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睿萍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社會對能夠直接參與國際經濟與貿易以及國際經濟管理的商務人才有著越來越急迫的需求,同時也對國際化商務人才創新、應用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本文通過分析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特點及應具備的能力,對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社會需求;商務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教育部的相關文件精神,執行卓越人才計劃,其核心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建立高校和企業聯合的人才培養機制,突出“工學交替,校企合作”,包括“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組建師資團隊,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作為民辦高校的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要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教育教學理念,以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卓越國際化商務人才。
一、國際商務人才需求現狀與特點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企業對國際商務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對商務人才的技能要求日益提高,不僅要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熟悉國際商務環境、法規、慣例,還要掌握信息科學技術,熟練網絡運營。此外,很多企業還要求外貿商務人才應有一定的實務操作經驗,并持有相關資格證書。但目前,高校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卻與社會實際需求出現了一定的錯位,市場上需要的專業能力與實踐能力,學校沒能完全教出來。因此,高校必須對現有的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與優化,以適應新常態下企業對國際商務人才能力的需求。
二、我院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狀況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自2015年開設國際商務專業以來,堅持不斷探索,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在學科建設、教學改革和師資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強化教學實踐,逐步健立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機制,與地方企業建立了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目前我院國際商務專業已建立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有湛江市眾商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湛江市旅游發展促進中心、湛江博皇國際家具建材中心等。校內已購進了ERP沙盤模擬和市場營銷實訓模擬軟件,擬成立跨境電商和電子商務專業實驗室。第二課堂建設成效顯著。近年來,我院學生參加各種國家級、省級競賽,捧回獎項200多項。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致力于打造國際化教育品牌。目前與韓國KCA股份公司開展“中韓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大學”項目,與泰國博仁大學合作,共同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東盟研究與交流中心”等。引進了商務專業科班出身的碩士,留學歸國人員加盟該專業教學隊伍,教學水平穩步上升,教學效果日益凸顯。
但就我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而言,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首先,人才培養目標“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專業特色和區域特色,培養模式單一。其次,學校教學資源嚴重不足,實踐教學相關的配套設施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實踐基地和實訓實驗室是校內外實踐教學的重要基地。我院國際商務專業目前雖有與校外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但由于地處三線城市缺少國際商務的大環境,目前還沒有穩定對口的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和專業實訓實驗室。再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缺乏既有深厚理論基礎又有商務實踐經驗的老師。師資隊伍呈現出年輕化、高學歷的優勢,但絕大多數教師完全沒有參與過企事業單位的實際經營管理工作,缺乏實踐經驗及解決各類國際商務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相對滯后,加上國內適合實踐運用的教材本身不多,所用案例的真實性、典型性及啟發性不夠,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導致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難以和實際工作有效的聯系起來。
三、卓越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探索
根據教育部對卓越人才培養過程的要求,卓越商務人才培養應以主動適應地方經濟轉型和發展的需求為引導,以創新技能型卓越商務人才培養定位為核心,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重點,以“校企共建”為形式,以實踐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為載體,突出“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采用“工學交替,校企合作”方式,培養具有開闊國際視野,扎實國際商務理論,并能熟練應用國際法規、外語開展商務活動的新型卓越商務人才。要實現以上目標,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突出產學結合,彰顯專業特色。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課程體系建設上,學校應結合辦學定位、學科特色和市場需求,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建設重點。以專業基礎理論教學為主,凸顯商務操作能力和商務英語溝通能力,強調實踐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一方面,適時地根據地方經濟的發展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配置,提升課程國際化水平,實現培養商務知識+英語交際能力+商務技能+綜合能力的卓越國際化商務人才的目標。另一方面,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行,突顯專業特色,將實踐教學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過程的同時加強對商務類人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提高商務人才的培養規格,增強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強化師資隊伍,提高教學水平。教師承擔著教學的主要工作,學校應強化教師資源整合與教學計劃的銜接,實現高校與企業聯合師資隊伍培訓機制,實現人才的雙向流動。一方面學??蛇x派部分優秀的專業教師到實踐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和培訓,熟悉項目管理、商務操作流程,開展案例采集。另一方面,也可依托實踐單位派遣企業資深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兼職老師到學校授課,進行專業技術支持以及職業化技能的培訓;通過專職和兼有職教師的雙向交流學習,實現師資類型優勢互補。
(三)創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啟發式、探究式、項目式、參與式等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國際商務人才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可根據商務專業特點,采取情景教學方式在真實的商業環境或模擬實際商業環境下讓學生體會商務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體驗和應用所學專業知識。結合專業教學內容,采取案例教學法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分析,探討問題解決方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針對部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以實際崗位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內容,采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實際項目的訓練,培養實際工作應用與分析能力。
(四)加大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強化專業培訓,主動適應經濟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世界經濟進一步融合的大環境下,企業對人才選擇更注重即時性與實用性,加強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學結合”、“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新形勢下高校商務人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學校應加大實踐教學投入,一方面繼續強化校企合作,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接受職業培養和鍛煉。另一方面,加大專業實驗室和實訓平臺的建設與投入,加強實踐教學與崗位考證結合。例如針對商務環境不足的問題可以引進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綜合實訓平臺,實現“把企業搬進校園”;為增強學生掌握本專業的業務流程和實際操作實務可成立跨境電商和電子商務專業實驗室等。通過專業實驗室和實訓平臺的建設有針對性的加強專業能力和專業業務培訓,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和學科競賽。通過項目調研、實習實訓和以賽促學的方式,有效地幫助學生及時掌握本專業的業務流程和實際操作實務,增強實際工作能力。
(五)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展國際視野。我校商務人才培養應充分利用我院現有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實行“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一方面力爭引入國內外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與人才培養行業標準,提升卓越商務人才教育培養模式。另一方面實行“走出去”戰略,提升和拓展商務人才專業素養和國際視野。例如目前我院新增的7個國際項目,涵蓋了國際預科班、國際班和國際志愿者等教育項目,寸金學院也被授權為GEC教學中心。與GEC聯合主辦國際預科班項目,與韓國KCA股份公司開展“中韓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大學”項目,與泰國博仁大學合作,共同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東盟研究與交流中心”,這些都將為提升卓越商務人才教育培養模式提供很好的國際視野和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
[1]郭純平.關于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學理論,2015(30):119-120.
[2]李真.澳洲TAFE模式對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借鑒研究——從“技能型”人才培養角度[J].邢臺學院學報,2014(4):146-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