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反不當競爭法》彌補了原有法律規定中的缺陷,對互聯網行業中存在的不正當競爭進行了說明,為了確保針對這一法律的修訂能得到有效的實施,本文將對新《反不當競爭法》環境架構下的競爭規制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反不正當競爭法》;競爭規制;分析
中圖分類號:D922.2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2-0254-01
作者簡介:崔靜(1980-),女,漢族,吉林白城人,碩士研究生,白城師范學院政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經濟法。
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大小互聯網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逐漸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對于具體的法律法規來說,這一行業的高速發展也為法律條文的修訂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對于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來說,新《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增設了的“互聯網專條”,即第十二條,這一條例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應對日益復雜的互聯網企業競爭問題。但結合現狀來看,第十二條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惡意競爭的出現,但也依然存在缺陷。本文將在對其具體內容進行論述的基礎上分析這一條例中存在的缺陷,最后一部分內容則針對互聯網企業間不正當競爭的判斷準則進行了論述。
一、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簡述
第十二條中明確規定,網絡不正當行為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第一,未經其他經營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中插入鏈接或強制跳轉。結合百度訴青島奧商一案來說,當用戶進行搜索時,青島奧商將會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彈出與百度搜索結果相近的內容,引導用戶點擊,進而導致百度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在法院判決過程中,法院認為奧商公司的這一做法已經違反了誠信原則和商業道德,損害了百度公司的合法利益。
第二,誤導、欺騙、強迫用戶修改、關閉、卸載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這一點同樣可以利用實例來進行說明。在騰訊訴搜狗一案中,搜狗公司通過“輸入法修復”窗口引導用戶刪除語言欄中QQ拼音的快捷方式,進而導致用戶無法使用后者進行文字輸入。顯然,這樣的做法屬于明顯的不正當競爭。
第三,惡意對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實施不兼容。與上述內容相比較,這一點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存在很多爭議,國際上有大量的互聯網企業通過“不兼容”方式來進行競爭,蘋果公司則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實例。結合我國互聯網企業間的競爭實例來看,騰訊公司就曾要求用戶在騰訊旗下產品與360公司產品之間二者選一,依照第十二條中的內容,這一競爭方式已經屬于不正當競爭,但對于具體界線的劃分來說,執法機構及法院仍應結合實際狀況做進一步的考量。二、互聯網專條應用過程中依然存在的缺陷(一)過度強調技術干擾
結合上文中的內容來看,第十二條中對互聯網企業不正當競爭進行判斷的主要標準在于是否使用了相關技術進行干擾、這些干擾是否導致了經濟損失的出現,但在互聯網企業實際的競爭過程之中,部分競爭行為并不會直接對其他經營者的產品或服務造成負面影響,數據抓取就屬于此類。若這些新型的競爭方式進一步發展,那么第十二條所能起到的作用自然也會逐漸降低。(二)對市場應對能力的關注度不夠
結合現有數據來看,一旦執法機構或法院做出某個重要的司法判決,市場上的互聯網企業就會迅速的根據這一判決結果對其自身的經營方法做出調整。舉例來說,在優酷訴金山、愛奇藝等不正當競爭案件判決之后,網絡視頻廣告過濾軟件也隨之逐漸的在市場上消失了。對于企業來說,法院判決的震懾力是十分強大的,而這樣的震懾力同時也激發著更多新型不正當競爭形式的產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反不正當競爭法》必須針對這樣的狀況進行說明。三、互聯網企業間不正當競爭的判斷原則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執法機構及法院在針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判斷的過程中還應參考以下內容:1、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是否受到侵害。2、消費者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害。3、市場競爭秩序是否受到負面影響。在結合第十二條進行判斷的基礎之上,執法機構仍應結合實際狀況對上述內容進行考量,以此來避免現有法律法規中存在的固有缺陷。
以上文中提到的數據抓取為例,這一競爭行為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分析,對于數據抓取者來說,其他經營者的競爭性資源已經被侵犯,但同時,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再利用,市場中很有可能迎來新一輪創新過程。對于數據被抓取的其他經營者來說,如果這部分經營者認為這些數據是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關鍵設施,并拒絕分享,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現惡意不兼容的現象,構成惡意競爭。從這兩方面來說,數據抓取對于抓取者和其他經營者來說都有可能導致不正當競爭的出現,而執法機構則應結合上述判斷標準來做出合理的判決。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針對新《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新內容進行介紹的基礎上,本文主要對修訂后法律中包含的第十二條中仍存在的缺陷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不正當競爭具體的判斷準則進行了論述。總的來說,為了確保新型不正當競爭能從根本上得到遏制,相關單位仍應進一步對市場發展狀況進行調查,確保法律的制訂和修改符合市場需求。[參考文獻]
[1]柴耀田.論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結構性問題——兼評2018年新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J].電子知識產權,2018(1).
[2]鄭友德,王活濤.新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頂層設計與實施中的疑難問題探討[J].知識產權,2018(1).
[3]孟雁北.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視野中的商業道德解讀——以互聯網行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為例證[C].2012年市場經濟與信用法治論壇論文集.中國人民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