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恩儒
(魯東大學 山東 煙臺 264025)
武術段位制的產生和發展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其與培育民族精神和繼承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段位制取材于傳統武術,蘊含著傳統文化的精髓。武術段位制在思路上回歸本根技術,表現著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彰顯著傳統武術文化的精神內涵,武術段位制教學與以往傳統武術教學相比,有著簡短靈活、打練結合、重視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特點,其在學校體育教學推廣不僅能夠學校深刻的了解民族傳統武術文化,而且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的投入武術練習中,而增強學生的體質。
小學生是一個重要的群體,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未來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型體育項目層出不窮,他們選擇的運動項目也多轉變為動感強、娛樂性、可表現出個人激烈的新型體育項目。而習武由于其學習過程的艱辛、內容單調等,已逐漸淡出大眾的視線。中華武術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文明和文化流傳。武術運動內涵豐富,是許多其它體育項目不可代替的,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組成部分。在小學中推行武術段位制不僅是有強身健體的功效,也是對于本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間接地培養中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他們在精神中能夠樹立民族精神。
武德教育提倡“尊師重道”、“武以德為先”。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武德包含了“漫、良、恭、儉、讓”和“仁、義、禮、智、信”等尚武精神。當今社會正是處于需要這種精神的關鍵時期,扶正祛邪、見義勇為和不畏艱險,用這些精神去對待身邊所有的事。通過習武,小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素質,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小學生在成長中都有較強的表現欲望,都有你追我趕得精神,很想展現自己所學的特長。掌握小學的心理特點,教師在指導中很好的加以領導,讓表現自我成為提升少兒的榮譽感,從而可以促進中小學生的習武熱情。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強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團隊合作的能力。
目前小學生學習也很緊張,精神壓力過大,這種狀況非常不利于少兒身心健康。武術段位制段位進入中小學,學生通過習練武術,“精、氣、神”相互貫通,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動作上排除大腦中的雜念,使大腦能迅速準確的傳達和接收各器官的系統變換,動作的信息從而使神經系統控制的能力提高,從而達到全身氣血和順經絡舒暢,對大腦的疲勞緩解精神緊張有很大的益處,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狀態。
韓國人在一開始推廣跆拳道時就重視科學的訓練方法和建立科學的教學體制。跆拳道推廣者認識到,只有將跆拳道納入現代競技體育軌道,與世界體育大趨勢融合,才能更迅速、更科學、更系統地發展。跆拳道實行段位制,考試非常嚴格,除了技術以外,還有道德修養和文化方面的考試,高段位還要經過論文答辯,這種等級分明的體制,保證了各個階段的教學質量,使得跆拳道運動不僅有技擊性、藝術性和技巧性,同時有學術性。
跆拳道項目采取和同類項目共同發展,并向外輸送教練員的發展策略,先學習同類項目之長,再自成體系,獨立發展。這也是跆拳道能夠受到世界各國認同的原因。姑且不論何種項目誰最先產生,單從相互影響來說,跆拳道體現了同類項目的長處。跆拳道的激烈對抗和比賽規則類似泰拳、拳擊、摔跤、散手,但在本質上又自成一體;與其它同類項目發展沒有矛盾,互相促進。推廣者將跆拳道競技化通過改革體制,適應比賽同時又通過比賽完善體制,通過在世界各地表演,加大炒作宣傳,故在短短幾十年內,跆拳道在風摩世界的同時打開了奧運會的大門。
因為歷史上的原因,跆拳道產生了兩大派別ITF和WTF。WTF又稱韓國跆拳道,是奧運會的比賽項目,而ITF跆拳道,在朝鮮最為流行,很多人稱它為朝鮮跆拳道。ITF比較傳統,意義上更接近武術,在實戰中,講求力量和攻擊結果;WTF比較時尚,為了比賽而舍棄了很多簡樸有效的攻擊手段,更接近于體育競技項目。從不同派別的教練身上可以明顯看出技術的不同,他們在發揚自己技術優勢的同時,也在改正學習不足的技術模塊。
跆拳道推廣者在做商業化推廣的前期,會有專業的營銷團隊參與進來,他們依據這個地區人數的多少,小學生及成人喜歡的課外活動的類型,還有這個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這個地區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等等,來制作營銷計劃進行商業推廣,比如說舉辦登臺演出,發放宣傳單頁等。
