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鴻鷹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快樂體育”是19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入的現代教學方法,因為其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加之我國素質教育概念的提出,快樂體育不僅成為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成為實現素質教育的主要方面。同時也為我國學校體育改革,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打下基礎。
排球是我國優勢項目之一,理應具有較豐富的排球鍛煉人口,從而使排球作為人們喜愛的終身體育項目之一。中小學是學習排球這項運動的基礎階段,除了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目的,也成為提高學生排球學習興趣,進而增加我國排球后備人才力量的有效方法。但在實際教學中,排球教學卻不容樂觀。實際中發現,北京市中小學排球教學存在以下問題:(1)學生對于足球、乒乓球等項目有積極興趣,但是對排球學習的積極性不高。(2)學校排球相關器材、場地等設施不健全。(3)教學老師多是外聘高校體育專業學生,一旦出現學生不服從管教的現象,導致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
教學是指教的人指導學的人的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首先,快樂體育的本質是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以人為本,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接受前人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知識,從而達到教師、學生和教學方法這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其次,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教學的內因,快樂體育也促進了教學環境的改進,使學生和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得到激勵,提高教學效率。最后,快樂體育教學也打破了當下出現的 “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尷尬局面,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促進身心發展。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的發展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出現都能帶來相應的發展,但也會出現不可忽視的弊端,快樂體育的教學方法亦是如此。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1)過于強調學生的主體而忽視的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這種思想時間過長反而容易陷入“學生中心論”的桎梏。這就使現有的快樂體育教學中,過多地強調學生的興趣,就出現了 “學生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學生對什么感興趣就教什么”“放羊式教學”等現象。最終的結果就導致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差強人意,在該學習的階段追求所謂的“快樂”,使終身體育的理念拘于形式而脫離教學實踐。(2)為了學生快樂而教學。教育學中正確的學生觀是指學生是成長中的青少年,其人生觀、價值觀都不成熟。所以才有了學校、指定教材、教案的出現。而現有的體育教學因為盲目地追求學生的興趣和快樂,而忽視了學生學習是受社會需要制約以及教學具有社會性和階級性等方面的問題。(3)學生技術水平不高。這是快樂體育應用偏差導致的直接后果,技術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這四個階段,學生在學習技術中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動作和自信心喪失諸如此類情緒的波動,如因為難而不想學。但是有些體育教師以快樂體育教學作為擋箭牌,非但沒有鼓勵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轉變教學方法,反而直接放棄教學。這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學生不想學,教師不教,教學大綱完成不了,學生技術水平不高,更難以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
針對當前北京市中小學排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摒棄快樂體育的缺點,以快樂體育本質為引導,要求排球教學中要從教學各個方面進行認識和改進。
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指向作用、標準作用。快樂體育的本質是使學生有興趣地、快樂地學習,但不是脫離教師約束的絕對自由。素質教育是要通過體育讓學生身心健康得到發展,這是學校體育最基本的功能,也是要發揮快樂學習最主要的方面。中小學是我國排球事業發展的基礎階段,也是競技排球后備人才儲備的搖籃,高素質的人才是要求不僅排球技術全面,還要求心理抗壓能力,克服困難的能力強,因此,在中小學生學習排球階段,就要樹立明確的目標、長遠發展的目標,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排球的積極性,貫徹快樂體育思想理念的第一步。
學生是成長中的青少年,各項身體素質的發展處于自然生長階段,在對中小學生進行排球技術訓練時要結合其各素質發展階段,有意識地將快樂體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應用于學生的學習。如排球游戲的設計,有意識地提高靈敏性、有氧能力等方面,同時還要提高學生非認知心理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起到引導作用,使學生學習正確的排球技術動作規范,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技術素養,同時也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在課堂上具有全局意識,在課堂下要不間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手段,以提高學生興趣為主,發揮快樂教學理念,改變學生不喜歡排球項目的現象。
快樂體育源于日本,在當地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要認清,我國實際教學環境并不同于日本,在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方法時,可以借鑒,但不可以照抄照搬,沒有本土特色。同時,教學環境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要素之一,不同的地區排球教學設施和器材不一,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環境中有利的方面。快樂體育要求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展開教學,學生由于身心發展不一,掌握排球技術的水平進程也不同,教師要因地制宜開展排球教學,結合實際。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方面,分為自評和他評,快樂體育要求學生要增強自身的自信心。這就是教師要善于利用評價、反饋的積極作用,如學生兩隊進行教學比賽,一個學生墊了一個球過網,這時候教師喊出“太棒了!”“好球!”等鼓勵性的語言反饋,學生會在技術學習中增加自信心,提高學習排球的興趣;經常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技術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學生是學習中的人,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學生主體意識、自我意識的培養就是要形成于實際教學中。同時,教學評價的開展,也利用教師提高自身素養,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快樂體育作為一個舶來文化,已經在我國開展30余年。快樂體育在學校體育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學生的快樂不是絕對的快樂,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的有意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方法。在北京市中小學排球教學中引入快樂體育要結合教學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地聯系教學諸要素,提高排球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排球學習興趣,這才是快樂體育持續發展、排球運動持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