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麗平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幼兒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對孩子之后的學習和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年齡偏小,在開展小班教學的時候注重教學活動的導入和組織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效的教學導入和組織是教學活動成功開展的基礎,同時也更好的激發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有效促進了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本文主要對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導入環節的功能與組織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小學教學活動;導入環節;組織策略
課堂導入是基礎,更是課堂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保證。幼兒園的孩子正處于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認知能力比較弱,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導入環節主要是指幼兒教師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采取相關的行動來拉開教學的序幕,引導幼兒更順利的進入到活動主體。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同時也穩定了教學活動的秩序,更有利于幼教老師順利的開展教學工作,促進幼兒更全面的發展。
一、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導入環節的功能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還缺乏獨立生活和學習的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都需要教師的幫助,因此開展小學教學活動應該從幼兒的身心特點入手,選擇合適的內容,并且注重對教學活動的導入。有效的教學活動導入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比如在“認識顏色”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彩虹歌”進行導入,歡快的節奏帶動著幼兒的思緒,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彩虹有哪些顏色呢?為后面的顏色教學做了鋪墊,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們自制力非常差,他們在課堂上喜歡吵鬧,給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帶來了阻礙。有效的教學活動導入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思緒更加集中,有效的保證了教學活動的的有效開展。比如在幼兒園體育活動“拍足球”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問題對教學活動進行導入:孩子們,你們平時喜歡玩什么球?引發幼兒的思考;你們對足球有哪些認識?鼓勵幼兒回答問題;最后展示足球,并講解“拍足球”這一活動的規則和技巧,更有效的吸引學生。
二、教學活動導入環節的組織策略
(一)通過講故事來進行導入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年齡都很小,課堂活動導入環節的組織需要結合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讓導入環節更具有針對性。講故事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他們喜歡聽故事,故事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與幼兒的身心發展相適應。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活動,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粗心的小畫家》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故事進行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歡畫畫,他畫只鴨子尖嘴巴,畫只兔子圓耳朵,畫匹大馬沒尾巴,你們說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畫家呢?孩子聽了這個故事之后哈哈大笑,認為丁丁是一個粗心的小畫家。利用這個故事對音樂活動《粗心的小畫家》進行導入,有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做游戲來進行導入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活動,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如在“認識不同的動物”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做游戲,首先老師將各種動物的頭飾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再請幼兒在教室里進行尋找,找到后,就模仿這種動物的動作,并結合自己的認識對動物進行介紹,如有孩子找到了小兔的頭飾,就戴上并模仿動作,說:“我是小兔,我的尾巴很短,我的耳朵很長,我喜歡蹦蹦跳跳。”
(三)利用做實驗進行導入
實驗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在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導中,利用做實驗進行導入更能拓展幼兒的思維。在現代教育理念下,幼兒園教育必須重視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學內容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比如在常識課《認識水》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提起水壺,往玻璃杯里倒水,然后提問:“你們看老師把什么倒在杯里?水有顏色嗎?有的幼兒會說水是白色,有的幼兒會說水沒有顏色,到底誰說得對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你們看完了就知道了。”通過直觀形象的實驗操作形式導入活動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又對幼兒理解、掌握活動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之后的學習鋪墊了堅實的基礎。
總的來說,幼兒園是幼兒接受知識的主要場所,幼教老師應該結合幼兒園小班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靈活的設計教學活動導入環節,為促進幼兒的發展奠定基礎。幼兒教育并不是為了讓幼兒掌握學習的內容,而是培養幼兒愛學習的能力和興趣,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完美的教學活動導入環節就像是催化劑,為后面主體教學活動的開展鋪墊了道路,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為更多幼教老師提供教學參考,靈活的組織教學活動導入環節,保證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軍.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的巧妙導入[J].廣西教育.2016(29).
[2]孫遠芹.淺談幼兒園小學教學活動的導入方法和組織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