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何 波,李永祥
(1.西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2.鐵騎力士集團人力資源部,四川 綿陽 621010)
規模化養豬已經成為中國養豬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散養戶陸續退出市場,留下的市場空間由具有規模化的優勢企業來填補。而對于養豬企業而言,人才瓶頸是其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困擾養豬企業最嚴重的問題,要想在國內畜禽養殖規模化的大趨勢下,形成行業領先的擴張能力,對人才的培育和塑造成為養豬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1]。
眾所周知,培訓是企業培育和塑造員工的重要途徑,然而中國養豬企業內部培訓普遍存在的問題是[2]:豬場場長人才缺乏、豬場管理不規范、員工素質低、專業型養豬人才比例少、實踐型培訓師缺乏、缺少正規培訓、缺乏定期培訓機制、知識更新的速度慢等。
那么,養殖企業究竟應該如何對員工進行培訓才能有效破解人才困境?下面以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四川鐵騎力士集團的員工培訓體系為例,說明規模化養殖企業應如何對員工進行培訓。

圖1 鐵騎力士集團員工培訓體系框架
鐵騎力士集團雖屬于農牧行業,是飼料企業、養殖企業的龍頭企業,其人力資源管理卻在整個行業內也有口皆碑。鐵騎力士集團51家分公司的辦公大樓上,都寫著大大的“人”字,彰顯著企業“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董事長雷文勇先生曾言,要把鐵騎力士打造成一支軍隊、一所學校、一個家庭。在此戰略的指導下,鐵騎力士集團形成了獨特的員工培訓體系:軍隊色彩濃厚的魔鬼式培訓——讓員工具備過硬的作風、鐵打的意志;象牙塔色彩濃厚的大學式培訓——讓員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家庭色彩濃厚的教導式培訓——讓員工結成事業共同體、理想共同體、利益共同體。鐵騎力士集團獨特的員工培訓體系如圖1所示。
2016年12月,中國著名實力派實踐型養豬專家李俊柱先生針對“如何破解規模化養豬人才難題”這一問題做出了解釋,他認為養豬企業要想培育更多的人才,必須務實地去打造中國規模化養豬“黃埔軍校”[3]。然而,鐵騎力士集團在員工培訓上早就具備了“軍事”的理念。
新員工入職接受的第一項培訓就是穿軍裝參加為期3天的軍訓式、魔鬼式訓練,實行完全封閉的軍事化管理,稱為“入模子”,從早上6點開始到晚上10點結束。軍訓的內容包括開營儀式、晨訓、軍事基礎、匍匐前進、智商拓展、負重長跑、緊急集合、呼企業口號、唱企業之歌等。軍訓之后,會由董事長親自為新員工授課,講授內容包括行業發展情況、企業人才培養模式、企業文化、用人標準和成長機會等。
養豬企業的員工培訓存在很多問題,其背后的原因從主體上可以分為企業不重視、員工不想參與。與員工培訓體系建設相比,大多數養豬企業更關心土地資源問題、環保問題、豬病疫情復雜問題、融資貸款問題。大多數新員工對養豬行業的工作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如又臟又累、待遇不高、吸引力不足[4]。鐵騎力士集團采取的軍隊式培訓既體現了企業對員工培訓的重視,又能讓員工在軍訓中糾正自己的認知、熟悉鐵的制度、提高工作執行力、形成鐵騎力士騎士的作風。
對內培訓而言,騎士商學院設置“黑、紅、藍、黃、白”五種顏色的班級,分別對應于總裁班、總經理班、后備總經理班、部門經理班、后備部門經理班,為每個班級的員工設置不同的課程和目標,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對外培訓而言,騎士商學院作為專業從事工商管理及個人職業技能培訓的培訓機構,還將鐵騎力士內部積累的成功技術和管理經驗傳遞,輸送給行業內其他養豬企業有培訓需求的員工。
養豬企業員工培訓最缺乏的就是正規培訓、定期培訓和專業培訓,這就導致了養豬企業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豬場建設人才、自動化設備人才、環保型人才、運營型人才嚴重缺乏。騎士商學院采取大學式培訓不僅為鐵騎力士內部培養全能型、復合型人才,也為同行其他養豬企業輸送了大批的精英人才。會人”向“鐵騎力士人”的轉變。第三級,針對技術人員,通過學徒培訓、短期輪訓、離職培訓,師帶徒培訓,外送進修考察等多種培訓方式,讓他們實現“一線生產工人”向“資深技術專家”的轉變。第四級,針對管理人員,通過脫產或半脫產學習、助手制和替補訓練、案例決策分析和感覺性訓練等多種培訓方法,讓他們實現“普通管理人員”向“高級職業經理人”的轉變。
對于養豬企業的員工而言,專業的、定期的、正規的、成體系的培訓能夠讓員工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看到職業生涯發展目標,使得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實現個人目標與養豬企業目標的統一。鐵騎力士集團的教導式培訓為員工設計并提供了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讓員工和集團結成共同體,培養了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對企業的忠誠度。
國內養豬企業的不斷發展,使得豬場工作對員工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新員工而言,雖然學習過很多理論知識,但在實踐上幾乎是一片空白;對于老員工而言,雖然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但其知識更新的速度太慢。因此,部分養豬企業成立了“養豬大學”對員工進行培訓,如2015年成立的溫氏養豬訓練營、2013年創辦的新希望六和養豬大學[5]。然而,鐵騎力士集團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騎士商學院對員工持續培訓,包括養殖技術培訓、養殖技能培訓、養殖經營管理培訓等。
騎士商學院是由鐵騎力士大學的“職業經理學院+營銷訓練營+經銷商學院”發展而來,從成立至今,每年組織一次員工培訓,包括技術類培訓和管理類培訓。從培訓的組織方式來看,騎士商學院借助外部力量,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四川大學和西南科技大學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聘請專業教師作為騎士商學院的校外培訓老師。
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養豬企業陷入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困惑,尤其是骨干員工、豬場場長、經理人的流失讓養豬企業十分困擾,其關鍵原因之一就在于員工對自己的任職資格晉升通道不明晰。針對這一問題,董事長雷文勇先生說,“鐵騎力士集團在人才的開發和培訓方面,重點是采取內部培養、分層培訓的方式,從職業生涯的高度上進行提升。集團的核心干部、骨干群體都是從普通員工一步一步得到鍛煉,得到提升的。”
鐵騎力士集團的人員培訓分為4個級別,每個級別又分不同階段實現晉升。第一級,針對剛畢業的學生,首先幫助他們做好融入社會、進入職場的準備,培養團隊意識,其次是向他們傳遞鐵騎力士歷史,讓他們實現“學校人”向“鐵騎力士人”的轉變。第二級,針對每位新員工,首先傳遞鐵騎力士文化和價值觀,其次教授他們工作的環境和要求,讓他們實現“社
養豬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要想突破人才瓶頸,必須要有大量的優秀人才作為組織基礎,而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是養豬企業培育和儲備人才的有效保障。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鐵騎力士集團的軍隊式培訓、大學式培訓和教導式培訓為鐵騎力士集團自身,乃至整個養殖行業都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這為養豬企業的員工培訓體系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1] 李海鋒.養豬企業獲得人才的途徑[J].豬業科學,2011,28(12):70-71.
[2] 李俊柱.淺談規模化養豬從業人員問題[J].今日養豬業,2008,4(5):54-55.
[3] 資料來源:新牧網.http://www.xinm123.com/html/ex-info/445349.html
[4] 李潤成.豬場人力資源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09,4(1):34-35.
[5] 薛惠莉.養豬大學那些事[J].豬業科學,2016,33(1):142-143.