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彼得·萊文+【美】瑪吉·克萊恩
編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經歷創傷是他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創傷可能來自暴力傷害、性騷擾這樣的大事故,也可能來自日常“普通”的小事故。這些創傷可能會讓孩子想要逃避,失去自信心,甚至產生焦慮和懼怕的情緒。這需要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能學習一些知識和方法助力孩子鍛煉心理韌性,讓他們重新恢復心理平衡。游戲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和方法。

許多孩子喜愛手偶玩具,受驚過度、無法直面創傷經歷的孩子也是如此。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以及有過食物窒息經歷的3歲以下的孩子),小型的玩具是搭建游戲場景的理想伙伴。需要裝扮和角色扮演的戲劇游戲也是幫助孩子處理創傷情緒和感覺的有效途徑。
手偶玩具
與孩子一起玩幼稚的游戲,其實十分有趣。開始時不需要有什么特別的目的,隨便用不一樣的聲音和聲調與手偶玩具說說話,自由發揮,鼓勵孩子隨心所欲地玩耍。手偶玩具可以讓孩子在心理上暫時放下困擾他們的事物,營造安全感,讓他們自由表達想法。情感表達困難的孩子,總是可以通過手偶玩具將情緒間接地宣泄出去。
自由玩耍一段時間后,你可以將游戲推向有助于孩子處理創傷的方向,引導孩子處理原始的創傷事件,或是處理創傷過后的異常行為。例如,如果孩子產生了諸如生悶氣、情緒低落、壓抑憤怒等創傷癥狀,你可以通過手偶玩具引導孩子將這些情緒表達出來。你可以假裝手偶玩具生氣了,比如手偶玩具“憤怒的小鱷魚愛麗絲”生氣的時候會咬牙切齒地大聲說出讓她感到心煩的事情。這樣,經過引導,孩子就能將情緒完全表達出來,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同樣也能表達恐懼、傷心或者歡樂等情緒。手偶玩具游戲不僅能傳達情緒,還能在大多數情況下幫助孩子找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隨著父母越來越習慣用游戲做交流,你可以試著向真實的創傷場景(如果知道的話)前進一步。例如,父母可以假裝某個手偶玩具出了車禍,受傷倒地,然后用令人害怕的方式敘述一下將要進行的手術,或者讓孩子說一說爺爺去世時他的感受。通過手偶玩具,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探索身體感覺、想法和情緒。如果父母營造了恰當的環境,孩子會表現出驚人的心理韌性,他會正視自己的恐懼,重新找回力量,戰勝創傷。
微型玩具
讓3歲以上的孩子與小玩具或者小擺件做游戲,是另一種能讓我們對心理創傷兒童的內心世界一探究竟的方法。牛仔和印第安人、海洋和陸地動物、海盜和刀劍、救護車和消防車、樹木、怪物、火山、家具、醫生、護士和創可貼、藏寶箱和戰利品或者鍋碗瓢盆之類的小玩具,都可以是孩子游戲的對象。如果讓孩子自己玩的話,孩子會運用想象力,給小玩具設置各種各樣的游戲場景和道具,自己與小玩具交流。
就像與手偶玩具做游戲一樣,父母可以與孩子坐在地板上一起玩,觀察孩子怎樣玩玩具。看看孩子的表現是溫柔、和藹,還是粗暴、嚴厲;孩子給游戲模擬了哪種場景;有沒有在游戲中搭建可以躲藏的地方、在游戲中設計爭斗的場景或是喜歡玩逃脫的游戲。觀察過后,問問孩子他希望你在游戲中擔任什么角色。如果孩子一直無法從情感沖擊中解脫,看看游戲中有沒有涉及任何原始事件(父母離婚、車禍、性騷擾、就醫、自然災難)的地方。當孩子用小玩具搭設了各種各樣的游戲場景,充分鍛煉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之后,奇跡就會發生,孩子的壓力和緊張能得到充分釋放。重點是,孩子需要表達和釋放與情緒掛鉤的能量。這樣,他們才能恢復平衡,找回本來的自己。
對學前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如果能在后院的沙堆坐下來與大小玩具一起做游戲,那就再好不過了。游戲中,不僅沙子給孩子帶來身體感覺上的體驗,用手指控制玩具和擺件還可以給孩子帶去活力。這是解決創傷問題十分行之有效的方法。
戲劇游戲、裝扮游戲和角色扮演游戲
戲劇游戲,也像手偶玩具游戲一樣,能讓孩子在心理上暫時放下創傷,為他們營造安全感,讓他們無須感到羞愧,自由地表達想法和情感。戲劇游戲不僅玩起來自然而且可以自由發揮,易讓孩子與愿意通過游戲了解他們內心世界的小伙伴和家長進行交流。
在《隱藏的寶藏: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一書中,作者維萊特.奧克蘭德講述了10歲小男孩喬伊的故事。喬伊5歲時,有人發現他被繩子死死地綁在一輛廢棄汽車的座椅上。即便收養后堅持服藥,10歲時喬伊仍表現出了多動易怒的癥狀。小男孩喬伊很需要與一位能給他帶來安全感的成人做交流,體驗力量、控制和解脫。
經過維萊特.奧克蘭德幾次鼓勵交流、建立關系的努力之后,小喬伊注意到了放在玩具架上的一副玩具手銬,他把手銬拿了下來,給游戲設立場景,開始主導游戲。喬伊讓維萊特裝成偷錢包的劫匪,自己則扮作警察上前將維萊特抓住。這個游戲喬伊玩得非常開心。第2次游戲時,游戲還是同樣的主題,這次喬伊心滿意足地用繩子綁住了維萊特的雙手。之后,第2個星期,維萊特又帶來了繩子,繼續這個游戲。喬伊連續玩了好幾次追蹤、抓捕、手銬,再將維萊特的雙手綁住,直到最終厭倦。游戲讓喬伊敞開了心扉,設計與自己親身經歷截然不同的游戲過程,從而使喬伊盡量忘卻自己之前的創傷。沒過多久,養母向維萊特報告:“喬伊像是換了個人一樣,變得歡樂平靜,再也沒有暴躁不安。”
如喬伊一樣,其他有過恐怖經歷的孩子也感到過困境和壓抑、受到過襲擊或者在別的方面失控過,他們需要進行有助恢復的積極活動。這種給孩子帶來活力的游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喚醒用于防御和運動的肌肉,重拾曾在情緒激蕩之下失去的力量和能力。
還有一種帶給孩子力量、幫助他們培養健康防御能力的活動,這就是讓孩子裝扮為他們最喜歡的動物。孩子會很愿意表現動物的性格和力量,他們可以在游戲里模仿動物吼叫、跳躍、齜牙、泅水、滑行、猛撲或者嘶叫的行為。還有別的游戲也可以讓孩子尋找安全地帶躲藏,如在擊劍比賽或者戰斗中奪冠、扮演醫生或忽視給病人縫針或是假裝開車時猛打方向盤避免車禍等。戲劇游戲就像手偶玩具和玩具游戲一樣,能讓孩子在游戲中進行體力活動,感受與創傷中的無力和僵硬全然不同的身體感覺和情緒。
本文來自《讓孩子遠離傷害》一書,金城出版社出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