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人偉+白如雪
摘 要古代思想道德教育中卓有成效的主要方法——榜樣示范法,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處于缺位的狀態,表現為以“說教”代替“榜樣”和以“娛樂”消解“信仰”,分別導致思想政治教學步入僵局和思想政治學習陷入泥潭。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重申榜樣示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濡化作用,重新明確榜樣示范的社會教化效果和人心濡染效果??梢圆捎谩叭灰惑w”的策略來具體運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樣示范法:以偉大人物為經,以人格感召為緯,振奮學生心靈,引領學生實現精神人格的鑄造;以各行各業平凡而優秀的人物為經,以敬業奉獻的激勵為緯,引導學生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以教師為經,以教師品德踐行為緯,感化學生的心靈。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榜樣 榜樣示范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樣缺位及其后果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在近年來出現了榜樣缺位的現象,分別有著來自教育內部和教育外部的雙重原因。
1.以“說教”代替“榜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僵局
我國古代與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構的教育形式,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榜樣示范法,并且這一方法在當時卓有成效。人所共見的事實是,古代知識分子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讀書人,都以上古圣賢為做人和治國的榜樣。比如,孔子將堯舜作為德行和仁政的至高榜樣,提倡各國君主效法,從此使“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成為兩千多年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理想和使命;孔子又把弟子顏回作為眾弟子的榜樣:“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1]教導眾弟子學習顏回安貧樂道的精神。縱觀古代教育,不管是其蒙學教材,還是其“大學”教材如“四書五經”,都以榜樣事例為主要內容,用以感召學生,濡染他們的心靈,引領他們向先賢學習,做一個具備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品德高尚的人。有些學者認為中國文化以歷史為宗教,亦即指出我們是以歷史人物的事跡為一代又一代人的行為經緯,在此可以看到榜樣示范法的至高作用。
然而,這種榜樣示范法在近年來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卻已經失落,處于缺位的狀態。原因不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內在于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一個部分,需要大量的人員來從事這一工作。在這種背景下,許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么未能接受良好的專業教師教育就進入工作,要么在進入崗位后未能及時接受教師專業培訓,要么自身存在職業倦怠和工作惰性,導致他們習慣于采用說教法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說教除了在最粗淺的層面上傳遞給學生一些知識,再也難以取得更多的教育效果。青少年學生對說教深惡痛絕,感到“耳朵起繭子”,在老師們不厭其煩地運用說教法時,他們早已對此不勝其煩。正是這種說教法的盛行,將大量青少年學生拒之于思想政治教育魅力的千里之外,導致他們無法真正走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無法感受和領會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魅力,無法從思想政治教育中獲得世界觀的確立、人生觀的啟迪和價值觀的養成。這就造成當下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局。
2.以“娛樂”消解“信仰”的思想政治學習泥潭
正如上文所提,我國的文化傳統在某種程度上是以歷史代宗教的,這就意味著我們也有自己的信仰,只不過和西方的基督教等宗教信仰截然不同。而近兩百年來,隨著歷史的巨變,我國古代的信仰形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需要,因此我們形成了新的、先進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信仰是人類的高級精神活動,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共產主義信仰是有史以來最科學、最崇高的信仰[2]。十月革命之后,馬列主義傳入我國,從此成為感召、引領我國眾多知識分子和工農群眾的偉大信仰。正是心存共產主義信仰,當時的共產主義先輩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后來逐步發展起來的毛澤東思想,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政治學習效果顯著,成為我黨領導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在新中國建立之后,我國廣大人民群眾依然秉持共產主義信仰,涌現出大批典范榜樣人物,感召和帶領全國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飛速發展,中華民族在自身的偉大復興道路上邁開了大步。
然而,最近一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在我國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進步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泥沙俱下,西方社會一些個人主義、物質主義、娛樂至死的不良觀念也進入國內,并且日益影響到我國青少年學生的思想信仰??陀^上說,消費欲望的過度膨脹和娛樂至死觀念的橫行,對我國的共產主義信仰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和消解作用?!半S著印刷術退至我們文化的邊緣以及電視占據了文化的中心,公眾話語的嚴肅性、明確性和價值都出現了危險的退步?!盵3]網絡時代這種情況尤甚,我國的共產主義信仰也面臨退步的危機。部分青少年學生沉浸在光怪陸離的娛樂世界當中,開始與革命先輩的偉大精神“絕緣”,榜樣們逐漸淡出他們的精神世界,于是他們的思想政治學習陷入榜樣缺位的泥潭。
二、重申榜樣示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濡化作用
榜樣示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濡化作用主要表現在社會和個人兩個層面。
1.行為世范:榜樣示范的社會教化效果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八個字是我國現代師范教育的核心理念,這一核心理念最早出自大教育家孔子??鬃佑盟簧膶W問和行動彰顯了一位思想道德榜樣的光輝典范形象,不僅在當時給他的三千弟子產生了全面深入的教化效果,而且輝映后世,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照耀國人前行的一盞明燈。司馬遷說:“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保ā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菬o數“學者”(學習者)效法孔子的為人處世之道,傳統中國社會才得以形成以仁義為本的倫理秩序,完成普遍的社會教化。當然,這一社會教化的實現,也與歷朝歷代都將孔子作為榜樣樹立起來有關,只有自覺運用孔子的榜樣示范作用,社會教化才能最終完成。古代中國兩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已經證明榜樣示范的社會教化效果,榜樣示范法無疑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居功至偉,發揮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當下我國面臨互聯網時代多元價值共存、個人主義張揚和精神生活貧瘠的局面,尤其有必要重申榜樣示范的社會教化作用,以各類榜樣人物的價值取向對抗失序的價值紊亂局面,以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對抗過度張揚的自我中心主義,以他們的偉大人格灌溉貧瘠蒼白的心靈土壤,由此實現當下時代的社會教化重任。endprint
