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麗麗
設計理念:
贊美,即為稱贊,是用語言、動作來表達對人或事物的喜愛之意。贊美不僅能使人的自尊心、榮譽感得到滿足,更能讓人感到愉悅和鼓舞,從而會對贊美者產生親切感,交際氛圍也會大大改善。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多活兩個月。”因此,喜歡聽贊美就似乎成為人的一種天性,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在日常交往中,人人需要贊美,人人也喜歡被贊美。在平時跟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大部分學生不會用欣賞、贊美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總是說別人的缺點,唯我獨尊。他們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識,十分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更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美,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學會贊美》一課。
活動目標:
通過輔導,使學生認識到贊美的重要性,并初步學會贊美,提高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活動重點和難點:
1.通過各種活動的輔導,使學生認識和體驗到贊美的重要性。
2.使學生初步學會贊美,提高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活動形式與方法:
播放歌曲、觀看視頻、情景劇表演、小組討論等。
活動對象:
小學三年級
活動過程:
一、熱身游戲,導入贊美
二、欣賞動畫,體驗贊美
三、創設情境,學會贊美
四、微笑送卡,運用贊美
五、總結延伸,升華贊美
這五個教學過程是按照體驗贊美—學會贊美—運用贊美—升華贊美四個大環節來設計的。
一、熱身游戲,導入贊美
1.學生跟隨音樂《幸福拍手歌》做拍手游戲。
2.結合游戲中學生的表現進行多個方面的贊美,導入課題。
設計意圖: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設計了拍手的游戲。心理學家研究證明,能夠得到尊重和贊美,是人們內心深處最大的愿望。所以我又結合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了多個方面的贊美,讓學生初步體驗到贊美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直接導入主題。
二、欣賞動畫,體驗贊美
1.播放動畫故事《稱贊》,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小獾為什么要送椅子給小刺猬呢?最后它們互送禮物,表達心意,這說明什么呢?從而讓學生總結出贊美可以增強自信,建立友誼,讓我們更快樂。
2.播放圖片:震驚世界的水結晶實驗圖片。
實驗過程:用兩個同樣的玻璃杯,注入同量的清水。所不同的是,其中一杯水每天對它說贊美的話,而另外的一杯水則說一些謾罵、討厭之類的話。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拍攝兩杯水的結晶。讓學生通過看圖片感受到贊美的神奇力量。
3.聯系現實生活,請學生談談自己被贊美后的心情,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學生交流完以后,及時選取他的亮點進行贊美,讓學生始終處在贊美能給人帶來快樂的這樣一個大氛圍之中。
設計意圖:先通過觀看動畫故事《稱贊》和實驗圖片,再通過學生的交流,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到贊美的魅力,從而很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我們應該學會去贊美。
三、創設情境,學會贊美
1.通過欣賞小品《賣手表》開頭部分,引導學生思考小品中的主人公說的是贊美的話嗎?從而總結出贊美別人的語言要是真實的。
2.學生觀看情景劇表演,劇情的大體內容是獲得競賽一等獎的學生高興地來到了教室,有兩個學生走了過來,一個是真誠地發自內心地贊美,另外一個是奉承的說法。引導學生對比這兩個同學的說法,從而領悟出贊美別人時,態度一定要真誠。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小品和情景劇,讓學生領會出表達贊美應注意的問題,從而初步學會贊美。
四、微笑送卡,運用贊美
1.同桌倆互相贊美 2.在心形卡上寫贊美
3.伴隨音樂送贊美 4.全班交流感受贊美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上一環節理論的引導下讓贊美回歸了生活,參與的人員“由點到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慢慢學會去贊美,這樣就順利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五、總結延伸,升華贊美
1.思考交流,延伸贊美:除了贊美同學之外,我們還應該去贊美誰呢?除了語言贊美外,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贊美別人呢?
2.播放《掌聲響起來》的背景音樂,總結升華贊美。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能真正學會贊美,最后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讓我們的掌聲響起來,為自己加油,為朋友喝彩。
設計意圖:先通過思考和交流延伸了贊美,再通過播放《掌聲想起來》的背景音樂升華贊美,讓孩子感受到贊美別人如同“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學生通過看動畫故事、情景劇等形式,已經認識到了贊美的重要性,并初步學會了贊美,提高了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不足之處:由于學生平日缺少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體驗,沒有養成發現優點和贊美的習慣,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力求去創新更好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贊美,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附:情景劇表演劇本
在我們學校舉行的數學學科競賽中,我班的李×獲得了全校一等獎的好成績,她很是開心,回到班級后,出現了這樣的情景:王×走過來擁抱了一下李×,說道:“李×,祝賀你哈,真為你高興,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你平常那么用功,我得好好向你學習。”周×從旁邊走過,說道:“你真行啊,我從來沒發現你還有這兩下哈!”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