跆拳道在世界推廣的好,是因為從國家的層面在努力,比如說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韓國的時候,就被授予了跆拳道“榮譽九段”的稱號。這是建立友好國際關系的一種外交手段,也是發揚自己國粹的一種技巧。中國武術也可以效仿這種做法,在一定的場合下可以安排傳統武術的表演,順便附上武術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以及武術段位制的概念,提高武術在國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同時,讓世界人民慢慢知道武術段位制的存在。
跆拳道適合人群比較廣泛,動作講究簡潔有力,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中國的武術也具備適合人們練習的條件,但是好看的動作周期比較長,練習起來很麻煩,適應人群不廣泛,所以推廣起來有點阻礙。所以中國武術的推廣者應該從武術的動作結構中入手,刪除難度大且平時生活中不會出現用不到的動作,加入一些簡單實用又能鍛煉身體的動作,形成一種大眾武術,這樣武術的練習者肯定會大增,逐漸地便會形成全民武術的風氣。
跆拳道精神灌輸比中國的武術要強。個人覺得這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不能否認韓國的禮儀是從中國學來的,但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卻經過戰爭、文革,和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被淡忘了。所以中國的武術禮儀的方式也應該有所變化了。韓國人都能把我們東西變成他們的東西,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根據社會的發展改變下原本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然后重新接受它去發揚它。
跆拳道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現在體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所以每個國家都會發展自己的奧運會跆拳道隊伍,而隊員的選拔又是從各個地區層層篩選出來的。光單單的隊員選拔,就會在全國范圍內刺激出很大的跆拳道市場。從奧運會上跆拳道冠軍得主來看,好多國家都是跆拳道強國,比如說中國,伊朗等。而這正是跆拳道全球推廣成功的表現。當有一天中國武術進入奧運會,冠軍卻不是中國人的時候,就是中國武術推廣成功的標志了。
武術段位制是因武術而起,他的存在與發展是伴隨著武術的存在與發展。因此,武術的技能發展和理論發展是并重的,兩者有其一存在問題,都會影響中國武術的崛起。借鑒韓國跆拳道的發展歷史及現狀,武術段位制的發展路徑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學校領導應對武術的發展予以高度重視,可定期的對學校的體育教師進行武術學習檢查、監督指導,并撥出一定的經費讓體育教師可以獲得與外界進行武術交流的機會。其次,學校體育教師在武術教學這一方面應該相互配合,定期召開內部會議,總結每一階段武術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這樣就會發現本校學生在學習武術中遇到的問題,然后對癥下藥,效果才會明顯。
加強指導力量的培訓,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的武術素質水平是非常必要的。開展以培訓全體體育教師為目標、骨干武術教師為重點的繼續教育,尤其是提高其傳統武術理論、技術的繼續教育,可以使學校的體育教師的整體武術素質明顯提高。培訓后,應采用各種形式的方法和手段對其培訓內容進行強化和鞏固,使體育教師不斷自我完善,成為武術素質合格的體育教師。只有體育教師自身技能和修養提高后,才能在課堂上進行技能與理論并重的授課方式,體育教師通過對武術段位制的系統講解和形象生動的分析,小學生肯定對武術段位制概念掌握的很牢固。
小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較強,學校可以設立講解民族傳統文化的課程,比如說,講一講武術的起源與發展以及與武術相關的一些專業名詞與概念。可以播放視頻進行講解,這樣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更大。通過內堂課的理論熏染,再加上外堂課的技能訓練,小學生對武術和武術段位制學習的興趣會更大。如果感覺光是武術太單調的話,可以加上國學、禮儀之類的內容加以點綴也很好。另外在體育場的圍墻上繪制關于武術的圖案,配上關于武術段位制的文字,為武術段位制的傳播拓寬道路。
參加主題活動是最能激發小學生興趣的方法。學校可以在集體活動中增設答題得獎的環節,比如說問題都是和武術理論有關的,答對多少題對應得到什么獎品。在外力的誘惑刺激下,小學生學習武術只是的動力全是自發的,這樣的動力才會持久。同時學校可以開展系列的武術專題活動,增加武術主題活動的次數意義很大,不僅會讓小學生掌握武術段位制等方面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會培養小學生積極向上、勇爭第一的品質。
武術起源于中國,是中國的國粹,武術段位制是規范武術發展的重要條件。但是由于多種原因武術在中國的發展并不理想。武術段位制進入中小學校園有助于武術文化的傳承,推動學校武術教育發展,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更能讓學生接受武德教育。少年強則國強,要想武術發揚光大,還要從小學生入手,讓他們有機會了解武術,了解武術段位制,然后去熱愛武術,養成練習武術的好習慣,這是每個武術愛好者和武術推廣者想要看到的。很多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多種原因造成的。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得出解決方法才是解決問題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