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健智(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 黃岡 438000)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同時也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武術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程度,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提高民族凝聚力。但現階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在體育武術教學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也層出不窮。學生對于武術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于武術認識不夠全面。因此,針對我國高校中的武術教學必須要采取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教學的質量。
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便是提高學生的體魄,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拼搏精神。因此,教學的內容需要促進學生個體社會化的發展,提高學生社會化的進程。而傳統的體育課程主要通過運動技術來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從而使得課程教學顯得枯燥無味;而武術由于其自身的特點,教師能夠通過武術基本功、套路以及散打等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采用武術之間各種活動性游戲與武術比賽等方式,也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使學生們能夠在樂中練、樂中學,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武術運動技能。
武術運動技能的掌握主要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特點,同時又具有防身自衛的功效,這對于促進體育課程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武術教學中所學到的基礎知識、實踐能力能夠安全的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并使學生獲得了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不但擴大了以往運動技術技能教學的范圍,同時也突出了提高學生應用技能能力的需求。此外,現階段的人們往往希望自身的身體強壯、健康,因此大部分人均會選擇武術運動作為鍛煉的方式,以掌握武術技巧作為終身體育的鍛煉手段。通過在高校中的武術教學,能夠讓學生更早的接觸武術內容,打好學習的基礎,進而提高學生終身體育的能力。
由于高校中學生的年齡尚小,其身體的生長發育還處于敏感期;在這一階段中,學生通過積極的體育鍛煉,能夠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同時對于學生的情感、性格以及意志方面均有著顯著的提升。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選擇武術運動,能夠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武術活動,促使學生在鍛煉中提高身體素質,從學習中體會武術中的精髓;此外,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長期進行武術鍛煉能夠有效提高神經系統快捷反應能力,提高呼吸循環系統的功能,促使腦細胞得到充足的養分,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記憶力,進而使得學生得到全面提高。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中武術教學的內容通常都是以初級長拳第三路、初級劍與二十四式太極拳為主,這些武術內容的套路、動作以及運動方向的變化較多,而學生普遍均沒有武術基礎,身體柔韌性較差;在進行復雜動作或武術套路的學習時,很容易產生生理與心理上的疲勞,從而對于武術產生畏懼與厭煩的心理。此外,教學的內容過于單調與枯燥,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很難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進而使得學生認為武術教學沒有作用。這也于現代體育教學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要求不符,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與主動性受到了限制,教學內容缺乏創新。
目前我國高校中所使用的武術教材沒有統一的標準,部分高校采用了自編講義,甚至有些高校沒有體育教材,從而使得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重技術、輕理論,重動作、輕技巧,單純的任務武術教學只是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忽視了理論的重要性。而武術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其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思想特征;武術教學不同于一般的體育課程,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不但需要掌握武術的動作技巧,同時還需要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4]。但教材的滯后使得學生對于武術認識程度有所不足,認為武術不過只是花架子不實用,僅僅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來進行學習,無法領會武術的真正含義。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的武術教學主要延續了傳統的 “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了預習-學習-復習這樣的單一循環模式;從而使得課堂教學過于死板、單調,教學方法老化,沒有能夠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的優勢,對于錄像、VCD以及網絡多媒體等方式運用不足,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鍛煉能力,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影響了學生對于教學的學習與接受程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對于傳統的武術套路難以產生興趣;同時由于課時較短,在短時間讓學生完全了解傳統的套路難度較大,教師只能夠在固定的時間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創新;我國傳統武術的內容廣泛,不但包含了太極拳、太極劍等傳統內容,同時還包含了散打、短板以及形意拳等其他套路,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學的內容需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此外,選擇的教學內容不但需要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同時還需要滿足體育教學的多樣性與娛樂健身性,使得學生能夠了解教學的內容是于生活息息相關的,能夠通過武術學習鍛煉自身的體質,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武術興趣。
高校在開設武術課程前,首先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一條規范性、系統性以及科學性較強的理論教材。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理論性教材不但需要具備科學性與規范性,同時還需要具有可讀性、實用性與創新性,不但要使得學生能夠看得懂教材中的內容,同時還能夠通過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對于武術的興趣。此外,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工具,完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視頻工具具有直觀性強、資源豐富以及可重復性強等特點,使用多媒體視頻工具,能夠將復雜、繁瑣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視頻內容,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了解武術教學的知識,從不同角度觀察武術動作的整個過程,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武術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多媒體工具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而提高課堂理論知識教學的效率。
創新武術教學的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項:(1)注重直觀性教學,突出教師示范的重要性:武術的套路主要是通過身體形態的改變來表現,而由于其于東的路線變化多,每個動作要求均需要達到“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這八個特點,因此對于學生的協調性要求較高。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動作示范的重要性,在示范的過程中向學生講解每一個動作要領,提醒學生注意重點與難點,在示范過后再讓學生進行模仿,并在學生模仿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的動作,通過反復的練習,促使學生掌握武術的動作要領;(2)從單個動作入手,實施分解教學:武術的套路主要是由單個動作所組成,單個動作的規范對于整個武術套路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武術基礎,在練習武術套路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動作不到位、姿勢不正確的情況;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分解教學的方法,將一整套動作拆分為一段過程,并對每一個步驟都進行詳細的講解,最后再將整套動作進行統一與協調;(3)重視基本功與基本動作的作用:在武術教學中,基本功與基本動作始終貫穿教學的始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基本功入手,如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而對于基本功的練習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只局限于一堂課的學習中,而是要在每堂課的學習之間都練習一遍基本功;同時基本功的練習需要遵循由簡至難的循序漸進原則,促使學生在之后的武術套路學習中能夠更加輕松。
對于高校來說,高校的領導需要加強對于武術教學的重視程度,完善設備的更新與補充。武術的場地、設備以及環境多于武術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的教學設備不但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范圍,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校方還需要增強武術教學的師資力量,在聘請武術教師時,不但需要注重教師的武術基本功與基礎知識,同時還需要考察教師隊伍武術理論知識以及傳統武術文化的了解程度,以此來建設出綜合素養較高的武術教師隊伍,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促使學生能夠得到綜合的發展。
綜上所述,武術教學作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不僅是一項體育活動,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國現階段的高校武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擯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社會、學校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善,不斷提高武術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