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娟娟(凱里學院體育學院 貴州 凱里 556011)
伴隨高校體育新課改的日漸深入,洋溢著時代氣息的健美操運動的推廣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深受當代大學生喜愛。大學生們積極參入其中,健美操以它獨特的方式展示青年學生的魅力,為增強大學生體質、豐富業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國內高校紛紛開設以健美操形式的體育選修課,旨在結合人才發展的興趣特點,逐步構建特色校園文化,為培養時代新人做出積極努力與有益的嘗試。但由于教研工作力度不足,缺乏實質性科目教學模式的實踐探討,使得健美操運動在部分高校過熱之后,有如曇花一現逐漸銷聲匿跡,不免令人頓生興嘆,難免要問:高校健美操運動將何去何從,建構怎樣的教學模式才更合理,更科學呢?
大多數的高等學校目前有關健美操教學內容較為簡單,教學課件基本以大眾化的健美健身操為主。如此這般,大學生能夠獲得的健美操信息極為有限,并且因課堂實際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學習起來枯燥乏味,這對希望跟上時代步伐青年大學生來說毫無興趣可言。相形之下必然會影響到課堂學習氛圍,對熱衷于健美操運動的學生積極性必然造成嚴重打擊。從另一方面來說,在如今的體制下,不少健美操執教者傳授熱情不高,因循守舊,一成不變地教授著一本教案,教學內容毫無變化,并且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學生失去興趣也就在所必然。
就目前高校教學流程以及教學手段而言,刻板、單調、無活力是主要特征,過于常規的教學方式營造不出良好的課堂氣氛,對健美操的教與學達不到深入推動。許多高校健美操課堂教學過程始終秉持一種慣例,先熱身,再復習,后學習新動作,通常是徒手練習為主,乏味而枯燥。同時,從教學手段來看,在教授過程中,總是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一味強調生硬地教、牽強地學,僅僅注重的是動作是否已經學會。往往忽視動作連貫性與表現力,情感的調控與把握,對健美操中個性發揮過于局限于規定套路之中。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定位,教學方式的局限造成課堂中組織協調合作與分工并不明確,不能更好的彰顯青年大學生的積極面貌,所以阻礙了高校教研深度發展。
現階段眾多高校對健美操訓練過于形式主義,對于教學的評價只注重是否能夠獨立完成動作,在健美操運動中的動作連貫和情感表達不夠重視,忽略了新時代大學生的創造力,沒有更好的啟發學生們對動作的創造與隊形的編排。只講究過得去,即便選擇終結性評價,也只注重效果,而忽略了教授過程。針對這樣的實際問題,如何結合教育部新課改綱要,落實完善教學評價已成當務之急,同時對進一步豐富完善高校健美操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引進導入社會教學模式提供了大好機遇。
秉承終身教育、健康至上的俱樂部健美操教學模式,能夠活躍、充實高校健身體育課堂,系統達到美體健心的真正目的。
課改之前的高校體育教學重在運動技術的訓練,課改之后高校體育思想旨在鼎力支持運動技能、身體發展及激發鍛煉興趣三位一體相結合上,成為健美操體育訓練的中心目的。選修健美操體育課可以基本滿足大學生健身健美的鍛煉需求,但由于運行機制不靈活,在經歷一段一成不變的訓練后,很多大學生已經開始沒有了原本的熱情與興趣,又因動作要領的過度強調,大學生已經難以接受那些生硬的套路擺布,慢慢興趣索然,很少有人主動參入,實際成效與健身操立意的初衷已經相去甚遠,難以達到預計的教學目的與運動健身成效。伴隨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與現代高校校園文化理念、大學生審美觀相提并論,而繼續沿襲傳統枯燥的健美操教學模式,滿足于簡陋的教學環境,不管不顧大學生的學習情緒,無疑在做無用之功,毫無體育成效可言。而俱樂部模式的情景課堂不僅賦予鮮明的時代節奏,而且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動作簡單而富有朝氣,符合青年人張揚個性、昂然奔放的特點,相對激發體育興趣、展現運動情趣更為有益,更能為大學生所喜聞樂見,更易于青年學生接受。
