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貴榮

摘 要:計算在整個代數學習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實際需要,在初中第一節課就將數系由正數擴充到負數,對應的四則運算也要成立。如何分清負號的“-”和減號的“-”,在整個代數計算中游刃有余,不讓負號成為計算中的障礙,不光要熟記公式,還要從本質上理解清楚負數的意義.
關鍵詞:負數;計算;減號
負數是小學生升入初中以后接觸的第一節內容,要認識負數自然要引入負數的負號,數由原先小學學的正數擴展到了負數,在初中的學習過程當中,有理數的運算,整式的加減,乘除,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題過程中都會出現負號,知識本身并不是很難,但是學生卻總是容易犯錯,負號的存在已經成為了眾多學生學習數學的障礙。如何消除障礙,首先得找準攔路虎的所在處,再想辦法搬走它。
一、攔路虎常在處
進入初中的數學世界,只要與代數有關的計算,總是離不開負號的“陪伴”,下面從幾個例子負號這個攔路虎的存在處。
(一)有理數的運算。從學生做錯的情形統計,這道題不清楚乘方(-3)3是幾個(-1)相乘,-(-9)是去括號的最簡單的形式,因為(-9)中括號內只有一項,認為沒有變號的必要。
例1 計算-32+52-16[(-1)3-(-3)]
解:原式=-27+25-16÷(-1+9)
=-27+25-16÷8
=-27+25-2
=-2-2=-4
(二)整式運算
1.整式的加減運算
例2:先化簡,再求值。
先化簡,如果化簡的結果不正確,求值過程將毫無意義。在化簡中,第1步是去括號,遇負不變號就錯了.第2、3合并找同類項,此題把同類項前的“-”看作負號,即減。第4步代入已知數求值運算,實際上是有理數的運算,每項都有負號參與運算,同例1.
(3a+a2-4-2a2)-(-3a+5a3-4a2),其中a=2
解:原式=3a+a2-4-2a3+3a-5a3+4a2
=(3a+3a)+(a2+4a2)+(-2a3-5a2)-4
=6a+5a2-7a3-4
當a=-2時
=6×(-2)+5×(-2)2-7×(-2)3-4
=-12+20+56-4=60
變式訓練:已知A=5a+2a2-3-4a3,B=-a+3a3-a2求A-B的值。
很多學生會直接將B項中-a的負號看成減號直接使用,導致整個結果的錯誤。
(2)整式的乘除-5(a2bc)5·■a(bc)2-(abv)4
整式的乘除在八年級的上冊學到,在這中間有許多運算都是在上冊所學的知識中繼續拓展延伸。像-5(a2bc)5·■a(bc)2-(abv)4此題中-5(a2bc)5括號的里的符號經常會被學生平方掉結果就變成負的,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搞清-a2與(-a)2這兩者的區別,-(-abc)4這一步學生總會忘記4次方的存在,直接看到兩個負號結果就為正了。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時,不僅要去括號合并同類項,還要移項和化未知數的系數為1,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唯一區別,系數化為1時,如果系數是負數,不等號號方向要改變。
(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例5 2x+y=52x-3y=1學生會把y-(-3y)誤看成y-3y而漏掉負號,導致錯誤。
二、如何搬走攔路虎
(一)理解清楚“-”的真正含義。隨著初中知識的展開,數學知識本身也會前后相互干擾。例如,在學有理數的減法時,教師反復強調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數,因而3-7中7前面的符號“-”是減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緊接著學習代數和,又要強調把3-7看成正3與負7之和,“-”又成了負號。學生不禁產生到底要把“-”看成減號還是負號的困惑。這個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學生就會產生運算錯誤。
另外,“+”、“-”號長期作為加、減號使用,學生對于3-5+4-6,習慣上看作3減5加4減6,而初中更需要把上式看成正3負5正4負6之和。對習慣看法的印象越牢固,新的看法就越難牢固樹立,因此容易出現錯誤。
學生時刻記住“-”的使命只有一次,做減不做負,做負不做減。至于把“-”到底理解成什么,一定要根據具體題目具體分析。根據習慣,自己覺得怎樣理解更清楚就怎樣理解,沒有固定記法。與負號有關的計算無非就是加減(合并同類項)、乘除、乘方、去括號、移項,系數化為1這幾類,其實只要我們注意歸納,它的存在形式就那么幾種,掌握住了運算的順序就會迎刃而解。
(二)熟記運算法則。有理數運算中要記住同號兩數來相加,絕對值相加不變號。異號相加大減小,大數決定和符號。減正等于加負,減負等于加正。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為負,一項為零積是零。去括號或添括號,關鍵要看連接號。括號前面是正號,去添括號不變號。括號前面是負號,去添括號都變號。解方程已知未知要分離,分離要靠移完成。移加變減減變加,移乘變除除變乘。乘方中底數為負,結果正負只看其指數,奇數變號偶不變。
(三)要有平和的心態。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多教會他們辨別的方法與技巧,從心里上克服負號帶來的恐懼,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駕馭負號,在計算的海洋里馳騁,獲取成就感,感受數學帶來的樂趣,從而不再排斥數學。
在計算題中一定要搞清“-”的存在的理由,認清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每一步都要記得該記得公式、法則,就不會被負號牽著鼻子走了,而是我們牽引著它走。那么計算題中的負號就不會是我們學生學習的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