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欣悅 張 蝶 劉 訓(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 雅安 625000)
從哲學角度看,任何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我們不斷創新發展機制,減少發展道路上的阻礙,而跨界融合正是各行業發展的創新機制,如今,休閑體育與鄉村旅游的融合因有機結合了鄉村元素,生態,自然,休閑運動等特點深受投資者與群眾的喜愛,不僅是鄉村脫貧的重要手段,還是促進休閑體育發展的重要形式,四川省作為一個農業大省,也是重點扶貧區,以休閑體育+鄉村旅游的新形式深受政府與旅游扶貧部門的支持,將兩者融合也是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徑。本文從兩者的定義以及關系出發,找出兩者存在的契合之處,從政策,市場需求與鄉村旅游發展情況分析鄉村旅游發展潛力,以及研究推動兩者融合的其他動力因素,分析川省休閑體育與鄉村旅游的融合趨勢與意義,探究二者融合途徑,希望能夠有助于四川省鄉村產業以及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
體育休閑是人們以體育活動為載體度過自己的空閑時間,即在閑暇時間里以參加體育活動獲得身心的調節與放松,達到身體保健、體能恢復、身心愉悅目的的一種業余生活方式。鄉村旅游是依托鄉村獨特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鄉間文化開展的進行觀光、游行、參與農事等活動,為滿足人民休閑,娛樂讓人們回歸自然,享受田園風光的旅游業。由此可見,休閑體育與鄉村旅游都以服務他人、滿足人們休閑娛樂需要為目的,兩者存在一定的聯系。
(1)理念相吻合。
休閑體育與鄉村旅游都倡導與大自然相融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以農林果樹,茶園花圃,高山流水、古村寨等多種鄉間空間形式交織形成綠道網絡,在自然中運動,在運動中感受自然,具有強烈的自然生態屬性。休閑體育與鄉村旅游具有大眾休閑性,都強調個體回歸自然,使身心的放松,滿足各類人群休閑娛樂、釋放壓力、陶怡情操、以及養生的需要。
(2)高度的產業關聯性。
休閑體育、鄉村旅游分別作為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分支,間而這兩產業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根據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里昂列夫的矩陣分析,旅游業與體育產業兩者的產業關聯系數高達0.21。一般來說產業間的關聯性越強,彼此間的資源利用率就越高,鄉村旅游中那些利用休閑農業資源為游客服務的經營企業,其本質上是一種休閑體育運動,休閑體育中通過與自然生態相結合達到休閑健身的作用,實際上也是一種旅游形式。鄉村旅游提供休閑旅游元素,鄉村旅游為休閑體育的開展提供平臺與服務,兩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鄉村旅游以鄉村為場所,以田園為基地,以庭園為載體,以文化為靈魂,以農村生活方式為體驗的新型旅游業態,能帶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種植業、交通業、商貿業、餐飲業、住宿業等相關聯產業的發展,是最直接、方便、快捷的促進鄉村扶貧的重要形式。2016年,四川省政府在《四川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指出:盤活貧困地區荒山、荒坡、荒溝、荒灘和土地、房屋等資產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充分發揮旅游業和旅游開發對脫貧增收的帶動作用。由此可見,鄉村旅游具有的重大意義并深受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鄉村旅游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而城市化帶來的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噪音污染等問題嚴重影響著人民的健康,那么鄉村具有的綠水青山、負氧離子、鄉間美食,特色工藝等資源勢必成為人們喜愛的方式。
通過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以及四川扶貧網站查閱四川近五年鄉村旅游數據,如下圖,可以清楚看出,四川省2013-2017年鄉村旅游收入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并通過線性預測可知,未來鄉村旅游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雖然鄉村旅游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但從哲學角度看,任何事物的發展是螺旋性的上升,是曲折性的發展,所以不可避免的是鄉村旅游發展中問題的出現,那么就要不斷完善并創新鄉村旅游的發展機制。
18世紀蒸汽機帶給人們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性的轉折點,如今,以“互聯網+”為標志的跨界融合又是一次顛覆人類生存發展的技術革命。跨界融合表明著:產業的邊界化不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要求資源重組,共享發展成果。加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消費方式也由此發生了轉變,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休閑體育+跨界融合模式的發展。同時休閑體育+的模式能夠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重豐收,也由此而受到了政府,以及相關投資商的青睞。