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豆豆 張 濤 炎正馨 楊 靜
(西安科技大學理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54)
雙語教學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備內容,是高校培養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需要.中外合作辦學是實踐雙語教學、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之一.“雙語教學”(Bilingual education)指的是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通過學習專業學科知識來達到掌握專業學科知識和增強英語能力的雙重教學目的.目前,學科教學與外語學習相結合的雙語教學在各國得到廣泛實踐.我國的雙語教學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相比起步較晚,缺少專業的師資培訓機構,尚無完善的教材體系.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的飛速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近年來雙語教學備受關注[1].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其中第八條明確要求“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2].2004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也對雙語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雙語教學已經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必備內容.在我國加入WTO以及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國內各高校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開始實踐雙語教學,努力推進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目前,國內重點高校基本都開展了雙語教學.
大學物理是工科院校低年級學生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其內容與高中物理銜接緊密,其教學在人才培養中占據重要地位.并且大學物理作為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包涵了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思維方式,其自身的特點很適合開展雙語教學.比如物理學的詞匯、語言和研究方法會頻繁出現在生產生活中和各門學科的文獻資料中.從物理課入手,雙語課可以作為一種從中文到英文教學的橋梁,所以很多高校在雙語教學起步階段都選擇了大學物理來開展雙語教學[3,4].然而,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目前多數高校大學物理課程計劃學時在110學時左右,而且呈現繼續減少的趨勢.在有限的課時內既要完成課程教學任務,還要實行雙語教學是很大的挑戰.因此,制定一套合適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實施方案和教學模式是成功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前提.考慮到很多工科專業,比如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安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以及高分子材料等專業(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都具有明顯的專業特色,我們可以結合不同專業的特色并依據該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對教學內容部分選擇優化使用雙語教學.既保證了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順利實施并達到預期效果,又能使學生學到更多和專業結合緊密的現代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5,6].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教學對象為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和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的理工科大學生.這時的學生已基本習慣了大容量的課堂學習,有了一定的學習主動性.但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畢竟不同于母語教學,考慮到現有師資和學生水平的限制,大學物理雙語課程不適宜面對全校所有本科生開展.首先是雙語師資的缺乏,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求專業精深,還必須英語表達能力很強,能夠用英語熟練表述專業知識、解析專業詞匯.另外,開展和實施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聽懂英語詞匯,而且要同時理解語言背后的物理含義.考慮到學生本身存在個體差異,學習能力和外語水平參差不齊,比如有些學生物理基礎很好但英語水平較低,而有些學生則恰恰相反,為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考慮到可以結合我校的“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首先針對土木工程合作辦學班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合作辦學班的學生,進行大學物理雙語課程的試點,以后逐步擴大授課范圍.
在確定教學對象之后,我們結合專業特色對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內容進行了優化.例如土木工程專業: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大學物理的教學是同步進行的,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可以重點針對大學物理的力學部分實施雙語教學;電子通信計算機網絡專業:后續會開設相關的電磁場和電磁波等課程,大學物理電磁學部分的知識是這些后續課程的基礎,我們可以在該類專業重點針對大學物理電磁學部分實施雙語教學;材料專業和測控專業:需要應用光學相關知識做檢測,可以重點針對大學物理光學部分實施雙語教學;機械工程類專業:剛體力學部分應用較多,需要著重講解剛體力學部分,針對大學物理的這部分內容采用雙語重點講解.總之,結合專業特色來實施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更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也為學生的后續專業學習打下了更好的理論和科技閱讀基礎.
具體針對土木工程合作辦學班的學生開展大學物理力學課程雙語教學時,教學內容應包括有關微積分的高等數學知識、大學物理力學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力學領域專業英語的內容和力學的前沿知識.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和標準.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目標是多元化的,但學科內容應該放在首位.具體可以分為:
(1)落實學科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物理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獲得物理學的最新前沿理論,培養學生的開拓和創新精神.培養優秀的復合型人才是雙語教學的出發點,也是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
(2)促進英語能力的發展:推行雙語教學,讓學生在努力理解教師所講授內容的同時,產生提高英語綜合運用水平的動機,這種動機通常比在單純的語言課上更持久.學生的英語能力會在有意和無意之間得到強化,從而提高其英語綜合能力,最終增強學生母語和英語的雙向交流能力,掌握專業術語不同的英、漢表達方式.
