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立威 王淑莉(洛陽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 河南 洛陽 471000)
體育學科在職業院校教育領域發揮的學科地位十分顯著,是決定學生體能素質、品格素質建設的重點學科。在新時期教育環境下,受素質思想影響,傳統體育課堂授課模式存在一定問題,教學理念的偏差,導致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很難滿足學生具體學習需求。因此,在今后的體育教學進行當中,職業院校和體育教師應當重視體育教學改革,從而學生在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下,接受良好體能訓練。
通過對職業院校體育學科的教學現狀加以了解,結果發現目前體育學科教學情況并不理想。院校當前體育課程課時安排較少,學生接受的體育訓練時間有限,大部分表示體育課程與自身運動需求不符。同時,院校學生在體育學科的認知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很多學生將體育視為一門娛樂性、游戲性學科,而忽略了學科本身所具有的競技精神以及體能素質訓練功能。就目前而言,職業學院在校學生不僅綜合體能素質較差,身體肥胖,同時在堅韌、合作等優秀品格建設方面也比較欠缺。歸咎原因,主要在于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方面存在問題,進而直接影響學生體育課程學習質量,以及身心健康素質建設。因此,體育教師應正視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深入分析,以便能夠根據具體問題提出相應地改革措施,全面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目前,職業學院在進行課程體系設計時,所貫徹教育理念比較滯后,仍以應試思想為主導,重視學生專業課程設計,而對于體育課程在思想上缺乏重視。因為教學理念存在偏差,院校領導者以及體育教師對課程本身不夠重視,在課時安排方面出現不合理現象。課時安排較少,導致學生體育課堂訓練參與時間不充足,嚴重影響學生身心素質健康建設。同時,因為缺少教師正確的思想引導,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科缺少正確認知,在思想意識上并未形成積極參與體育訓練,提高自身身心素質的良好認知,未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導致職業學院體育課程教學工作很難正常展開。此外,職業院校學生受電子產品、網絡游戲影響,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而剝奪了學生體育運動時間,致使體育課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體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與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對內容設計以及目標設定要求較為嚴格。然而,職業學院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在內容和目標的設定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首先,在內容設計上,體育教師過于依賴教材,未能將體育領域一些全新的運動項目、內容融入到課堂之上,導致教學內容簡單、片面。而且,體育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未能全面考慮班級學生整體體育運動基礎以及興趣需求。以籠統性教學原則所展開的課程設計,很難滿足全體學生運動需求。同時,教學目標設定不夠專業化,教師將該課程教學目標定義為實現學生身心狀態放松,促使其更好地接受職業院校專業領域其他課程。然而,在素質思想支撐下,體育課程目標還應該包括學生體能素質、思想品格等多方面素質培養。
決定職業院校體育授課質量,其主要因素為教學模式和教學渠道。就目前的體育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模式和渠道開發方面缺少思想重視,導致體育課堂形態,無法滿足學生運動興趣需求。首先,在教學模式上,教師在體育課堂上所采用的授課模式比較單一,通常先對體育運動項目理論知識和相關運動技巧進行硬性灌輸,之后針對重點、難點動作進行演示,在接下來的課程時間中,便要求學生根據教師講授和演示進行自主練習。此種授課模式固化現象比較嚴重,體育課堂氣氛枯燥,學生難以對運動項目產生學習興趣。再加上體育課堂自主訓練環節比較隨意、自由,導致學生體育課程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訓練活動也逐漸趨向形式化發展。同時,體育教師在教學渠道開發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僅依靠體育課堂完成訓練教學,導致學生運動空間和受到明顯局限。
在體育教學領域,教學評價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體育課程改革進度,保證體育教學評價合理,能夠實現體育課程教學有效反饋與反思,進而為實現課程改革與創新提供有力依據。但實際上,目前職業院校在體育課程評價體系設計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之處,不論是在評價理念貫徹還是評價方法執行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導致評價效果不夠理想。首先,在評價理念上,體育教師看重學生體能測試成績,但是對于學生在體育學科領域的綜合素質評估缺少重視,導致評價結果片面性較強。同時,目前職業院校針對體育學科,所采取的評價手段比較單一,主要以每學期體能測試為主。在課程評價期間,學生主體缺少有效參與,且未能根據學生不同時期運動表現進行跟蹤評價,導致評價結果可參考性價值較低。