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在“促進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相互融合”的基本原則下,四川省大力發展休閑體育+康養、休閑體育+旅游、休閑體育+互聯網,休閑體育+娛樂以及更大范圍的跨界融合成為了四川省休閑體育發展的 “新常態”。休閑體育+的新模式能夠讓管理者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充分的整合資源,達到各產業的資源共享,實現融合發展,以實現1+1>2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四川省“休閑體育+旅游”在政策的支持下,也將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鄉村體育旅游是產業高度融合的結晶,它將休閑體育與鄉村旅游的各要素充分整合,優勢互補。將休閑體育融入鄉村旅游中,能以大型休閑體育賽事帶動鄉村品牌的發展,為鄉村旅游吸引更多的人氣,促進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此外,將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中,能為休閑體育提供鄉村休閑環境,讓人們在休閑,健身,探險,娛樂中享受田園風光,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四川省以川西北鄉村旅游地區為例,多次與高山越野賽事相結合,展現川西北民族風情,如2018年在汶川舉辦的茶馬古道越野賽,來自全國各地上千名越野愛好者在這里聚集,穿越汶川陽山寨、牛腦寨、秉禮村、布瓦村,讓參賽者在村里的機耕道、山間小徑、農田、果園、陡峭的高山以及泥濘的道路中奔跑。使參與者在健身鍛煉的同時享受人與自然共存的村寨與原生態的民族美食,感受震后汶川各村的風貌,不僅讓休閑體育賽事增加了魅力,還給鄉村旅游打造了特色名片。在四川東北部新區,憑借鄉村旅游度假區的現代化發展,舉辦休閑體驗賽事,以廣安武勝鄉村旅游度假區為例,該地兩次舉辦國際自行車聯賽,兩次舉辦“最美鄉村”馬拉松系列賽事,將該地的紅色觀光,民族特色,文化創意與休閑體育賽事融合,讓武勝縣積極建立了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體育健身場地,目前已建成田徑、足球、排球、羽毛球、門球等運動場地140余個,全民健身路徑87條,全民健身廣場13個,將休閑體育作為新元素嵌入了武勝縣鄉村旅游的名片中,促進著鄉村的發展,從中不難看出,休閑體育和鄉村旅游的相互作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兩者融合趨勢加深。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鄉村體育旅游有效融合發展的保障,在鄉村休閑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要健全產業規范發展的保障制度,規范鄉村休閑體育旅游產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定位、目標、原則、治理體制等基本措施,有針對性的制定保障鄉村休閑體育旅游資源有序開發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四川省政府應根據地方特色構建差異性的競爭格局,加強部門與區域合作和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形成鄉村體育旅游開發的合力,促進相關產業支持休閑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改革休閑旅游景區的管理機制,完善相關鄉村旅游的經營機制。
一個好的宣傳總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故應擴大鄉村體育旅游品牌的宣傳力度。在保護鄉村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做好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創新,打造富有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活動。利用四川省眾多鄉村耕地,茶園,林地,草坪,雪山河流等資源優勢以及民間手工藝,民族藝術品,鄉村文化,村落格局等人文資源,開展諸如鄉村茶園定向、鄉村高山攀巖,鄉村雪地越野、鄉村草原馬術、鄉村滑草,鄉村采摘等特色活動以及休閑體育大型賽事,結合拓寬的營銷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各鄉村旅游景區市場細分調查研究工作,把握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等旅游消費者的不同層次需求,吸引全國各地的休閑體育愛好者;發揮互聯網與媒體的作用,與各大體育官網,旅游官網,以及相關旅游類APP保持緊密聯系,全方位的拓寬宣傳力度。
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推動產業融合的重要手段,引進一批懂農業,懂旅游,懂體育的復合性人才,以推動休閑體育與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應與四川省各高等院校合作,對口引進鄉村體育旅游的人才,加強鄉村體育旅游培訓機構的建設,開展新型農民職業培訓,將農業與休閑體育深度融合,大力開展參與性的鄉村體育活動。
發揮市場對經濟的決定性作用,鄉村旅游相關部門應公開公平招標,吸引大量的企業對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餐飲,住宿,交通進行投資,以及休閑戶外項目投資,按優勝劣汰的競爭原則,優化投資項目;發揮政府對鄉村體育旅游的監管,引導當地農民對休閑體育與鄉村旅游融合正確的價值觀,宣揚產業融合所帶來的效益,發揮農民的積極性,政府應積極扶持鄉村體驗旅游的開發,給予意見和建議,放寬農村私營企業的條件,提供部分資金支持。“發揮政府調控、市場運作、鄉村居民參與”的資源開發理論使鄉村體育旅游的管理權、經營權分離,推動鄉村體育旅游產業永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