2.潛移默化:榜樣示范的人心濡染效果
榜樣示范在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層面的作用表現為社會教化,在個人層面則表現為對于人心靈的濡染效果。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誤區,即榜樣不同于神像,榜樣示范也不同于神像膜拜。神像所代表的神是遠離人間的存在物,是普通人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企及的超越存在,因此神像除了被一些有神論宗教用來迷惑人心外,并無真正濡染心靈的作用。而榜樣則不同,即便是如同堯舜禹這樣的圣賢,也是離普通人很近并且普通人通過努力有望企及的。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說“途之人皆可為禹”,都是在告訴人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來達到堯舜禹的高度。那么,榜樣對于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意義就在兩個方面顯示出來:其一,榜樣人物并不是超越于人的神,而同樣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其二,既然榜樣人物也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起點開始修養而成的,那也就意味著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成為新榜樣的潛能,只要我們能夠付諸努力。
由此可見,榜樣示范的恰當運用,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給予學生一種暗示作用,暗示他們偉大或杰出的人物并不虛幻遙遠,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承接榜樣人物的精神接力棒,為國家的富強、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添磚加瓦[4]。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讓青少年學生長期處在榜樣人物的感召氣氛當中,耳濡目染,必然能夠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能夠事半功倍。
三、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策略
本文以榜樣人物類型的劃分為經,以青少年學生對榜樣所產生的心靈感應為緯,提出一種“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運用策略。
1.高山仰止:以偉大人格振奮學生
古往今來的偉大人物,之所以讓我們產生“高山仰止”的崇敬仰慕,最根本的原因未必是由于他們做出了多么巨大的、客觀實際的貢獻,而是他們在一生的功業當中所修養而成、蘊含其中的偉大人格對我們產生了一種發自生命內部的感召力量。所以在我國傳統士大夫的“三不朽”中,“立德”是第一位的,“立功”和“立言”都排在后面,因為立德才能永久輝映后世,帶給世人永恒不衰的精神力量。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之所以提出“立德樹人”,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正是考慮到了樹立優良思想品德對于教育的極端重要性。
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偉大人物的榜樣作用,首先不在于以他們為典范告訴學生具體去從事什么事業、如何恪盡職守愛崗敬業,而是以他們的人格魅力振奮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看到、感受到、體會到并且領悟到我們的先輩和同輩當中出現過這樣一些偉大的人格,這些偉大人格昭示著我們可以努力踏入這樣一條光明的思想道德修養的大道,所謂“景行行止”,就是在鼓勵我們振奮心靈。這便是偉大人物這條經線和他們在學生心靈中所起的振奮作用這條緯線所共同構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圖景。
2.見賢思齊:以優秀人物激勵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中只以偉大人格振奮學生心靈當然是不夠的,除了這一精神層面的振奮之外,還需要各行各業的優秀人物以自身敬業奉獻的行動激勵學生。任何人都不能只活在對偉大人格的向往之中,而必須通過具體的工作將這種精神感召落實到每一天的待人接物和日常工作當中。換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蹈空”,不能局限于“振奮人心”,同時也要腳踏實地,把學生引向對各行各業實際工作的關注。這里有一對辯證關系需要理清:偉大人格是做好任何具體工作的基石和普遍內核,與此同時,偉大人格也必須落實為具體工作中的敬業奉獻才能體現出來。
思想政治教育要發揮榜樣示范的作用,在橫向層面上必須引導學生見賢思齊,亦即以各行各業的優秀人物來激勵自己。國家的興旺發達,社會的良性運轉,人民生活的穩步提高,都必須以各行各業從業人員的敬業奉獻為前提才能達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運用榜樣示范法時,要注重以賢能工作者為經線和以他們對學生產生的實際激勵作用為緯線所共同構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圖景的勾畫。
3.以身作則:以教師踐行感化學生
除了以上兩條經緯線所構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圖景之外,榜樣示范法的運用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需要予以重視,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自身必須以身作則來感化學生。當然,這一責任不應只由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師來承擔,理論上說,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我國教育的全過程,那就意味著所有學科的教師都內在地負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雖然這一使命的實際體現往往是隱性的。無數經驗已經表明,教育中最能夠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就是教師自身言行不一或品行不良。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如果一名教師被學生發現品德敗壞,那就再也找不出比這更令教育喪失尊嚴的事情了。與此同時,正如一枚硬幣的一體兩面,最能產生良好效果的教育也往往來自教師的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爭相效法的榜樣。這是因為,除了同學之外,教師是學生每天在校期間接觸最為頻繁和密切的人,又背負著靈魂工程師的光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這位師長的品行如何,也就必然深切地牽動著莘莘學子的心。一位敬業奉獻、師德高尚的教師長期和學生生活在一起,每天耳濡目染之際,最能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榜樣示范作用。
至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三位一體”的榜樣示范法運用策略形成:以偉大人物為經,以人格感召為緯,振奮學生心靈,引領學生實現精神人格的鑄造;以各行各業的平凡而優秀的人物為經,以敬業奉獻的激勵為緯,引導學生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以教師為經,以教師品德為緯,感化學生的心靈。這一策略,將能很好地發揮榜樣示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錢穆.論語新解[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波茲曼,著.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艷,吳燕莛,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 賈翠,張國民,等.榜樣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前言,2013(15).
[作者:范人偉(1982-),男,江西贛州人,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思政部講師;白如雪(1980-),女,遼寧海城人,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講師,碩士。]
【責任編輯 鄭雪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