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華
學生逐步進入校園,在班級文化的影響和熏陶下,心理悄然發生一系列變化,形成積極向上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這重要時期,如果向學生多宣傳和灌輸一些正能量的知識,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至關重要作用。使他們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都能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態,持之以恒、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
班級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是班級的靈魂。班級環境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對每個學生的成長和“三觀”的形成至關重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敬互愛,團結互助,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正所謂“環境造就人”,良好的班級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孩子,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1.教室的凈化
制定分工明確、細致的值日輪流表,分別于每天的早、中、晚定時打掃,并由衛生委員監督與檢查。地面、墻面、窗戶保持干凈與整潔,還要做好個人衛生,不留長指甲,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戴手飾,不化妝等。要使班級環境幽雅舒適,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垃圾,不在教室吃零食,及時清掃自己座位下的沙土,潔凈的教室環境,給學生以舒適、干凈的學習環境。
2.班級綠化
班級的花卉既能凈化空氣,又能美化環境,而且繁茂的植物象征著青春和活力,使學生能在緊張、繁忙的學習中減緩壓力,心情也更加愉悅。在課余時間,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給花澆水、除草,培養了孩子們的細心、耐心和愛心。班級的花卉種類很多,分別在春、夏、秋、冬都會有不同種類花競相開放,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比如春季的芙蓉花,冬季的長壽花,秋天的菊花等。還有不開花的綠蘿、吊蘭,是凈化空氣的專家。
3.班級的美化
教室是師生共同的家,所以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美化建設。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出謀劃策的,有提供材質的,有實踐操作的。在教室文化墻上大顯身手,盡顯學生風采。有勵志名言、軟硬筆書法、班務欄、宣傳欄等。在衛生角,設置了“回收站”,孩子們自覺地把廢紙、廢書和礦泉水瓶收集起來,變廢為寶作為班費,既環保,也培養了學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走廊墻壁上還設置了“心語心愿”專欄,每個人寫一張心愿卡。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有的寫本學期奮斗目標:有的寫自己的夢想;有的寫心愿;有的寫座右銘……
二、班級精神文明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它包括班級凝聚力、班級精神、團隊意識等。一個班級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級精神;那如何培養一種班級精神,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如何形成堅固的隊員意識,并把這種精神意識根植于孩子們的心里呢?
1.班級靜態文化
班風:自律、自強、團結、互助。
班訓:要成才,先成人。
班級口號: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
班級宣言: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做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做一個友好合作的人,
做一個體魄強健的人,
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做準備。
2.書香苑
建立一個圖書角,同學們自愿地從家里帶來一些適合中學生閱讀的中外名著。諸如勵志方面:《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等,有適合青春期學生閱讀的《男生日記》《女生日記》等。還有其他方面積極健康的書籍,豐富孩子們的精神生活。
3.班級活動的開展
(1)積極參加學校大型活動:如拔河比賽、廣播體操、球操、廣場舞等,這些活動使孩子們團結一致,無往不勝,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讓孩子們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同時也體會到學校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2)創設班級特色活動:每學期舉行一次朗讀比賽;讀書交流會;學習經驗交流會;與孩子們一起爬山,激發對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心理健康指導,做身心健康的中學生及文明禮儀培訓等等。
三、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是班級制度文化的制訂者、執行者。由學生自己分別制定了班規,班級衛生紀律管理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等。此外,還要認真學習了小學生文明禮儀規范和中學生守則及常規。
四、建設實效及反思
通過班級文化的設計與實踐,我們在衛生、紀律、學習和精神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步和較好的成績。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疏忽與懈怠。從言談舉止等方方面面給學生樹立榜樣,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用實際行動教育學生。為此,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反思。一是開學之初,組建一支組織能力、管理能力較強的班干部團隊。二是創建優美和諧的教室文化。三是培育優良的班風和班級精神文化。四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衛生習慣。五是認真完善和執行制度。
當然,在班級文化建設中也存在不足,對處于叛逆心理較強的學生,心理疏導不及時,耐心也不夠,以致成績下降。我會調整心態,改變方式方法,倡導孩子接觸更多的正能量,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使班級文化建設更加完善。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