步推動專業教練的就業與創業,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如運動器械,不僅健身俱樂部需要進行健身器械的添置和更新,高校健身房、小區健身中心等對于健身器械同樣存在很大的需求,加上運動食品、運動服裝等的生產和銷售,能夠促進體育產業的飛速發展,換言之,健美健身產業的發展能夠為社會各方面的就業和創業提供良好條件。
最近幾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的人數不斷增長,就業形勢變得越發嚴峻,而具備良好發展前景的健美健身產業能夠為就業和創業提供良好機遇。伴隨著高校擴招,體育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大幅增加,就業競爭變得越發激勵,原本以體育專業隊伍以及體育相關部門為主的就業形式無法完全吸納這些畢業生,越來越多的體育院系畢業生開始進入健美健身產業,在訓練房、俱樂部擔任教練,或者進行指導管理等。相比較而言,這些畢業生本身具備的良好的文化底蘊和一定的運動技能,富有創業精神,經過鍛煉后,會成為健美健身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健美健身產業的發展使得各地健身機構的數量不但增加,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長,拓寬了體育院系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專業運動員退役后,可以從事健美健身工作,在解決其就業問題的同時,也可以促進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優秀的專業運動員是國家體育事業中非常寶貴的財富,為國家競技體育做出了卓越貢獻,而且身懷絕技,對于運動和鍛煉可以說是駕輕就熟,相比較專業的教練員,更多了一份實踐經驗,在經過健身教練培訓后,能夠很好的勝任健身教練指導員崗位,面對不同人群的不同健身需求,提供相應的指導,可以有效滿足健身市場的現實需求。
當前,不少熱愛健美健身運動的人員從其他崗位專業到健美健身產業中,如復轉退軍人,本身有著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只需要經過專業的健美健身培訓,就能夠成為優秀的運動員或者教練員,也有不少人在行業轉制后自謀出路,進入到健美健身產業中,成為運動員、指導員或者管理人員等,在資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能開設自己的健身房,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
首先,健美健身俱樂部對于專業人才需求巨大。健美健身產業不僅需要大量的體育類人才,對于其他專業人才同樣有著較大的需求,包括行政管理、醫療保健、心理服務、健康顧問、經營財會等,能夠吸納大量就業者。在健美健身俱樂部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工作崗位,部分工作可能稍加培訓就可以勝任,但是也有不少崗位對于人才的專業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能夠對社會就業渠道進行拓展,推動就業與創業;其次,健美健身行業私人教練迅速興趣。社會對于私人教練的需求同樣可以促進就業和創業。最初人們到健身房很多都是出于好奇或者攀比心理,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關注自身健康,需求變得越發多樣化,如改善體型、減脂增肌、醫療康復等,目的更加明確,也使得健美健身產業得到了良好發展,私人教練應運而生,并且迅速成為了指導訓練的一種重要形式;然后,為了培養健美健身行業的師資力量,推動相關產業發展,中國健美協會每年會舉辦至少十次的健美健身培訓班,如獨立培訓師、等級裁判員、專業健身教練等,培養出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也為我國健美健身產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支撐。另外,各種形式的訓練中心以及培訓業務雖然缺乏規范性,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但是同樣能夠在客觀上推動健美健身培訓產業的發展。
健美健身產業的發展,使得相應的俱樂部數量不斷增長,由此引發了場地租借業、裝飾裝修業的發展。最近幾年,伴隨著新一輪健美健身熱的到來,大量的健美健身俱樂部得以出現,也因此帶動了場地租借業以及裝飾裝修業的發展。部分規模較大的健美健身俱樂部占地面積能夠達到甚至超過2000m2,場地租金、裝飾裝修、水電費用等,都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費用,從行業整體分析,巨大的資金投入也能夠推動相關產業的就業和創業,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支撐。
總而言之,經濟發展帶動下,人們的健康消費意識不斷增長,健美健身運動隨之興起,在促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提高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不僅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健康生活的消費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體育文化生活。高度相關的健美健身產業創造出了不容忽視的價值,為社會就業與創業提供了廣闊空間,吸引了眾多的專業人員。例如,在我國,投資量超過百萬的大型健身俱樂部超過10000,其均屬于產業實體,任何一家俱樂部的專職員工和兼職人員直接或者間可以達到數十近百人,單此一項就能夠為百萬人提供就業和創業的機會,能夠發揮出優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