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象山縣外國語學校,浙江寧波 315700)
在傳統的《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為灌輸式教學,教學的主要內容為理論知識,在實際教學中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和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全面發展。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對《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和關注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采取適合的方式開展針對教學。
為了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成效,在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學習內容為學生創設事宜的合作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互相交流信息,為品德與社會教學活動的深入發展提供支持。比如在學習浙教版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各種各樣的傳媒”一課的時候,基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了解多種多樣的傳媒種類,懂得傳媒時刻充實著我們的生活。在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互相交流自己所看到生活中的傳媒教學情境,即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小組合作調查總結當地的傳媒特點。在這樣的調查情境預設中教師可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分成三組,第一組調查當地報紙的種類,第二組調查當地廣播電視的種類,第三組調查本地可以收到的電視頻道的種類。在學生以小組形式呈現自己調查信息內容的時候,教師提問你是怎么知道這個信息的?并根據小組匯報,有意識地幫助整理其中一組的調查資料,培養學生客觀準確的調查記錄能力。之后,教師出示課題引導學生領悟“傳媒”——傳媒就是傳播媒介,特指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新聞工具。傳媒可分電子傳媒和紙質傳媒。在這種調查情境的創設中讓學生充當一次調查員的角色,在小組集中智慧思考的過程中增強了合作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課程學習奠定了良好支持。再比如學習“這是我們的社區”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了解社區的各種設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知道并學會借助相關的社區公共設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課前,教師設計這樣的情境導語“社區的設施跟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當我們遇到情景劇中的情況,該如何借助社區里相關的公共設施解決問題呢?”之后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準備表演情景劇,為學生創設模擬社區,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社區的功能和借助公共設施解決問題的情況,之后通過情境學習總結出借助社區的公共設施解決實際問題的道理。
游戲的引入能夠提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成效,讓學生在輕松的引導下進一步感受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為此,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習內容適當地滲透一些游戲。比如在學習浙教版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集體力量大”一課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明白在一個集體中,只有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辦好事情,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游戲為基本切入點,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游戲。在游戲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向學生出示游戲規則:每個人手中有一張圖形紙,上面畫著八個圖形,請在一首歌的時間內,按老師的要求來圖色,誰能完成任務,我就相信他的力量大。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涂好顏色,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充分認識到個人力量渺小。在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后提問學生為什么無法成功涂色?學生會說時間太短了,在學生的回答下教師接著提問那你們有什么辦法,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呢?四人小組討論,學生如果沒有說出:要大家一起來涂,就這樣引導:看來靠你們一個人的力量還是不夠呀,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個老師,你們可以從它們的身上找到辦法。播放視頻《螞蟻搬餅干》。
學生如果說出來:要大家一起來涂,就這樣引導:看來大家都知道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大家一起來才行。其實這個道理不僅你們懂,小動物們也懂。說說看,通過你的觀察發現,你知道哪些小動物他們是靠集體的力量取得成功的。在對動物活動思考學習之后學生紛紛認識到齊心協力團結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這個道理。在學生認識到這個道理之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涂色練習,合作涂色之后將涂好顏色的圖形紙張貼到黑板上。之后分別對成功的小組和失敗的小組進行采訪,讓成功的小組介紹成功的經驗。總結合理分工,團結協作的重要性。采訪失敗的小組,總結經驗,讓他們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在當前社會,一個人是否具有團結合作的精神逐漸成為對綜合素質考查的重要環節。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為了能夠確保全員參與,并在最大限度上體現出學生合作學習精神。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其安排分組合作學習任務,明確各自在小組學習中的責任,在責任的引導和制約下更好地完成互動教學,促進個人發展。比如在學習浙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神奇的電話”一課的時候,基于教學目標知道電話是傳遞信息的工具之一,了解電話的神奇;掌握幾種公眾服務電話的使用方法;明白不能亂撥應急電話。在向學生介紹電話發展、闡述應急電話重要性、明確公眾服務電話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演示撥打應急電話,具體操作為:從信封里取出任務,模擬撥打應急電話 (兩個演員,一個導演)。在明確任務之后教師將學生分成三組,分別執行如下三個撥打任務。
任務一:今天上午十點,綠城育華學校校門口發生兩車追尾事件。后一輛車的保險杠被撞壞,擋風玻璃被撞碎。任務二:紫金花園二幢一單元301的王奶奶心臟病突發。任務三:春風玩具廠一樓倉庫發生火災,火勢有蔓延趨勢。廠址:中和路23號。最后,小組匯報表演,并讓小組合作制作一份公眾服務電話宣傳單,并在宣傳單上注明如何正確使用應急電話,深化自己對應急電話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深化發展下我國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品德和社會》課程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也引起了相關教育人員的進一步關注。小組合作學習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彌補傳統課程教學存在的局限,加強師生情感交流,不斷提升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