張揚“健康至上”、“終身體育”理念的俱樂部體育課堂模式,全面與新課改的要求相吻合,將其導入健美操體育教學之中勢在可行。大學階段作為青年人生理成熟期、個性完善的動感地帶,尤其相對女生而言,身體已基本成型,愛美之心使得她們更加注重形體美,如此形勢之下,倘若高校適時推出俱樂部形式的健美操體育課堂教育模式,必將備受大學生青睞。俱樂部模式下的健美操課堂鮮明的亮點在于教學內容豐富,不僅僅局限于傳統健美操,有氧運動、全民健身系列、團體操、各種輕器械等新形式的教學內容可以讓有不同需求的學生進行自主選擇。這樣的課堂內容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運動、審美需求交相呼應,能夠攜手演繹時代的節奏。同時,俱樂部教學模式徹底擺脫了傳統體育的陳規俗套,新穎靈活,富有朝氣,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更加引人入勝,能夠進一步貼近當代大學生的情感與個性化的需求。
遵循不斷探索、不懈鉆研的求真精神,筆者展開所在院校健美操選修課導入俱樂部模式的實踐教學實地研究,進一步啟動體育教改新思路。
思路一:因勢利導,以激發學習興趣為先。實踐表明,俱樂部模式健美操教學更有益于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系統激發,俱樂部模式實踐教學使得大學生健身鍛煉的熱情空前高漲,拉丁操、搏擊操、街舞啦啦操等教學形式靈活多變,人人可以交流心得,探討健身體會,實踐課堂現場氣氛異常熱烈。而俱樂部教學模式的介入,使得灌輸式傳統單一教學方式黯然退卻,教師變身教練閃亮登場,在師生互動交流中,課堂節奏明快,最大可能地讓大學生入主課堂情景空間,就連講解動作、糾正失誤都是見縫插針,穿插于不間斷練習當中,讓大學生攜手參與,共力探究,共同營造和諧共勉的良好教學氛圍。同時,重復練習簡單的動作組合,容易使大學生在一步步的提高中獲得成就感,贏得成功的快樂體驗,進而激發探索欲望,能夠使當代大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健身、健美、健全心智的體育運動當中。實踐證明,教學方式對路,更容易為大學生欣然接受,體育育人成效才最喜人。
思路二:鍥力共擔,以減輕學習壓力為要。從課后調查的疲勞程度統計表明,重在有氧運動的健美操鍛煉,盡管存在一定的運動量,課堂之上往往要汗流浹背,處于不間斷的運動狀態,但由于強勁伴奏音樂的激情介入,教師奔放熱情的節奏引領,使得大學生勞其筋骨卻盡享文明的熏陶,達到愉悅心智的極致,無形之中,苦讀寒窗的辛勞也如過眼煙云消失殆盡,剩下的只有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即便馬上投入枯燥乏味的學科學習,也能夠快速進入最佳狀態,孜孜不倦的奔波于求知求真的征途上。由此可見,將俱樂部模式導入健美操選修課教學實踐,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健美健身,而且相對減輕學習壓力,促進其他學科學業發展將更有益處。
思路三:張揚個性,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為重。相對而言,俱樂部模式實踐教學又在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個性全面發展上。譬如,對自排自導《熱烈青春》健美操的排練,就是筆者鼓勵學生展示自我的最好驗證。整個編排過程,教師將動作的設計以及伴奏的選擇放手讓大學生自我負責,動作組合得當與否,教師只做旁觀者,如有需要只是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至于訓練效果,也讓學生自己放手研究分析。有道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大學生緊靠自己的力量就成功地編排出一個充滿時代氣息、展現當代大學生魅力的健身操,匯報演出那天,整個校園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實踐證明,通過俱樂部模式展開健美操實踐教學,有益于大學生全面發展,不僅讓大學生充分展示自我,而且重在個性培養,為塑造人才完美的人生歷程夯實了牢固的條件基礎。并且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應給予熱情鼓勵,系統拓展學生自我發展的自由空間,能夠進一步培養大學生自我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在未來的市場大潮中方能處變不驚,游刃有余,彰顯時代英才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