對于大學物理力學部分的雙語教學,其具體目標為:使學生達到大學物理力學課程的教學要求;使學生初步具有力學方面的綜合英語應用能力,包括力學學科的基本專業詞匯、力學相關的資料文獻閱讀能力和力學專業英文文章的寫作能力.
教學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的客觀規律和一定的教育方針、教學目的而制定的、在整個教學工作中所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考慮到大學一、二年級學生的專業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循序漸進和階段性原則:適當地使用中文作為雙語教學的媒介.教師在課堂上將漢語和英語相結合來講解內容,前期以漢語為主進行專業內容的講授,逐漸增加英語在課堂講授中所占的比例;教學課件中的專業詞匯和基本物理概念給出對照的中、英文釋義;采用中、英文板書的形式,作業及答案、各章節的測試和講義都制定中文版本,適當地放慢教學進度.
教材是學習的媒介,目前很多高校在開設雙語教學時都是采用國外原版的教材.然而,國外的物理教學體系與我國有很大差別,大學生入學時的物理基礎比我國學生低,國外大學物理教材在起點和深度方面也比我國大學物理教材要低.如果我們完全采用國外教材進行雙語教學,將不利于學生物理概念和理性思維的進一步加深.近年來,國內的物理教師參照優秀的中文大學物理教材,編寫了一些英文版大學物理教材,如馬文蔚編著的《物理學》(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增智等編著的《大學物理》(英文版)(國防工業出版社).與國外教材相比,這些教材在教學內容方面更符合我國大學物理教學大綱和學生已有的物理學基礎,并且可以方便教師進行雙語教學內容的選取.我們可以參考以上兩類教材,并結合我校專業特色,針對不同專業,自編與學生同期使用的中文大學物理教材章節內容相對應的雙語教學講義,從而加強雙語教學的靈活性.例如,我校近3年采用的大學物理中文教材為吳百詩編著的《大學物理》(第三次修訂本,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我們針對其力學部分(包括“第1章 質點運動學”“第2章 牛頓運動定律”“第3章 功和能”“第4章 沖量和動量”和“第5章 剛體力學基礎 動量矩”)編寫了相應的英文講義,可以用于土木工程和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
(1)小班教學.雙語教學實行小班規模教學,每個班約為30人.小班規模有利于在語言課堂上開展各項活動,便于教師組織和檢查活動效果,同時也能確保每個學生有發言機會,并得到教師的充分關注.
(2)課堂教學語言.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教學對象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而且大多數學生是第一次全面地、系統地接觸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所以我們采用“中介過渡型雙語教學運作模式”,即使用自編的外文教材,采用部分英文講授,循序漸進地增加在課堂上使用英語的比例,中英文雙語考核.
根據現代教育的特點,確定各專業新的教學目標,推出網絡教學環境下“自主學習與協同學習相結合的探索學習型”教學模式,采用融“自學、演示、講解、討論、總結”于一體的教學方法.結合專業特色開展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內容比較精煉,這就要求學生必須發揮主動性,課前預習充分,課堂上增加互動環節,多演示,學生多用英語討論問題,教師合理引導,這有助于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掌握知識.
同時,利用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7],通過合理介入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網絡公開課和微課程,改革和升級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可以有力地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評價內容包括教學組織、授課方式、教學效果、教材(自編英文講義),以及學生對雙語教學意義的認識、總體態度和反饋信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反思和調整,評價主體是教師和學生.由于大學物理雙語教學自身的特殊性與規律性,與原來的學科評價體系有較大差別.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評價,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對于結合專業特色開展的大學物理部分內容的雙語教學,可采取多樣化的考試形式,靈活運用筆試、口試、閉卷、開卷和半開卷等考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平時參與教學活動的表現、平時測驗、作業及論文情況等為依據,使成績構成多樣化,形成一個開放、寬松和有助于學生發展的評價氛圍,并借此來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水平及物理知識掌握程度.對于學生最終成績的評定,要結合課程總結性考試與平時考核進行綜合評價,并逐步加大平時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對于教師的評價,可以結合專家的聽課意見和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評教意見給出綜合評價結論.
雙語教學反映了當代全球經濟一體化、教育國際化的要求,是高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需要,也是我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學物理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和理工科學生的必修課,包涵了更多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思維方式.本文提出在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結合專業特色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其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物理學的專業知識和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激勵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讓學生學會思考,掌握學習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結合專業特色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效果如何,將待于進一步的實踐,但只要積極探索、合理安排、認真總結經驗,就可以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