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職業活動中的情感應該是專業的,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專業情感。教師專業情感并非面對情景刺激時的自然反應,而是根據教育需要主動誘發的選擇性情感。專業情感需要經過專業的學習與訓練,并有自己的特點。目前對專業情感的認識與實踐都存在一定的誤區,應該基于教師專業發展,重視從多個方面促進教師專業情感的發展。
關鍵詞
教師 專業發展 專業情感
對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很多研究成果已經轉化為教師的職業實踐和教師教育實踐,并通過這樣的方式融入教師的專業素質。但對教師情感專業性的研究卻比較鮮見。教師的專業素質可以劃分為三個方面:知識、技能、情感。職業情感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敖虒W是一種情感實踐,廣大教師即是情感實踐者。情感扮演著‘催化劑的角色,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1]在教師專業發展中,越來越重視情感的影響,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白⒅厍楦芯S度是國際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趨勢。”[2]
教師的專業情感,并非完全遵從個體的自然選擇,而是根據職業活動需要主動選擇和訓練的結果,專業情感并非面對情景刺激時的自然反應,而是根據教育需要主動誘發的選擇性情感。當然,專業倫理并不排斥自然天性,但只有天性是不夠的,既然是支持專業活動,實現專業性的,必然有不同于日常經驗的要求。
一、專業化情感認識
職業活動的專業性要求在職業活動中,教師的情緒情感也要有專業性,這是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很多傷害事件就緣于教師情緒不夠專業,面對孩子的表現,沒有從專業需要出發考慮什么情緒反應最合理、什么情緒反應對兒童的發展更有利。教育活動雙方都是人,最復雜也最靈活,不能以不變應萬變,但總有一些共同的東西,總會表現出一定的規律,努力把握這些規律,就會幫助我們展現出更多的專業性。
專業情感與自然情感有很大不同。《心理學大辭典》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這里談到是人的自然情感,因為外部刺激與實際需要之間的關系而引發不同情緒。自然情感是我們面對情境時最自然的反應。專業情感根據教育需要而主動誘發,并非自然而然,須要我們根據教育需要判斷所需要的教育情感的性質及程度,而教育需要則是教師長期經驗和對當下情境綜合判斷而成。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專業情感和自然情感的產生路徑不同,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謂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就很難有堅實的根基,我們對這些情感的認識與激發也會失之謬誤,實現不了教育意圖,有時效果可能適得其反。一般來說,專業情感有以下特點。
1.主動誘發
主動誘發是專業情感的產生機制。專業情感并非是客觀環境誘發的,而是教師根據職業活動需要而主動誘發的。在面對學生的發展問題、同事之間的合作問題和家校合作的問題時,不能沉浸于這些活動究竟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那并非一個教師的專業表現。例如:見了學生調皮搗亂,一般人都會生氣,這是自然情感。教師情感的專業性要求教師應該更多地考慮需要什么情感,學生的調皮搗亂傳遞了什么信息。至于究竟傳遞了什么發展信息,首先教師要努力幫助自己冷靜下來,然而如果經過分析,教師發現需要表現出熱情來,那無論此時心境如何,就要努力調整到熱情的狀態。專業感情并非自然情感,并非順乎自然,所以專業情感的發出需要人為誘發,需要教師努力誘發才會出現,有時需要教師強大的意志努力。
2.冷靜節制
冷靜節制是專業情感的表現特點。教師專業情感是根據教育教學工作需要而誘發的,而啟動誘發程序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冷靜節制。教師情感的專業性發揮作用,主要就表現在一些突發事件中,突然的壓力、突然的質疑、突然的挑釁等,很多人在面對這些情況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興奮沖動、緊張害怕,這樣的情緒反應大都不是最佳選擇,不利于問題解決,不利于學生成長。此時首先需保持頭腦的冷靜,始終使自己的情緒表現保持在可控的范圍內,才能在諸多方案中選擇出最恰當最有效的那一個,因此,冷靜節制是采取恰當措施的前提。實現冷靜節制,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也需要經過專業訓練和培養。對自然情感進行必要的調控甚至是根本的轉變,豐富甚至改變多年積累甚至代際傳承而來的情感表現方式,沒有經過一定量的專業的培養訓練,是不可能的。所以,職業準備和職后進修都需要進行專業情感訓練。
