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研究在化學平衡圖像學習中如何讓學生形成邏輯思維,提高學生化學科學素養。此過程需要分析障礙成因,選擇策略,運用策略和調整思維對象。成功的問題解決通常要應用有效的問題解決的策略。學生形成邏輯思維與他們的認知策略有關,不是簡單地通過知覺和回憶就能實現的,而是應該通過思維控制來實現。
關鍵詞:化學平衡圖像;邏輯思維素養;教學策略
一、在化學平衡圖像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很多學生在分析化學平衡圖像時存在邏輯思維的障礙。所以研究學生如何在化學平衡圖像學習中突破思維障礙并且提高化學邏輯思維素養非常重要。邏輯思維的形成需要學生在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學習之后,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對于難度大、思考跨度大的知識點,需要從本質出發,對知識點深入學習,環環相扣,梯度性地進行吸收消化,從而形成對該類知識點的邏輯思維。
化學函數圖象中,有關“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圖像”在人教版中只簡單出現在必修2第51頁圖2-20,而綜合教輔資料、網絡資料和實際教學,會發現當前的主要教學大多針對“速率-時間”“濃度-時間”等類型。學生大多通過練習獲得對各類相關圖像的解題技能,而缺乏對圖像本質、意義的深刻理解,沒有真正提高對該類圖像的分析能力,所以無法在分析過程構建起自己的邏輯思維,從而產生分析圖像的思維障礙。一旦產生思維障礙,學生對于圖像分析就會有畏難情緒,影響學習。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化學邏輯思維素養顯得尤為重要。
二、培養學生化學邏輯素養的重要性
化學科學素養是指人認識和處理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規律及抽象與化學相關的事物本質的悟性和潛能,是化學觀念、化學知識、化學技能、化學思維、化學思想、化學能力、化學品質的和諧統一。它包括化學意識、創造能力、思維品質、化學語言四個層面。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化學邏輯思維素養顯得尤為重要。以往傳統的化學教學只是片面地強調知識和技能目標,忽視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本課題的切入點就是在化學平衡圖像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化學邏輯思維素養。
三、在化學平衡圖像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化學邏輯思維素養的措施策略
思維過程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等基本過程,通過聯想和邏輯過程來實現。教學要讓學生構建起自己的邏輯思維,由淺入深,環環相扣,讓學生深刻理解圖像本質、意義。
四、小結
平衡圖像的產生是展示理解過程和理解深度的最佳手段,借助這種最簡潔最突出地揭示變量間關系的方式,集中彰顯了不同物理量的變化趨勢、數量及相互關系。在教學中需要運用對應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能真正理解和運用平衡圖像,提高化學邏輯思維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新文,龔穎潮.化學平衡圖像的教學價值及其實現策略[J].化學教育,2014(21).
[2]徐泓,夏建華.學科核心素養:化學試題評析的新視角[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Z1).
[3]陳柳青,劉江田.立足課堂培養化學核心素養:以“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3).
[4]向莉莉.思維表面化學困生如何突破化學學科思維障[J]. 才智,2014(36).
[5]富瑤,尹冬冬.運用圖示思維提升化學素養的教學案例研究[J].化學教育,2016(37).
注:本文系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教師專項課題“關于在化學平衡圖像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化學邏輯思維素養的研究”(編號2016C022)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奕欣,女,大學本科,中學化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