教師作為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的主導者與實踐者,其專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改革發展進程。然而,就目前而言,職業院校內部的體育師資結構和素質讓有待進一步建設和提高。首先,隨著擴招體制的執行,職業院校生源數量不斷增加,對于體育師資數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但是出于辦學成本控制,以及對體育學科的不重視,職業院校在體育師資數量引進上,資金投入不足。導致院校內部體育師資數量匱乏,很多體育教學項目無法順利展開,很多常規教學活動也存在明顯的縮水現象。同時,職業院校內部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也有待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滯后、方法單一,評價不合理,便是體育教師專業素質欠缺的重要體現。
若想實現體育教學改革,職業院校領導者以及體育教師,必須在思想上做出改觀。首先,應該對體育學科加強重視,清楚地認識到,體育學科對于當前高素質、全能型人才培養所發揮的重要地位。在更新學科認知之后,體育教師應該樹立學生本位教學思想,根據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具體學習需求,包括運動時間和空間上的要求,合理安排課時,從而保證體育課堂教學周期、教學活動與學生個體要求相符。此外,院校應建立體育課程教學監督體系,嚴格杜絕體育課程被肆意占用現象發生,避免體育課程趨于虛設方向發展,保障學生體育課程學習基本權利。
作為新時期體育教師,為順應素質教學改革,必須以素質思想為準則,健全教學體系,優化課程目標,豐富課程內容,從而保證體育課堂教學更加高效。首先,教師應該建立理實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塊,從而保證學生所掌握的體育知識、運動技能更加全面、具體。其次,在教學目標設定上,教師應該正確解讀新課程教學標準,以培養學生運動意識,增強學生體能素質,提升學生品格修養為教學目標,從而保證體育課程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同時,在體育課程內容設計方面,教師應加強調整和創新。根據體育教材內容,搜集課外體育項目資料,引進新穎的體育項目,保證學生所接觸的體育學科知識更加全面,有效拓展學生體育學科知識視野。
教師必須重視教學模式改革,以及教學渠道開發,才能夠順利實現體育課程改革。首先,在教學模式上,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灌輸+演示+自由活動的常規,根據素質教學需求,創新多元化授課模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運動視頻,規范體育動作演示教學,或者是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運動技巧強化訓練,亦或者是通過組織專業運動比賽,培養學生競技技能,提高運動水平。同時,在教學渠道方面,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具體興趣需求加以創新。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授課的同時,成立體育運動興趣小組、體育社團等,有效拓展體育教學渠道,為廣大學生群體提供良好的運動空間。
教學評價是職業院校體育課程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評價,能夠促進體育課程教學反思,進而推動體育教學素質改革。因此,體育教師應該重視評價體系建設,貫徹全新的評理念,創新評價方法。首先,教師在課程評價過程中,不應該僅關注學生體能測試成績,而是要從多個方面對學生課程學習表現進行評估,例如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學習態度,體育運動習慣養成情況,以及運動興趣拓展情況,從而保證評價結果更加權威和可靠。同時,在評價方式上,體育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評價,并利用計算機建立學生運動成長檔案,從而保證評價結果更具有改革參考價值。
職業院校為實現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必須重點加強體育學科師資隊伍數量建設以及素質建設。首先,根據院校內部生源數量,以及體育課程課時安排和教學計劃,引進足夠的體育教師,保證師資數量充足,確保體育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展開。同時,院校應重點加強體育教師專業素質培訓,在培訓活動中,向教師滲透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組織教學研討會,引導教師對授課模式進行創新性研究,從而全面提高體育學科教學質量,實現高素質人才有效培養。
綜上,體育之所以在職業院校教育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是因為其所具有的學科功能比較顯著,能夠全面增強學生體能素質,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形成堅韌的品格。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應重視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根據學生關于體育學科具體學習要求,對課時安排、教學體系、授課模式、評價體系,自身專業素質等方面進行提升,從而保證職業院校體育課堂教學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