3.專業自主
專業自主是專業情感的管理需求。專業情感是教師職業活動的一部分,需要排除外部干擾。《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七條規定了教師的權利包括:“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既然這是教師的權利就應該維護,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教師有權利在職業活動中根據專業判斷開展教育教學指導學生發展,法律規定之外的人或者機構無權指責或者迫使他們改變工作方法。對教師職業活動中職業行為專業性及專業水平進行判定也應該是相應的專業機構或者專業組織。教師不應該在公眾或媒體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更不能受到公眾或者媒體的裹脅。
4.自然為根
自然為根是專業情感的心理特征。有時專業情感就是自然情感,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喜愛是自然的,發自內心的;有時專業情感與自然情感大致相當,略有出入,學生犯錯的時候,教師表現出憤怒不滿,這其實是自然情感的基本表現,只是專業表現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發展;有時專業感情與自然情感區別明顯,有些孩子犯了錯誤,一般人看非常嚴重,但從教師的專業視角審視,錯誤中蘊含孩子可喜的發展,就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后兩種情況更能彰顯出教師情感的專業性,也更好地支持了教師職業活動的專業性。但無論哪種情況,教師的專業情感都是在自然情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雖然有些情感超越了自然情感,那也是在自然情感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無視教師的自然情感一味強調專業性是無益的。專業情感的長期積累會提升教師個人的整體情感狀況,使情感生活表現出更多的專業性。endprint
二、專業情感認識與實踐的誤區
1.強調自然情感而非專業情感,職業情感的專業性不強
教育實踐中,我們更強調教師情感的自然性,對情感的專業性關注不夠。我們經常說教師像媽媽,這當然是對教師熱愛學生的褒揚,但如果媽媽的愛是最好的,那從情感這個角度看,學校的教育就沒必要存在了,因此,從專業的角度看,教師的愛要超過媽媽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更為重要的影響。
2.缺少專業訓練
情感的專業性意味著教師職業活動的情感表現應該是專業的。這包括:對現場情感要素的理解與判斷;對專業情感需求性質的判斷;成功地誘發自己的專業情感,用專業手段激發出適當的情感表現;在互動過程中科學調控自己的情感,使之符合學生的發展。目前,很多教師情感表現還遠遠達不到專業的需要,依然是自然而然。率真固然是較高的人生境界,但過于率真并不符合教育需要。
3.與自然情感關系的處理不當
強調教師的專業情感,絕非“存天理,滅人欲”而是在自然情感基礎上有更高追求。自然情感不冷靜,但近人情,接地氣;專業情感冷靜科學,但難免不近人情,不易打動人。如果在工作中,經過一定的訓練,兩者之間能實現互補,教育效果最好。目前很多教師對專業情感的追求不多,實現更少,統一更是不容易。
4.外部干擾太多
教育已是社會焦點,各行各業都對教育品頭論足,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很多是對教育的指責,并最終轉化為教師的工作壓力。這說明社會對教師專業尊重不夠,也說明教師對行業專業性維護不夠。教師職業尚缺乏一個權威的專業認定機構來評價專業行為的恰當性。就像前一段網絡炒作沸沸揚揚的北京中關村二小的“霸凌”事件,家長情緒激動可以理解,她疼愛自己的孩子,屬于人之常情。學校表現冷靜甚至冷漠,他們認為:“經學校多方調查、了解,三名學生屬于正常的同學關系,課上、課下互動交往正常,上述偶發事件尚不足以認定兩名學生的行為已經構成校園欺凌或暴力?!盵3]“四年級的孩子做事邊界不清,不能預想后果,我們對孩子更多采取批評教育,讓犯錯的孩子有改正機會。”[3]學校的認識與反應未必一定正確,但確實是專業的。
三、形成教師專業情感的教育策略
1.社會應該尊重教師專業活動的各個方面
