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兌
青山說:我們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最大的作用,就是榜樣。偶像可能有很多缺點,但一定有他的魅力和可取之處。朝著自己偶像的光芒點進擊,才是偶像正確的打開方式。比如小爽,面對能產生巨大殺傷力的語言暴力,她的“做自己”值得肯定。
鄭爽再次占領頭條,已經沒什么人表示驚奇了。從17歲那年作為“楚雨蕁”闖進娛樂圈,她就幾乎全年無休地掛在熱搜榜上。她正是娛樂圈喜歡的那種人——自帶話題,有許多死忠粉,也有一批路人黑。
欣賞鄭爽的人和討厭鄭爽的人,都是因為她身上鮮明的性格特征。有人讓她用三個詞形容自己,她說:“簡單、直接、敢。”她確實坦白直率,說話直愣愣的。
作為少女偶像,她幾乎集齊了所有明星的雷點:頒獎典禮黑臉、拍雜志照片玩失蹤,還是第一個公開承認整容的女明星。
最開始,像大多數女明星那樣,工作人員以化妝和角度的問題否認整容。但沒過多久,當事人竟毫無預兆地承認此事。“我不想騙大家,就是想改變一下自己。”她說,“之前很多人想要保護我,讓我避開,但我其實不想避諱什么。”就連站在一旁的楊冪都沒能掩飾住吃驚。
很難想象,她整容的原因,是覺得在愛情中自己不夠好。但整容后,很多人說她不再清純。這讓她苦惱,又開始想辦法變回以前的樣子。某種程度上,她不遺余力地表達態度,卻始終難以自然地活出自己。

作為正處在上升期的當紅明星,她從不覺得受到老天眷顧,一面演著聰明漂亮的好命女孩,一面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如此優秀的人生。可事實是,鄭爽16歲就同時被中戲、北電、上戲錄取,優秀得就像“別人家的孩子”。她一直是乖學生,老實聽話。但她的青春期又是自卑和無助的。父親曾說起鄭爽上學時被同學排擠的事。“當時不知道那叫欺負人,只是后來覺得心里難受,從來沒和家里人說過。”她邊說邊哭。
她并不擅長表達,喜歡把事情憋在心里,但又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她奮斗的、快樂的動力好像都并不源于自己,而是為了滿足他人。她沒什么心機,也不蠻橫無理。只能說,作為明星,承受得起贊美,也應當忍受得了評判和詆毀。而鄭爽似乎還沒為后者做好準備。她像只刺猬,隨時準備縮成一團,刺退來者。
在真人秀《花兒與少年》中,她說話直接、抗壓性差。不久后,她又被拍到在街頭抽煙,和胡彥斌的感情也不被看好。
連帶曾經的種種“黑歷史”,非議像潮水一樣涌來。2017年年初,一直不用社交網絡的鄭爽開了微博小號,就像突然轉了性,怒懟網友、羅列媒體大號紅黑榜單,用拼音問候別人——樁樁件件都是娛樂圈大忌。
經歷這些后,她依然沒有成為那個能夠笑對人情世故的懂事愛豆。有人說鄭爽人設崩塌,有人說她放飛自我,有人說玻璃心的人不適合娛樂圈。沒人能猜透她到底作何感想。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星確實不需要同一張臉、同一種個性,但也確實應守住責任,直率并不是沒禮貌的借口。
什么才能對得起所遭受的磨礪?唯有成長。
不久前,鄭爽清空微博,現在所有的內容都跟工作有關——小號變成大號。她在《鄭爽的書》里說,以前沒勇氣做自己,曾想過找個依靠,成家嫁人,但是又覺得要求別人太累。現在,她已經不這么想了,已經過了敏感、容易受傷的階段。她想明白了,幸福不能寄托在別人身上。
畢竟,成為明星之前,要先成為自己。
云游鳥摘自《博客天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