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李璐(.山東省曲阜市少兒競技體校 山東 曲阜 7300;.山東省曲阜市杏壇中學 山東 曲阜 7300)
中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祖國未來的花朵,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而且關系到國家、民族的興衰和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講,加強中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2015年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指導,《南方周末》報社和責任企業康寶萊(中國)聯合發起的《2015年》中國青少年健康體重調查報告,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沈陽、西安、長沙、成都、昆明、福州、濟南等城市近萬戶青少年家庭參與本次調查。這次調查主要通過BMI【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指數來測定青少年的體重情況。從體型分布上看,目前僅45.5%的青少年體重處于正常范圍,23.1%的青少年處于體重過輕,另有16.8%的青少年已經超重或者達到肥胖狀態,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輕少年在體重方面呈現兩極分化,井不只有胖才是問題,青少年體重過輕的現象也不能忽視。
太極拳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傳統武術項目,太極拳汲取了各家拳法的精華,同時也把古代的引導術和吐納術以及中國傳統的中醫理論于一身的一種拳術。太極拳是一種內外兼修、輕柔、緩慢、輕盈的一種拳術。為了便于在廣大人民群眾與中小學生進行太極拳推廣國家體育總局在1956年組織太極拳專家進行編撰簡化太極拳套路,編撰的簡化太極拳是一套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并汲取了楊式太極拳之精華。由于簡化太極拳簡單易學,而且不需要規定場地器材、以及性別和時間的限制。其動作剛柔并濟,既可以用來防身也可以用來強身健體,尤其是對于中學生來說可以促進骨骼發育、提高肌肉力量與爆發力、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因此,對中學生簡化太極拳發展現狀的淺析,既是對中學生身體健康的研究,也是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繼承與發揚的研究。
中學生年齡一般為12-18歲左右,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關鍵時期同時也是人生學習最重要的時期,在現代社會一切以成績為考核標準的社會環境下,中學生的壓力非常大,因此對于中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不可忽視。
簡化太極拳結合了傳統的中醫、引導術和吐納的方式。在練習簡化太極拳的時候,在動作練習的基礎的上結合呼吸吐納的方式來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1)增強血液循環系統。
堅持練習太極拳可以增強血液循環系統??梢允菇罱j更加通暢,增強氣血周流,同時可以使全身各處毛細血管開放,促進血液循環,靜脈淋巴回流加速,加強了心肌的營養作用,從而減輕心臟負擔。
(2)增強呼吸系統。
初學太極拳要求自然呼吸,練習太極拳的呼吸方式能夠提高心肺功能。加大毛孔通氣量、開發衛氣,有利于肺的宣肅功能和肺百脈的作用,太極拳的腹式呼吸也對提高肺通氣和肺換氣功能的良好促進作用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動度和調節肋間肌的呼吸功能。
(3)增強消化系統。
太極拳以經絡學說為基礎,動作多采用螺旋式的伸縮旋轉,刺激相應的穴位和擠壓相關肌肉關節,促進經絡通暢,尤其是呼吸方法,講究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對腸胃有幫助,另外太極拳有大量的武術攻防動作,腿法、手法、身體發力訓練,這些運動對促進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4)增強骨骼系統。
練習太極拳的基本動作的擺動和套路,可以使脊柱和各關節強韌和靈活,矯正不良姿勢,因此有助于預防頸椎病、關節炎、脊柱異常、神經痛等疾病,還能給骨骼施加適當的物理刺激,使骨骼逐漸增強。
(5)增強肌肉系統。
練習太極拳可以消除肌肉勁,能使所有肌群和關節參加活動,因而各個肌肉單位的負擔就減輕了,另外,支配肌肉的神經緊張性減少,促使血液循環更為良好,肌肉的營養和氧的供應更為充分,因此有助于防止病態肥胖,防止肌纖維減少和萎縮,保持肌肉彈性。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激素、學習和生活等多方面壓力的影響,身心長期處于超負荷的緊張狀態會出現一系列的焦爐和厭煩的不良心理反應練習簡化太極拳可以使中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環境中得到適當的放松,勞逸結合練習太極拳既能起到 “靜能抑噪”、“心要常凝”的作用幫助練習者神思安靜,心地平和、思想集中、排除雜念,能夠有效的修復心理上的緊張和疲勞,最終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
為了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 “必須把弘揚和培有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的要求,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2004年中宜部教育部制定并且印發的關于《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各地根據《實施綱要》要求,切實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制定本地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具體實施辦法并將貫徹落實情況及時報教育部和中宣布。
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武術協會為了繼續擴大武術的社會基礎,抓好武術“六進”的推廣(武術六進:進如入學校、進入軍營、進入企業、進入機關、進入鄉鎮、進入社區)把“六進”的工作做大做強的文件精神。六進之首就是進校園,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對武術進校園決心與行動,盡管武術在不同時期被編入學校課程教學大綱,納入教學計劃,但是,至今武術都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普及,原因有很多,有武術拳種太多而繁雜不能全部進行系統教育學,還有師資隊伍的缺乏,真正具有專業水準武術教師因為種種限制不能進入教師行列。因此,通過簡化太極拳的既防身健體,又簡單易學、易推廣的特點來提高中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同時也能對中華民族傳統武術的繼承與發揚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將學生的學習劃分為四級水平,并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方面分別設置了相應學習目標。對武術也有了明確的要求如:初步掌握一些武術類活動的基本動作、6-8個簡單動作組成的武術套路:基本掌握一些簡單的武術套路,能夠做出少年規定拳、地方特色拳種、9-10個簡單動作組成的武術套路等。
加強太極拳的推廣與普及工作,學生對太極拳的接觸大多都是在網絡視頻或者公園廣場的看到休閑人員進行太極拳的鍛煉。所以在校園內要加強太極拳的宣傳如:體育教師在課堂講授關于太極拳的歷史發展,以及在內堂播放關于太極拳比賽的視頻,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太極拳的興趣在學校校園板報,張貼掛關于太極拳的內容信息、在校園廣播播放關于太極拳的相關內容與賽事。
要想在校園內進行太極拳推廣,離不開學學校領導的支持與經費的支持。如在經過學校校領導同意之后可以在校園內開設關于簡化太極拳的校本課程、同時也可以開設關于簡化太極拳的社團和興趣班、將簡化太極拳作為體育考核標準之一、學校出資組織學生參加太極拳比賽活動、學校組織學生觀看本市范圍內的太極拳比賽。
舉辦太極拳教師培訓班,對于體教師必須全部參加,其他學科的教師以及班主任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愿參加,以此來提升簡化太極拳的師資質量,確保推廣效果,對于在培訓班結束之后考核合格的頒發結業證書。
將原來的課問操抽出一三五進行簡化太極拳練習,二四六練習原來的課問操,既可以達到中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又可以達到練習太極拳的目的。
在全校學生學會之后可以采取會操表演的活動,也可以在全校范圍內組織太極拳比賽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簡化太極拳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