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琴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對于管理工作的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標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將精細化管理理念應用到管理工作之中就勢在必行。通過在高校培訓體系建設工作之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理念能夠起到非常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對此進行研究分析。鑒于此,本文對精細化管理視角下高校培訓體系建設工作進行研究分析,期望能夠為我國高校培訓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 高校 培訓體系 建設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c)-0134-02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市場競爭也隨之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校要想促進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對培訓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借此有效提高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鑒于此,本文對精細化管理視角下高校培訓體系建設工作進行研究分析,期望能夠為我國高校培訓工作提供借鑒。
1 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最初該理念主要是在企業管理工作之中應用的,之后隨著時代的發展,精細化管理理念開始逐漸被應用到其他行業之中。精細化管理可以是一種理念,也可以是一種管理方法,在精細化管理之中充分體現了管理人員對于嚴謹、認真以及精益求精理念的追求。從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來看,高校要想實現精細化管理,首先需要對工作崗位、流程體系等內容進行明確,同時在內部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標準以及管理工作。在采用精細化管理進行管理工作時,高校要注意貫徹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則:第一,設計一個具備可操作性的運營規則,讓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制定的規范流程開展工作;第二,工作人員需要對自己日常工作當中的每一個細節進行關注,并以此為核心進行工作;第三,對工作流程和工作環節進行科學管理,借此達到組織資源最大效益化的目的。
2 精細化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培訓體系構建
2.1 培訓機構精細化
在高校培訓工作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以高校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建立一個管理機構,借此從戰略上和實踐上對高校培訓工作進行加強。同時高校還需要對培訓體系進行規范化。培訓機構精細化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的過程,因此要求高校培訓管理機構必須要設立合理。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培訓管理機構就必須要劃分為以下4點內容:學校戰略、學校管理、院系辦學與管理以及中心辦學與管理,借此有效將各個機構在高校培訓工作之中的職能完全發揮出來。
其中,在學校戰略方面,高校應當在內部設立一個繼續教學對領導人員進行培訓,而在該機構之中,工作人員應當包括繼續教學工作、財務處、人事處、繼續教育學院以及校發展委員會等主要負責人;在學習管理方面,高校應當設立繼續教育培訓管理處,負責全校的繼續教育培訓管理工作;院系辦學與管理主要是由高校之中的各個院系對當前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的優勢和具備的教學資源等多方面的內容建立培訓中心;對于培訓中心的辦學和管理工作,高校應當按照管理職能在內部建立項目開發和推廣、教學、后勤技術以及財務等多個部門[1]。
2.2 培訓職責精細化
高校培訓職責精細化首先需要建立規則,其中包含制度的建立和程序的建立,設定一個所有人員都必須要遵守的并且能夠接受的標準。在進行制度建設的過程當中,高校還應當制定一個完善的培訓歸口管理制度和一個全面的管理規定。在制定的管理規定之中,應當含有繼續教育培訓財務管理制度、辦班申請制度、辦班審批制度、收費制度以及評價激勵制度等多方面的內容。借此能夠有效保證高校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高校還應當提高工作人員培訓精細化管理的制度意識和素質,激發出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有效促進高校培訓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其次,在進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明確一個工作流程和程序。例如在進行培訓項目申報工作的過程當中,第一,應當符合國家、省市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的規定,并且辦班人員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規范進行申請審批。第二,開展繼續教育、辦班的單位必須是高校設置的正規二級單位,并且在進行辦班之前,該單位必須要經過上級單位的批準之后,才能夠將辦班申請提交上去。第三,辦班單位在進行辦班申請時,必須要從歸口管理部門中領取申請表,同時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辦班申請。辦班申請的流程主要如下:首先,辦班單位需要將真實信息填寫到申請表上;其次,將申請表提交到辦班單位上級部門經過審批;再次,審批通過之后辦班單位將申請表提交到高校歸口管理部門審核,進行審批并備案;最后,開始實施。在高校培訓過程當中,應當將所有培訓項目的工作流程控制最為精細化管理之中的核心重點,并在此基礎之上將其他工作程序以及工作標準進行細分,最終使每一個項目、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能夠遵循工作流程以及規章制度進行[2]。
2.3 培訓流程精細化
培訓流程精細化能夠總結出培訓項目開展過程當中所需要的共同環節,借此對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有效節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保障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經濟效益。
一般情況下,通過時間能夠將培訓項目流程劃分為以下4個階段:培訓項目前期洽談、培訓項目前期準備、培訓項目的實施以及培訓項目結束之后的后期工作。之后可以通過根據時間來對這4個階段進行進一步細分。流程劃分得越詳細,工作模塊的數量越多,培訓工作就越細化,同時工作人員就能夠更加簡單地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將之解決,借此有效提高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還能夠幫助高校在社會上樹立一個良好的口碑。
2.4 培訓內容精細化
將精細化管理應用到制定培訓方案以及開發培訓課程工作中。首先,辦班單位工作人員要對接受培訓者的實際需求進行研究分析,對此可以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法進行該工作;其次,根據研究結果得出客戶的培訓需求,并將其制作成培訓需求表或者培訓需求調研報告提交給辦班領導人員;最后,進行培訓方案設計工作,這一工作是培訓工作的核心重點部分。因此高校培訓機構在之前調查了解的基礎之上將自身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提交給高校領導人員,之后安排相應的教師,設計完善的培訓方案。在一般情況下,培訓機構需要對培訓方案進行反復確認、改動之后才能夠投入使用[3]。
在進行培訓內容精細化管理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需要著重注意的一點就是要建立一個特色課程體系。而這一工作的核心為:對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研究分析、有機結合高校的師資力量、設計課程方案等。因此經常需要結合多方的實際需求,同時經過協商之后才能夠建立。
例如師資培訓,通過結合培訓對象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說可以劃分為思想政治教師培訓、文化課教師培訓等。在進行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當中,高校還應當制定教材體系:首先,結合教學的實際需求,在內部制定一個紙質教材系統,以實際培訓項目為核心制定教學內容。同時還應當采用新興技術,例如慕課、微課等。
3 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對于人才的要求標準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高,因此對精細化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培訓體系建設進行探索就勢在必行,借此能夠有效提高高校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我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姜飛月,陳慶雯.精細化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培訓體系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S1):56-60.
[2] 汪中求,吳宏彪,劉興旺.精細化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3] 楊紅英.走向精細化:高校干部培訓的管理框架趨勢[J].中國高等教育,2008(1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