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丹
摘 要:繪本的魅力遠遠大于文字,它更能深入孩子的心里,激發他們的情感。閱讀繪本就像把一粒粒閱讀的種子撒入孩子的心田,使之生根、發芽。采用繪本閱讀把快樂帶給孩子,從繪本開始打好閱讀的基礎,讓孩子們從此開啟快樂的閱讀人生。
關鍵詞:讀繪本;畫繪本;書繪本
閱讀是母語學習的核心環節,閱讀能力是一個人學習能力的核心,兒童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渠道。可是對于剛剛接觸漢字的低年級小朋友來說,怎樣讓他們愛上閱讀呢?專家一致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繪本其實是我們小時候讀的圖畫書,書中文字所占比例不多,語句簡短而又簡單,對于剛開始認字的孩子來說,繪本就是讓他們從閱讀圖畫到閱讀文字過渡的媒介物。精美的圖畫配以淺顯的文字,大部分孩子都能讀懂故事內容,兒童繪本正好滿足了此年齡段兒童的閱讀需求。就讓我們從繪本開始,帶領孩子進入閱讀的殿堂。
一、讀——開啟閱讀的大門
閱讀將貫穿于我們一生。如果我們能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對他一生都是有益的。3~6歲是孩子一生中不可錯過的“黃金閱讀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有義務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幫助其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1.我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圖書館、閱覽室看書,感受安靜氛圍,了解一些圖書館借閱方式,感受和模仿成人閱讀的方式,使孩子懂得在看書時不大聲喧嘩,不隨便打擾別人。
2.保證每天閱讀的時間,有利于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和生活習慣,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己計劃好每天閱讀的時間或內容,如,每天半個小時閱讀或每天看一本書、講一個故事等。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養成習慣。
二、畫——繪出閱讀的模樣
信手涂鴉是孩子們的天性,而繪本故事吸引孩子的重要因素是畫面。因此,在繪本故事的教學活動中,我讓孩子們根據繪本原來的內容續畫故事,即讓孩子們借鑒繪本原作中的構圖、色彩等繪畫技巧,以及畫面敘述的方法,自己嘗試續編圖畫。由于受到繪本原型的啟發和幫助,孩子們接在后面的續畫完成得很順利。
因此,我鼓勵學生創造性地開發繪本。我鼓勵孩子們畫畫、寫話。我設計了一種作業紙,一邊是用來畫畫的方框,一邊是寫字的格子,起名叫“我的故事”,讓孩子們記錄或創編“我聽的故事”“我寫的故事”“我喜歡的故事”。孩子們真是天生的藝術家,大膽想象,大膽表現,常常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激動和狂喜。如,讀了《小豬變形記》后,學生孫××說:“小豬踩兩個高蹺出來裝鴕鳥。”學生胡××說(節選):“小豬找來一個大碗扣在背上扮成烏龜;把身上刷成黑一塊白一塊裝成熊貓;拿來兩把剪刀綁在肩膀上扮成螃蟹……”張××說:“小豬把身上涂成一圈一圈的變蚯蚓。”楊×說:“小豬摘一朵雞冠花戴在頭上,對著刺猬的洞口說:‘小刺猬,我是漂亮的大公雞;在身上粘上許多鐵針,一根根豎著裝刺猬,大灰狼找來大磁鐵一下就吸得干干凈凈……”孩子們不但寫得有趣,畫得更是惟妙惟肖,太有創意了!從他們的畫、話中,我仿佛看見他們在創作這些的時候充滿著笑容,那笑容是發自內心的。
當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書——寫出閱讀的精彩
繪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為少,對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須精練,用簡短的文字構筑出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須風趣活潑,符合孩子們的語言習慣。因此,繪本的作者往往對文字仔細推敲,再三錘煉。我讓孩子們模仿繪本里的句子來創作,寫寫我們的生活,制作我們自己的繪本。
如,我讓學生寫“我的朋友”。首先我讓學生利用幾天時間仔細觀察幾位自己的朋友。接著我讓他們為自己的朋友畫肖像畫。一開始小朋友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就示范了一下:“老師有位朋友,他最大的特點是整天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發,像個鳥窩。看,老師這樣來畫他。”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亂糟糟的鳥窩,下面添加了兩只眼睛。這樣一啟發,小朋友豁然開朗。他們馬上拿起筆畫了起來。有的畫了大嘴巴,嘴巴里缺了兩顆大門牙;有的畫了一個鼻子,脫著一條長長的鼻涕;有的畫了一副眼鏡……夸張地突顯了朋友的外貌特征。隨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畫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這位朋友,說清他的名字、年齡、愛好,具體說說你畫上突顯的特點。有的說:“我的朋友叫薛××,今年9歲。他很愛笑,一笑臉上就露出兩個酒窩。我真擔心他老這么笑的話,酒窩越來越大,像兩個坑,那就不帥了。”有的說:“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叫周××,和我同年,9歲了。他最喜歡吃。瞧,他的臉胖嘟嘟的,快成一個球了。不過,很可愛!”……最后我讓小朋友把小組內的畫合訂起來,制作成《我們的好友相冊》。這本相冊可以是折疊式的,可以是抽拉式的,也可以是普通翻頁式的……外形上還可以剪成自己或朋友喜歡的形狀。整個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
新穎、生動、多變的繪本形式較大限度地調動著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讓興趣的浪潮一波一波地沖擊著學生的心靈。對于他們來說,畫畫、作文、制書是多么的快樂,多么的幸福!“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在兒童的筆下,流淌的應是充滿純真的童言童語,抒寫的應是顆顆無邪的童心。
語言的準確性體現思維的明晰性,語言的連貫性體現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體現思維的形象性……我想說,在繪本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動手畫畫,動口說說,圖畫的形象化,語言的兒童化,把孩子們帶入一個童心的花園。
參考文獻:
[1]張國興.談小學生寫話[J].江蘇教育研究,2016(3).
[2]王新奇.小學語文繪本的內在意義[J].小學語文教學,2015(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