社會應該尊重教師的專業活動,不輕易用常理否定教師的專業,如果一切按常理來做,教師就不需要專業訓練了。教師傳遞知識和訓練技能的專業性社會認可度尚可,但對教師的專業情感的認可度較低。其實教師的情感及情感教育也是職業訓練和職業實踐積累的結果,也充滿了實踐智慧,也是專業活動。家校合作中的很多障礙都與家長不理解教師的專業情感有關。家長對教師專業性的理解與支持,特別是對教師專業情感的理解與支持,是教師實現情感專業性的重要環境因素。媒體在這一問題上也有責任,對一些教育事件缺乏專業認知,僅按常理推斷甚至故意惡意揣測,對事件的發酵推波助瀾。相關部門也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來支持教師專業性,一旦有了類似問題,教師往往是眾矢之的,最后只好放棄專業迎合大眾。
2.教師行業內部應該有專業的支持與認定機構
專業具有排他性,有自己的專業合作組織負責專業內部的專業水平評定、專業利益維護、專業糾紛解決、組織專業交流、引導專業發展等等工作。專業人員對本專業的認識更深刻,讓外行來評判專業活動容易出現偏差。可是實際上,提供上述服務的機構都是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業務部門,這些部門的專業性更多的表現在行政事務上,教育教學的專業性并未得到專業認可。教育過程中的事務問題,大家熱烈討論,反映了大家對教育事業的關注。教育過程中的專業問題,大家也熱烈討論并能影響問題解決,除了說明教師專業性有待加強外,也說明缺乏一個大家都尊重的權威機構。
3.教師教育應該加強教師專業情感的培訓
專業情感需要專業化的訓練,教師教育應該增加專業情感訓練,把提高教師的情緒素養作為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情感培養對教師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認知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認知的方式,情感能力的提高更多的需要體驗的方式,以講座為主的教師教育形式不能滿足這一要求。教師的職業情感教育要更多地采用體驗式、參與式、案例分析及情境訓練等模式,強調參訓教師的體驗。人人都知道憤怒的情緒下容易失去理智,所以大家都有制怒的愿望,強調憤怒的危害并不能實現這一點,甚至知道制怒的方法也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需要的是如何通過練習一步一步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表達程度,這非情境化的訓練不可。
4.教師要加強個人的專業情感修養
教師以自己的全身心影響學生發展,教師的陽光幸福既為學生的陽光幸福提供了示范,也為學生的陽光幸福營造了氛圍。積極追尋陽光快樂的生活,是教師專業情感的核心訴求。多從正面積極的角度認識生活、認識教育、認識自己,保持合理的社會交往,與環境保持合理高效的動態平衡,有穩定幸福的家庭生活,保持工作熱情,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與幸福感,這為教師的良好情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確對待由于學生行為造成的負面情緒是情感調控的關鍵。負面情緒郁結容易釀成教育事故。要努力在負面情感的開端就有自覺意識,把負面情緒消解在萌芽狀態。但前期工作不可能解決所有的情緒問題,情緒抑制依然是必要的,提高教師的情緒調控能力是防止教育事故最后的屏障。教師的“無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會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無情的時候才能擺脫不良情緒的束縛。提高情緒抑制能力的核心,不完全在于控制情緒表現本身,在于即使情緒失控,行為也有一個底線,仍然不會傷害學生,這是教師情緒專業化的重點。因此,必須通過情境模擬、案例分析等方式幫助教師形成在極端情緒下的一般反應模式,將極端情緒下的反應控制在底線道德之內。
參考文獻
[1] 胡亞琳,王薔.教師情感研究綜述:概念、理論視角與研究主題[J].外語界,2014(1).
[2] 馬多秀.論教師專業發展的情感維度[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4).
[3]中關村二小校長:我們為什么始終不認為這次事件是“霸凌”[EB/OL].http://news.163.com/16/1213/11/C85OLFN0000187VE.html.
[作者:王現軍(1969-),男,河南內黃人,安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
【責任編輯 郭振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