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增長,離不開政府和市場及方方面面助力,許昌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之密不可分。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是民間投資增長的“定心丸”。歷屆許昌市委、市政府持續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著力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民間投資增長。“十一五”以來,許昌市委、市政府不斷解放思想、主動作為,通過改革改制,促進民間資本進入污水處理、供水、供熱、醫療、公共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實施了100多個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60億元以上,帶動民間投資增長的同時,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和民營企業的壯大,為下一步增長夯實了基礎。為積極適應新常態,繼續有效拉動民間投資增長,2016年、2017年,許昌市委、市政府連續兩年召開高規格的民營經濟座談會,強調許昌經濟發展的活力在民營、潛力在民營、希望在民營,進一步傳遞“親商、富商、安商”理念,拉高標桿、轉型發展,為新常態下民營經濟發展、民間投資增長指明了方向、指出了途徑。
大企業是民間投資的“火車頭”。2016年,許昌市的森源集團、黃河集團、眾品公司、鑫金匯公司等民營企業主營業務年收入均超過百億元,平均投資增速超過18%。2017年全市大企業投資增長15%以上,其中森源集體、黃河集團等大型民營企業投資增速超過17%。
企業家是民間投資的“領航者”。“十二五”期間,許昌市25位優秀民營企業家帶領企業實現了主營業務年收入超10億元。2017年以來,百億元級的民營企業負責人投資信心充足,如:喬秋生帶領黃河集團投資310億元建設黃河科技園和黃河工業園,楚金甫帶領森源集團投資100億元發展純電動汽車,朱獻福帶領眾品公司投資60億元建設智慧生鮮供應鏈生態圈,目前這些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良好環境是民間投資的“信心源”。長期以來,許昌市致力于打造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營造民間投資增長的優良外部環境。“十二五”期間,許昌市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壓減至90項、辦理時限縮減62.2%,成為全省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效率最高的省轄市之一。2017年上半年,又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實施意見》(許政[2017]31號),同時印發了加快推進“只進一個門、只找一個人、只跑一次腿”改革、投資項目模擬審批、網上審批等7個專項實施方案(辦法),繼續優化營商環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